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寶
在2013年“合肥市初中語文優質課(散文專題)評比活動”中,周瑩老師執教《信客》,獲得極大成功。她的課以教學內容精當、教學策略恰當、教學流程順暢、教學語言簡潔等得到合肥市前來觀察課堂的教師一致好評。
一、可以作為《信客》教學內容的有哪些?
以下都可成為教學內容:1.題意;2.信客的生活、工作、精神面貌;3.作家的情感;4.副詞、動詞,修辭格,淡雅質樸的語言,蘊藉的首尾,照應映襯手法,議論,等等。
如何確定《信客》的教學內容?
(一)從課文看
首先,是信客的生活工作,沒有生活工作也就沒有了信客。而作者寫信客,主要寫兩件事,報喪挨罵和老鄉誣陷,由此造成心靈傷害。信客辛苦,卻不被信任,哀莫大矣。其次,作者寫信客,目的在信客有文化因素,傳承一種精神,即誠信精神。為了表現這種精神,作者幾乎冷靜地敘述著信客的故事,但冷靜的背后,是思考,是蒼涼,是人生的困惑,更是人類的堅守。其三,讓讀者了解信客,了解信客的生活工作,了解信客生活中的誠信精神,是作者的任務。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作者嫻熟高超的表達技巧服務于敘事,表達技巧的妙處值得研究。
準此,可以明確教學重點:信客的生活——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技巧。
(二)從學生方面考慮
教學內容要適合初二學生。比如,映襯手法就可以不學習。老信客和年輕信客是互相映襯的,二人的生活、精神是補充、輝映的關系。對老信客,年輕信客是理解甚至是崇敬的。如,語言質樸容易理解,質樸又典雅,接受就困難了。內容的取舍,難點的把握,宜以學生情況為依據。
所以,教學難點之一:質樸典雅的語言。
(三)確定教學策略方法
策略方法由教學內容而定,確定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確定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
讀完周瑩老師的教學設計,我們清晰地感到:教學內容合適,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清楚,教學策略有效。
二、上課伊始,周老師與學生一起重溫熟悉的詩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溫故知新,學生感到親切,表現活躍。以激趣法引入新課。
接著由詩中的書信引出“信”。解釋“信”字:傳遞的信件;人言為信——誠信。再解釋“客”字:四處飄泊;從事于某種職業的人。學生明白了“信”“客”和“信客”的含義,期待著進一步了解“信客”其人其事了。
(其實,釋題是一種簡捷的導入方法,可惜常被教師忽視)
學生合作,為課文加小標題。課文已經以一、二、三、四標出段落,加小標題容易完成,而加小標題的過程,是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初步感知。學生簡潔地概括各段內容,老師出示ppt小結:接受重托——艱辛從業——無奈卸差——執教小學。學生頗有成就感。
“他老犯胃病和風濕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
“他犯胃病和風濕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
學生默讀、朗讀這兩個句子。比較,體會,語氣不同,表意有異,“老”字,副詞,不可刪除,朗讀時要重音處理。
學生學習這種方法,圈點勾畫出“連帶也憎恨信客”、“他也只能低眉順眼”、“幾乎沒有一個相信”、“都把自己的血汗和淚水,堆在他的肩上”、“他只說自己一時糊涂”、“才滿臉晦氣地”、“我已經撐持不了”,學生圈點,讀讀,議議,品品;教師講解,強調,點撥,帶讀。課堂書聲瑯瑯,思索探究在深入。師生共同抓住文字,咀嚼文字背后的含義,體會人物的艱辛,感悟作者的情感。在研究修辭格的時候,周老師不是簡單地辨明辭格完事,而是引領學生研究:喻體是否貼切,排比效果怎樣,疊音詞在語音、語意方面有何作用。
重要的是,在詞句段的品讀鑒賞中,“信客的工作特點是什么?”“信客的工作態度和品質怎樣?”“信客為何放棄了工作?”等三個問題順利解決,而信客的辛苦、貧苦、痛苦,浮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因而熟悉了信客,懂得了信客,懂得了信客的艱辛誠信,也懂得了信客的無可奈何。
這時的課堂,是真實的語文課堂,是真正互動的課堂,是生機勃勃的課堂。
本單元《背影》的語言樸素平實,《臺階》的語言口語化,本課的語言質樸、典雅。學習過《背影》《臺階》,學生容易理解“質樸”,但是,對“典雅”,他們有些隔膜,周老師發現后,請學生研讀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指明文言詞、成語等,就體現“典雅”特點,由此再讀全文,注意“破爛灰黯”“風塵苦旅”“感嘆唏噓”“勁厲的山風”“滿臉戚容”“猝然昏厥”“無窮的幽怨和緊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滿紙幽怨”“此公”“賦閑在家”“身體不濟,恕難從命”“繪聲繪色,效果奇佳”“深察世故人情”“屬于上乘”等等詞句,體驗回味,固化印象,并告訴學生將在今后繼續學習之。這里是“應變”,也是因材施教。
周老師這樣結束這節課:屏顯《最美郵遞員》并小結。
周老師小結說:信客作為職業已經消失,而作為一輩子默默奉獻的一類人,卻沒有絕跡,也不會絕跡。盡管我們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生存環境,但我們希望,這種奉獻的精神,這種誠信的品質,永遠彌散在我們身邊。
所有聽課老師的掌聲證明:這是一節得到認可的課。
全體同學的掌聲證明:他們懂得了信客,懂得了誠信,他們收獲頗豐。
三、周老師的教學語言簡潔,富有感染力,有抑揚頓挫,有輕重緩急;課堂上,能關注全體學生,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重要的,是教學理念新,語文素養好,這些是一節語文課成功的保證,也是語文教學成功的保證。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對語文教師而言,對青年語文教師而言,非一朝一日可練就,也需一朝一日練就。
四、不能把一篇散文教成一類散文,這就需要對每一篇散文做深入研究,做獨到發掘,并創新設計,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這點,周瑩老師的做法可資借鑒。同時,也不能把一類散文變成一篇篇毫無關聯的東西,雞零狗碎,分散割裂,讓現象掩蓋規律,這就要求進行提煉,進行整合。我們要研究一篇,關注一類,以深入推進散文研究,扎實推進散文教學。
(作者單位:中國科技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