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2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談到了他十幾年前去歐洲考察時遇到的一件事。那時他去參觀一家企業,見到一位技術工人,用手澆灌出來的金屬棒一個氣泡都沒有。“機器都沒他做得好!”李克強總理至今仍然贊不絕口。他當時詢問企業負責人,這位技術工人的工資大約是多少,企業負責人告訴他:“年薪超過20 萬歐元,比我的工資還要高。”“我們最缺乏的正是這樣的高級技工。”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說:“‘中國制造的差距正是體現在職業人才的差距上。”談到職業教育發展的整體部署,總理強調,職業教育的改革必須要跟上社會步伐。要發展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培養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人才,形成“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
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教育,對于國力提升、區域發展、家庭建設及個人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盡管各個時期、各個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狀況不同,職業教育改革的具體內容、目的和手段各異,但是有一個共同點是顯而易見的,即通過最有效的方式,培養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能型人才。有鑒于此,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任務措施:一是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二是創新職業教育模式,三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四是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五是強化政策支持和監管保障。
面對職業教育改革大潮中不斷涌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省職教工作者必須敏銳地捕捉、科學地分析,善于沖破固有的藩籬,敢于改革創新并先行先試。在2月25日召開的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會上,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強調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深化改革、狠抓落實,大力推進、務求實效,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以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重點,全力推進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示范省。完善頂層設計,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布局結構,推進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建設,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在今后的發展中,“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示范省”將成為我省職業教育深化改革的風向標和源動力。
壯士斷腕,背水一戰——在3月6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用如此氣魄來描述改革的決心和氣概。對于職業教育來說,同樣如此。一直以來,職業教育的發展在整個教育系統中都處于弱勢地位。但是,我們不能斷然地否定過去,也不應過分地苛責現在,而唯有以大無畏的心態,挑起改革的重擔,如此,才能讓職業教育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人才紅利。
責任編輯 魏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