單光輝
摘要: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行為和方法都要以“愛”為依托,以“情”為先鋒,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愛他們的,教師可以是他們心靈的依靠,即使是批評也要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情和深深的愛。
關鍵詞:愛 尊重 信任 寬容
師愛,即教師對學生的愛,它包含了對全體學生中每個人(不分相貌、性別、個性、好生、差生)的熱愛和尊重、理解和期待。師愛是教師的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的靈魂,是教師魅力的源泉,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沒有愛猶如池塘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起于心而止于口,要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一個親切的稱呼、一下輕柔的撫摸、一句溫和的話語都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跟他們平等地交朋友,關注他們的快樂和悲傷,了解他們的心靈,和他們進行平等的對話和溝通,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理解、幫助學生,成為他們最可信賴的朋友和引路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一句同情理解的話,就能給學生很大安慰,增添勇氣,而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如一把利劍,會刺傷學生脆弱的心靈。教師還要善于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機智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愛。那么,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怎樣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教師的師愛呢?
一、愛學生就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師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對象,不尊重、不信任學生,教師便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把學生當作是平等、自主的人,才會產(chǎn)生愛的情感。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我們都知道,在任何班級中學生總有好、中、差之分,有些教師對好學生尊重、偏愛,對差生嫌棄、厭惡。這種做法恰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輕者使這些差生越發(fā)失去自信,產(chǎn)生自卑,不求上進;重者,則會使這些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怨恨和抵觸,造成師生間的矛盾,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我在任班主任期間力求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人無完人,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也都有各自的不足,這就需要教師耐心地去發(fā)現(xiàn)、去挖掘,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用放大鏡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只要找到就讓它放大,并以此為契機教育、鼓勵、改變學生。
我喜歡我們班的學生,我認為他們都是好學生,因為好壞的界限和標準是人定的,在我心目中好壞的標準是多方面的,我盡可能地制定讓每個學生都符合標準的幾個方面,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表揚的同時給他們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階段的目標和希望。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那怕只是一點點我也會大力表揚,給他們希望和信心。因為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在初中學校被放棄或不被重視的那部分學生,在初中學校得不到尊重,所以現(xiàn)在就要讓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得到理解和尊重,感受到教師的包容,當他們進步時要及時表揚,讓他們有信心可以做得更好,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與重視。
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盛氣凌人地訓斥、辱罵學生,而要善于激勵學生、鼓舞學生,最重要的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這是切斷后進生源的重要手段。
二、愛學生就要深入了解和關心學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教育家從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要了解學生,教師首先就要與學生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朋友關系,多與學生交流談心,加強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減少教育阻力。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犯錯誤時,作為教師首先要冷靜,要理解學生,允許學生犯錯,因為他們還是孩子,自制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還很差,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有了錯誤就怒氣攻心、喪失判斷問題的能力。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以后,教師首先要冷靜,平靜自己的情緒,不要沖動,要勸解自己出現(xiàn)問題是正常的,因為他們還是孩子,當自己可以平靜下來時再解決問題。教師在處理問題時先不要急于解決問題,而是要耐心地去了解事件的經(jīng)過,走進學生的心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全面掌握事情的經(jīng)過。在處理時不能讓學生有敵對情緒,讓學生自己說明事情的經(jīng)過,教師要作為傾聽者,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就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教師再由傾聽者轉變?yōu)橐龑д撸紫仍阱e誤中找到學生做得對的地方加以肯定和表揚,這樣可以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不是為了批評他,而是在幫助他找到問題的所在,以便很好地解決問題。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說出自己做錯了什么,適時進行教育,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
當然,教師絕對不能當眾批評學生,有任何問題都要私下解決,減少他們的對抗心理,如果當場解決,學生即使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但有時為了面子也可能不承認,這樣對問題的解決沒有好處,還有可能會更糟,不利于教師威信的樹立,雙方要私下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談話,將問題圓滿解決,這樣教師也可以得到學生充分的信任和喜愛。
三、對待學生要寬容
愛學生就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學生,寬嚴并進,做到“嚴而不厲,嚴而有度”。教師對待學生要寬容,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理解,但是寬容和理解并不代表縱容、沒有原則沒有制度。學生本身有一定的惰性,要達到預想效果,教師必須要嚴,只有嚴格要求學生,才能形成好的班風與紀律。
作為一名教師,我把我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當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我會耐心糾正;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和他們一起面對,去克服、去解決;當他們?nèi)〉眠M步的時候,我會為他們高興,為他們喝彩;當他們參加比賽時我比他們更緊張;當他們生病時,我會關心、照顧他們的生活。我愛他們,但在愛他們的同時,我會更加嚴格地要求他們,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教育學生。例如,每周一的升旗,學校要求教師穿校服,每次我都穿著校服,學生看著我,無形之中,學生就會感覺到,制度和要求是用來執(zhí)行的,老師都如此,我們也必須要遵守。所以,我每次都做得很好,這樣,時間長了,學生也都能照著學校的要求去做。其實這也是愛與責任的表現(xiàn),如果沒有對學生的愛,那我也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偶爾也可以不穿,那后果可能就是學生覺得不用穿。對學生嚴,教師就要首先起到表率作用。
我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注意全面了解學生動態(tài),經(jīng)常與他們聊天,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對他們循循善誘,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用真誠感化學生,做學生的朋友,和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可以放心地和我聊心事,我做工作也容易了很多。
只有教師給學生以尊重、理解和信任,才會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俗話說:“于細微之處見真情。”師生交往的細微之處往往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而深厚的愛。愛學生,就要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每個學生的可塑性都很強,這就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教師要主動承擔起教書育人的天職,用愛心來澆灌祖國的花朵,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