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郭建英(1980-),男,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講師,學士。研究方向:汽車維修。
摘 要:該文闡述了案例教學法的內涵,根據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標準及目標要求,將課程設計為8個學習情境,以汽車電氣運行中的常見故障“起動機不運轉”項目為載體,詳細分析了案例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并提出案例教學法在實施中須解決好設備、教材和師資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汽車電氣;檢修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107-03
汽車電氣設備檢修是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的內容涉及到汽車整車的動力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和舒適性等一系列問題,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應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的內涵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選用專業實踐中常見的具有一定難度的典型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具體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宗旨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實施過程,主要包括教師引導、資料收集、小組討論、操作實踐、交流和歸納總結等階段。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嘗試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學習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及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學習目標與能力目標要求將課程設計為汽車電氣基礎與檢修設備、電源系統檢修、起動機不轉的檢修、點火系統的檢修、照明與信號系統的檢修、儀表與警報系統的檢修、雨刮等輔助系統的檢修、汽車電器線路圖的分析等8個學習情境。案例教學法的學習任務或者項目來源于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本文以“起動機不轉的檢修”為例,介紹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一)故障案例的設置
學校現有全新威志V5教學汽車9臺,根據圖1,在4臺車上設置如下故障點:(1)設置30A起動機保險絲斷路故障;(2)設置AM2保險絲斷路故障。在另4臺車上加設一個起動繼電器虛插接(接觸不良)故障,1臺車完好,作起動正常演示用。
(二)學生分組
將全班48個學生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情況分為8組,每組6人,盡量保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結合專業特色每組以一個汽車品牌命名(如紅旗組、奇瑞組、豐田組等),讓小組的學生自己討論,確立小組的目標、小組的標志、小組的口號、小組的分工。每個小組設組長1名、主操作員1名、輔助操作員1名、記錄員1名、檢查員(安全員)1名、發言人(觀察員)1名,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且分工可動態變化,以期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教師引導
(1)教師描述故障案例:威志V5轎車,車主反映,打開點火開關至START時,起動機不工作,發動機無法起動。對車輛進行初步檢查,發現蓄電池電量充足,初步診斷為起動系統不工作故障,需要對起動系統進行檢測,確定故障部位并進行修理。
(2)器材準備:事先設置有故障的威志V5轎車8臺,萬用表8只,工具8套。
(3)維修資料:威志V5轎車維修手冊8套,檢修工單,評價表,圖1(視情況不提供或稍后提供)。
(4)注意事項提示:實踐中注意人身安全,注意萬用表電阻檔與電壓檔的正確使用,禁止帶電拔插電線接頭。
圖1 威志V5轎車起動系統(電源系統)電路圖
(四)資料收集
學生通過閱讀案例材料,查閱相關維修資料,讀懂電路原理圖,根據教師設置的案例進行積極分析思考,進行資料整理。此階段通常事先在課外完成。
(五)檢修方案的制定
小組成員利用已經學過的起動系統的各組成原件的結構、原理的知識和檢測的方法,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積極分析思考,暢所欲言,充分交流,爭取達成共識,制定出檢修方案。
·教學教法·案例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六)操作實踐
操作實踐是對小組討論的檢修方案進行驗證的過程,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讓學生大膽嘗試,使他們在操作實踐中體會、感受和領悟,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巡視觀察,適時地給予必要的指導,掌握每組學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表現,使學生的行為掌控在教師的視野之下,并做好記錄工作,以利于客觀準確地進行評價。各小組記錄員根據檢修實際情況,填寫好檢修工單。
(七)交流分享
各個小組的發言人將本組的檢修方案、檢修流程、檢修結果及經驗和體會進行限時描述介紹,小組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此環節,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可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
(八)教師點評與歸納總結
教師在學生總結分享的基礎上進行以鼓勵為主的點評。同時進行拓展,指出導致起動機不運轉的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起動機損壞等,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九)評價學習效果
設立三維評價表,通過學生自評、學習小組內互評、教師評價等,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價反饋,并將評價結果與學生的最終成績掛鉤。
三、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思考
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掌握起動系統的構成及線路連接關系和檢測方法,使學生上崗后具備排除起動系統的常見故障的能力,能較快適應維修崗位工作。由上述“起動機不運轉”案例可見,運用案例教學法可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達成教學目標。然而,案例教學法的實際運用需要相應的條件。
由于行動導向法特別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表現出較為強烈的學習愿望,在存在小組與小組競爭的情況下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全部教學過程,但具體實施起來要求非常高,筆者認為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教學設備充足
采用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學情境模擬真實的生產現場,這就要求學校的實操設備充足,而且最好是區域使用較為廣泛可供實際操作的真實設備。
(二)進行課程體系改革、開發校本教材
根據對工作任務的分解構建起“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將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根據學校的教學設備開發校本教材,并精心設計工作頁(工單)。
(三)擁有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的“雙師型”專業教師
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案例教學,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水平、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要有甘愿為設計工作任務、工作頁(工單)付出更多準備時間的奉獻精神。教師在進行任務設置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此任務能否調用學生的已有知識?該任務能否讓學生感興趣?能否激勵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激發學習自覺性?如何讓學生把他們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任務內容學生能否完成、是否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2)課前熟悉并深入研究任務,準備好任務討論可能涉及到的有關知識。
(3)介紹任務內容要講究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討論的熱情。
總之,案例教學法強調實踐,強調學生的參與和自主學習,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體現“做中教、做中學”。
參考文獻:
[1]周建平.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蔣紅楓.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責任編輯 朱守鋰endprint
作者簡介:郭建英(1980-),男,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講師,學士。研究方向:汽車維修。
摘 要:該文闡述了案例教學法的內涵,根據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標準及目標要求,將課程設計為8個學習情境,以汽車電氣運行中的常見故障“起動機不運轉”項目為載體,詳細分析了案例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并提出案例教學法在實施中須解決好設備、教材和師資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汽車電氣;檢修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107-03
汽車電氣設備檢修是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的內容涉及到汽車整車的動力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和舒適性等一系列問題,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應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的內涵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選用專業實踐中常見的具有一定難度的典型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具體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宗旨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實施過程,主要包括教師引導、資料收集、小組討論、操作實踐、交流和歸納總結等階段。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嘗試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學習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及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學習目標與能力目標要求將課程設計為汽車電氣基礎與檢修設備、電源系統檢修、起動機不轉的檢修、點火系統的檢修、照明與信號系統的檢修、儀表與警報系統的檢修、雨刮等輔助系統的檢修、汽車電器線路圖的分析等8個學習情境。案例教學法的學習任務或者項目來源于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本文以“起動機不轉的檢修”為例,介紹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一)故障案例的設置
學校現有全新威志V5教學汽車9臺,根據圖1,在4臺車上設置如下故障點:(1)設置30A起動機保險絲斷路故障;(2)設置AM2保險絲斷路故障。在另4臺車上加設一個起動繼電器虛插接(接觸不良)故障,1臺車完好,作起動正常演示用。
(二)學生分組
將全班48個學生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情況分為8組,每組6人,盡量保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結合專業特色每組以一個汽車品牌命名(如紅旗組、奇瑞組、豐田組等),讓小組的學生自己討論,確立小組的目標、小組的標志、小組的口號、小組的分工。每個小組設組長1名、主操作員1名、輔助操作員1名、記錄員1名、檢查員(安全員)1名、發言人(觀察員)1名,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且分工可動態變化,以期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教師引導
(1)教師描述故障案例:威志V5轎車,車主反映,打開點火開關至START時,起動機不工作,發動機無法起動。對車輛進行初步檢查,發現蓄電池電量充足,初步診斷為起動系統不工作故障,需要對起動系統進行檢測,確定故障部位并進行修理。
(2)器材準備:事先設置有故障的威志V5轎車8臺,萬用表8只,工具8套。
(3)維修資料:威志V5轎車維修手冊8套,檢修工單,評價表,圖1(視情況不提供或稍后提供)。
(4)注意事項提示:實踐中注意人身安全,注意萬用表電阻檔與電壓檔的正確使用,禁止帶電拔插電線接頭。
圖1 威志V5轎車起動系統(電源系統)電路圖
(四)資料收集
學生通過閱讀案例材料,查閱相關維修資料,讀懂電路原理圖,根據教師設置的案例進行積極分析思考,進行資料整理。此階段通常事先在課外完成。
(五)檢修方案的制定
小組成員利用已經學過的起動系統的各組成原件的結構、原理的知識和檢測的方法,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積極分析思考,暢所欲言,充分交流,爭取達成共識,制定出檢修方案。
·教學教法·案例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六)操作實踐
操作實踐是對小組討論的檢修方案進行驗證的過程,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讓學生大膽嘗試,使他們在操作實踐中體會、感受和領悟,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巡視觀察,適時地給予必要的指導,掌握每組學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表現,使學生的行為掌控在教師的視野之下,并做好記錄工作,以利于客觀準確地進行評價。各小組記錄員根據檢修實際情況,填寫好檢修工單。
(七)交流分享
各個小組的發言人將本組的檢修方案、檢修流程、檢修結果及經驗和體會進行限時描述介紹,小組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此環節,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可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
(八)教師點評與歸納總結
教師在學生總結分享的基礎上進行以鼓勵為主的點評。同時進行拓展,指出導致起動機不運轉的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起動機損壞等,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九)評價學習效果
設立三維評價表,通過學生自評、學習小組內互評、教師評價等,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價反饋,并將評價結果與學生的最終成績掛鉤。
三、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思考
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掌握起動系統的構成及線路連接關系和檢測方法,使學生上崗后具備排除起動系統的常見故障的能力,能較快適應維修崗位工作。由上述“起動機不運轉”案例可見,運用案例教學法可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達成教學目標。然而,案例教學法的實際運用需要相應的條件。
由于行動導向法特別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表現出較為強烈的學習愿望,在存在小組與小組競爭的情況下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全部教學過程,但具體實施起來要求非常高,筆者認為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教學設備充足
采用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學情境模擬真實的生產現場,這就要求學校的實操設備充足,而且最好是區域使用較為廣泛可供實際操作的真實設備。
(二)進行課程體系改革、開發校本教材
根據對工作任務的分解構建起“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將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根據學校的教學設備開發校本教材,并精心設計工作頁(工單)。
(三)擁有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的“雙師型”專業教師
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案例教學,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水平、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要有甘愿為設計工作任務、工作頁(工單)付出更多準備時間的奉獻精神。教師在進行任務設置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此任務能否調用學生的已有知識?該任務能否讓學生感興趣?能否激勵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激發學習自覺性?如何讓學生把他們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任務內容學生能否完成、是否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2)課前熟悉并深入研究任務,準備好任務討論可能涉及到的有關知識。
(3)介紹任務內容要講究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討論的熱情。
總之,案例教學法強調實踐,強調學生的參與和自主學習,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體現“做中教、做中學”。
參考文獻:
[1]周建平.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蔣紅楓.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責任編輯 朱守鋰endprint
作者簡介:郭建英(1980-),男,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講師,學士。研究方向:汽車維修。
摘 要:該文闡述了案例教學法的內涵,根據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標準及目標要求,將課程設計為8個學習情境,以汽車電氣運行中的常見故障“起動機不運轉”項目為載體,詳細分析了案例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并提出案例教學法在實施中須解決好設備、教材和師資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汽車電氣;檢修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107-03
汽車電氣設備檢修是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的內容涉及到汽車整車的動力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和舒適性等一系列問題,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應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的內涵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選用專業實踐中常見的具有一定難度的典型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具體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宗旨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實施過程,主要包括教師引導、資料收集、小組討論、操作實踐、交流和歸納總結等階段。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嘗試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學習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及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學習目標與能力目標要求將課程設計為汽車電氣基礎與檢修設備、電源系統檢修、起動機不轉的檢修、點火系統的檢修、照明與信號系統的檢修、儀表與警報系統的檢修、雨刮等輔助系統的檢修、汽車電器線路圖的分析等8個學習情境。案例教學法的學習任務或者項目來源于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本文以“起動機不轉的檢修”為例,介紹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一)故障案例的設置
學校現有全新威志V5教學汽車9臺,根據圖1,在4臺車上設置如下故障點:(1)設置30A起動機保險絲斷路故障;(2)設置AM2保險絲斷路故障。在另4臺車上加設一個起動繼電器虛插接(接觸不良)故障,1臺車完好,作起動正常演示用。
(二)學生分組
將全班48個學生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情況分為8組,每組6人,盡量保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結合專業特色每組以一個汽車品牌命名(如紅旗組、奇瑞組、豐田組等),讓小組的學生自己討論,確立小組的目標、小組的標志、小組的口號、小組的分工。每個小組設組長1名、主操作員1名、輔助操作員1名、記錄員1名、檢查員(安全員)1名、發言人(觀察員)1名,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且分工可動態變化,以期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教師引導
(1)教師描述故障案例:威志V5轎車,車主反映,打開點火開關至START時,起動機不工作,發動機無法起動。對車輛進行初步檢查,發現蓄電池電量充足,初步診斷為起動系統不工作故障,需要對起動系統進行檢測,確定故障部位并進行修理。
(2)器材準備:事先設置有故障的威志V5轎車8臺,萬用表8只,工具8套。
(3)維修資料:威志V5轎車維修手冊8套,檢修工單,評價表,圖1(視情況不提供或稍后提供)。
(4)注意事項提示:實踐中注意人身安全,注意萬用表電阻檔與電壓檔的正確使用,禁止帶電拔插電線接頭。
圖1 威志V5轎車起動系統(電源系統)電路圖
(四)資料收集
學生通過閱讀案例材料,查閱相關維修資料,讀懂電路原理圖,根據教師設置的案例進行積極分析思考,進行資料整理。此階段通常事先在課外完成。
(五)檢修方案的制定
小組成員利用已經學過的起動系統的各組成原件的結構、原理的知識和檢測的方法,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積極分析思考,暢所欲言,充分交流,爭取達成共識,制定出檢修方案。
·教學教法·案例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檢修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六)操作實踐
操作實踐是對小組討論的檢修方案進行驗證的過程,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讓學生大膽嘗試,使他們在操作實踐中體會、感受和領悟,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巡視觀察,適時地給予必要的指導,掌握每組學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表現,使學生的行為掌控在教師的視野之下,并做好記錄工作,以利于客觀準確地進行評價。各小組記錄員根據檢修實際情況,填寫好檢修工單。
(七)交流分享
各個小組的發言人將本組的檢修方案、檢修流程、檢修結果及經驗和體會進行限時描述介紹,小組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此環節,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可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
(八)教師點評與歸納總結
教師在學生總結分享的基礎上進行以鼓勵為主的點評。同時進行拓展,指出導致起動機不運轉的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起動機損壞等,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九)評價學習效果
設立三維評價表,通過學生自評、學習小組內互評、教師評價等,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價反饋,并將評價結果與學生的最終成績掛鉤。
三、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思考
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掌握起動系統的構成及線路連接關系和檢測方法,使學生上崗后具備排除起動系統的常見故障的能力,能較快適應維修崗位工作。由上述“起動機不運轉”案例可見,運用案例教學法可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達成教學目標。然而,案例教學法的實際運用需要相應的條件。
由于行動導向法特別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表現出較為強烈的學習愿望,在存在小組與小組競爭的情況下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全部教學過程,但具體實施起來要求非常高,筆者認為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教學設備充足
采用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學情境模擬真實的生產現場,這就要求學校的實操設備充足,而且最好是區域使用較為廣泛可供實際操作的真實設備。
(二)進行課程體系改革、開發校本教材
根據對工作任務的分解構建起“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將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根據學校的教學設備開發校本教材,并精心設計工作頁(工單)。
(三)擁有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的“雙師型”專業教師
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案例教學,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水平、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要有甘愿為設計工作任務、工作頁(工單)付出更多準備時間的奉獻精神。教師在進行任務設置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此任務能否調用學生的已有知識?該任務能否讓學生感興趣?能否激勵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激發學習自覺性?如何讓學生把他們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任務內容學生能否完成、是否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2)課前熟悉并深入研究任務,準備好任務討論可能涉及到的有關知識。
(3)介紹任務內容要講究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討論的熱情。
總之,案例教學法強調實踐,強調學生的參與和自主學習,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體現“做中教、做中學”。
參考文獻:
[1]周建平.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蔣紅楓.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責任編輯 朱守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