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朱世德(1972-),男,河源理工學校高級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
摘 要:職業教育面臨著人才競爭,行業、單位之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競爭,學校的競爭就是教師隊伍的競爭?!敖處熓菍W校核心競爭力”已經得到社會、學校的廣泛普遍認可。本文著重從認識、機制、途徑等三方面探索師資隊伍的建設,形成適合中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和經驗。
關鍵詞:師資建設;理念;機制;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35-02
面對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 職業學校在自身發展的同時, 相互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能否在新一輪教育結構調整中站穩腳跟,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的關鍵是學校是否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形勢下,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勢必是學校一直堅持下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學校必須要打造一支一流的師資隊伍,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綿薄之力。本文結合我校近幾年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并借鑒其他學校的經驗,提出一些思考和經驗。
一、堅持“教師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持續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進入高速發展時代,職業教育愈來愈受重視,國家不斷加大力度發展職業教育。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先后出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等文件,明確要建設一支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實踐證明,學校要有一支師德高尚、知識深厚、技能扎實、富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才能確保真正做到“以質量謀生存,以效益求發展”,才能使學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學校要把師資隊伍當成核心,當作發展之根本,提高到發展戰略的高度來審視師資隊伍建設,營造教師肯于培訓樂于進修的氛圍。要把教師培訓發展當成教師一種福利,一種待遇,舍得成本,肯花資金安排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校要安排一定比例教師培訓經費并列入部門預算;上級只要有合適的培訓,均安排教師參加,無論級別高低,無論時間長短,無論費用多少;要安排經費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和院校教授為教師培訓。
二、建立教師激勵機制,不斷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
學校管理的核心就是人的管理,工作的績效主要取決于人的因素,其中人的積極性又是關鍵之中的關鍵。通過激勵,可以創設一種良性的競爭機制,使每一位教師充分發揮其才能,激發其潛力;通過激勵,可以使校園充滿活動,使教師的革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因此,學校要充分運用各種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經過實踐認為主要有以下五種有效機制。
(一)愿景激勵機制
學校把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高度融合,個人目標與學校目標高度一致,形成“校榮我榮,校衰我損”的發展理念。去年,我校校長辦公會議提出“十年發展規劃”,明確了中長期發展目標。為了得到教職員工的高度認可,以科室、線口、教學部為單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討論,在討論中理解、認可學校辦學目標,把自己與學校融合在一起。不斷提高教師福利待遇,讓教師有“校榮我榮,校衰我損”的切實體驗。目前。我校最大的受益體驗就是社會地位的提升,只要一提到“河源理工學?!?,人們就會非常關切,并不吝贊詞。
(二)建立教師成長通道
教師的價值在哪里體現?在學生身上,當然也體現在自身的成長和發展,也體現一些量化的價值如薪酬等。學校要注重拓展教師發展途徑實現教師自己的價值并獲得相關待遇。目前,較為被認可采用的是行政管理線,通過職務晉升獲得社會認可。其實,專業教師層級線更適合廣大教師通過獲得職稱或者稱號來實現自身價值,也更容易得到教師認可。在學校,能夠走行政管理線發展的教師不多。為了激勵教師不斷發展,學校要著力搭建“教師成長通道”,讓更多的教師發展成就自己,激發更大的原動力。學校要根據教師的條件和貢獻授予教師相當的榮譽稱號(層次),并與課酬津貼掛鉤。我校教師主要分成五個等級(校內):理論性教師或者實操型教師(崗位津貼系數為1,下同)→雙師型教師(1.2)→專業骨干教師(1.4)→專業帶頭人(1.6)→學校名師(1.8)→市級名師(2.0)→省級名師(國家名師,2.5)。每種層級教師稱號均有相應的評定條件,授予的稱號是動態性的,要設置年限和相應的責任義務,并給予相應的待遇,省級名師待遇可以超過校長的待遇。
(三)建立績效工資評價機制
合理科學利用財政的績效工資的杠桿作用,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績效評價方法和績效工資的發放方案??冃гu價與教師的工作量、工作態度、工作業績(評優評先)等掛鉤,在開學初明確分配方案,教師根據自己的表現可以計算績效分數和績效工資。
·師資建設·中職教育師資建設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四)評優晉升激勵機制
許多學校為了獲得更多高級職稱人才的數據,在職稱評聘中弄虛作假,編制虛假材料,出具虛假證明,把不符合條件的硬是證明為具備條件,結果害人害校。學校一定要嚴格制訂并執行職稱評聘相關制度,把好材料真實關卡。如班主任工作經歷、實訓室建設、教材編寫、實習指導等所有相關材料均真實,假的要嚴肅追究相關科室責任。
(五)工作量與待遇掛鉤
實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三、不斷拓寬提升途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教學能力的不斷發展。由于教育的動態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如何架設教師專業成長的通道?如何提升教師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如何使教師成為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宰?是擺在學校面前的重大課題。經過實踐,本文提出下面幾種途徑。
(一)注重校本培訓,促使教師教育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更新
學校要充分利用寒暑兩個假期,安排適量的校本培訓,主要內容為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每月組織各類學習活動,并要將教職員工讀書心得體會編印成冊,形成教師共享共成長的環境。每周安排專門時間以專業群(課程組)為單位進行研討或集體備課,相關科室月底召開總結會。
(二)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業企業資源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學校建立并借助職教集團,把行業企業骨干專家請進來,給教師開講座,給學生授技能,讓教師直接與行業企業聯系,不斷從行家里手獲得最新技術手段和社會發展信息。安排教師到企業鍛煉,具體形式可以利用假期安排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的企業生產實踐;學期中間根據師資結構輪流安排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生產實踐。
(三)加強校校合作,安排教師到兄弟學校掛職學習或座談交流
主要形式有:邀請兄弟學校骨干教師到學校傳經送寶,每學期可以安排3~5批次;安排骨干教師到不同特色的職業學校掛職跟班學習,時間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安排,一般建議2周到2個月為宜,主要學習專業技能實操和教學模式等;安排全體專任教師出去學習,每學期要安排專任教師到兄弟學校聽課及專業建設、教改課改等交流。
(四)爭取并珍惜更多國家級省級培訓機會
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培訓主要費用由上級財政承擔,學校要科學合理安排校內工作,騰出更多的時間空間讓教師走出去參加培訓,拓展視野,改變觀念,沖擊思維,獲取新知。
(五)以賽代練,培養競爭意識,提高專業能力
學校要多舉辦類似教學設計大賽、課堂教學大賽、班主任技能大賽、教師實操技能大賽等活動;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活動。
學校工作任務的完成,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質。而教師素質中最根本的是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工作積極性是推動人們去從事創造性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也就是主動自覺、認真負責、創造性的完成任務的心理狀態。經過隊伍的建設提升,我校教師普遍能夠擁護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教育政策,有著極強的執行力,不折不扣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學校形成了“教師敬業愛崗,學生文明上進”的良好工作學習氛圍,學校也取得一系列的成績。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