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禹
摘要:本文旨在闡述小班化背景下培養幼兒舞臺語言表現力的實踐研究,分析了小班舞臺語言的特點,以及如何引導幼兒突破自身語言發展水平和掌握發音部位等幾個問題。
關鍵詞:小班化 幼兒 舞臺語言 表現力 語言發展 發音部位
一、舞臺語言的特點
語言是重要的溝通工具,人類離不開用語言交流,在為某種目的與需要,與人處事的過程中,人們通過語言,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而說出此時此地自己所需要說的話,從而實現了完整的溝通。舞臺語言“The stage language”則是各式各樣的人物在特定的舞臺環境中根據表演的目的,隨著場景的變化,依照劇情發展,演員們說出的經過事先準備好的、藝術加工的舞臺語言。舞臺語言不同于生活中的語言,它是經過了細心地準備,能交代一定的情節、展現舞臺沖突、刻畫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是感染觀眾的重要手段。
二、小班幼兒舞臺語言的特點
幼兒園的幼兒正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此時對他們進行舞臺語言的教育可謂恰逢其時。教師在教育中要注意小班幼兒的特點,要了解幼兒的心理特征,抓住他們的喜好。在培養幼兒舞臺語言表現力方面童話劇是首選。童話劇以童話為內容,戲劇為形式創作的故事,通過一系列的演藝方式來展示。童話劇故事豐盈,打動人心,有活潑歡快的歌舞設計,小朋友們通過舞臺表演這種游戲方式將童話劇呈現在觀眾面前。幼兒通過扮演劇中不同的角色,通過嫻熟的表演技巧,使用五顏六色的道具,在一定的場景當中,將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完美地再現。童話劇中要注意語言運用中語音的強弱、語調的升降高低、語句的停頓、及咬字吐字、潛臺詞等,不一而足。
三、引導幼兒突破自身語言發展水平
幼兒沒有經驗,生活閱歷非常少,自身語言的發展有很多不足,因此,在童話劇中的語言表達難以做到至善至美。教師要引導幼兒,鼓勵他們大膽地演繹,突破自身語言發展水平的限制,讓他們養成勤于練習,認真地聽取教師指導的好習慣,流暢地表達,豐富的表情,深情地展示,清晰地咬字吐字,認真地揣摩語境,理解不同的聲音、語氣與表情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初步了解正確運用聲音表情的重要性。即使完全相同的一句話,因為表達不同,就能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說輕輕地問“是你拿走了嗎?”只是指一般地問,大聲地說“是你拿走了嗎!”效果迥然不同。比如“上課了”,語速稍快、音高較高、表情愉悅說明是一種輕松明朗的欣喜情緒,相反,用較低的音高,沉悶的語氣、緩慢的語速,表達了不愿上課的心情。凡此種種,都要讓幼兒們耐心地體會,以表現不同的角色。
四、掌握發音部位
教師要讓幼兒們注意氣息的運動,注意發音的器官部位,比如在童話劇《老虎拔牙》中,老虎的聲音低沉吐字清晰、音域寬廣,音色洪亮、語調較慢,這是因為用胸腔共鳴發音,這樣能夠表現出威嚴、霸氣的老虎“獸中之王”的領袖地位。而狐貍的聲音則音域較窄、語速稍快、聲音尖刺,緊束喉管。牙音、喉音突出,暴露了其溜須拍馬與狡詐奸猾的特色。聲音的運用要靠練習,要自然運用氣息來調節。練習運用人體的共鳴腔,使幼兒的聲音更加甜美、圓潤。鞏固吐字歸音技術,使吐字清晰、有力,以便更好地表達、體現舞臺上的作品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平日多對散文、寓言、詩歌,進行舞臺語言表現技術、技巧的訓練,不斷提高幼兒駕馭藝術語言的能力,使之能夠熟練地塑造不同的舞臺形象。
總之,培養幼兒舞臺語言需要細心研究,認真實踐,只要教師一心營職,為之竭盡微忱,一定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