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娟
【內容摘要】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考慮優化閱讀教學的策略,教師必須反思自己在閱讀教學中的成功做法與不足,借鑒他人閱讀教學的成功經驗,尤其是要將著力點放到學生身上。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優化策略
閱讀是信息輸入的重要手段,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研究、發現并優化更為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就成為擺在我們初中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切入點
作為一線教師,思考一項教學策略的改進,其切入點恐怕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教學實踐,二是相關的教學理論。
要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考慮優化閱讀教學的策略,教師必須反思自己在閱讀教學中的成功做法與不足,借鑒他人閱讀教學的成功經驗,尤其是要將著力點放到學生身上。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得到有益的反饋信息。
要從教學理論的角度來思考優化閱讀教學的策略,就必須更多地涉獵有關英語閱讀教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筆者發現這樣一些教學雜志,如北師大的《中小學教師外語教學》(中學版)、華東師大的《中小學教師英語教學與研究》等,其上有許多英語一線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的真知灼見,可以發掘到很多包括閱讀教學在內的許多有益因素,如《中小學教師外語教學》中的“敘事與反思”“精彩課例點評”中都可以尋找到很好的與閱讀教學相關的教學建議。如果說有了上面的實踐積累,再看這些文章時,我們就能夠很容易將自己思考到的問題,與他人的見解進行碰撞,從而發出智慧的火花。
二、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著力點
從具體的教學策略上來看,優化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著力點有這樣幾個:
一是優化閱讀教學的目標。閱讀教學一定要有目標,而且這個目標一定不能空泛,必須是閱讀教學中可行、可實現的目標。要達到這個要求,制定目標時就不能抄那些空話,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實際來確定。而且必須強調的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心中一定要有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不斷地判斷目標與實際之間的距離。
二是加強篇章的分析理解。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的對象以篇章為主,而根據學生的實際反應,學生往往怕的也就是篇章的閱讀,尤其是大部頭的篇章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還是有一定的畏懼心理的。這個時候,鼓勵學生不怕是沒有多大作用的,有效的策略應當是引導學生對篇章進行分析與解構,將大的篇章分解成幾個小的組成部分,同時發掘出不同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點,既起到化解難度的作用,又不影響對篇章整體的理解。
三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著名英語教學專家程曉堂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課文的首要功能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首先是用來閱讀的;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閱讀能力,其次是提供語言輸入和文化輸入。”作為信息輸入的一種方式,閱讀本質上又是一種精細的思維活動,因此優化閱讀教學策略,必須從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入手。根據教學心理學的研究,閱讀過程中涉及到學生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而根據英語教學研究的相關成果,我們注意到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心理特征,與母語閱讀有著較大的差異,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學生在接觸到閱讀材料之后的第一反應不同。對于母語而言,學生的第一反應是領會其中的意思,而對于英語而言,首先還有一個熟悉單詞、短語、句子含義的過程,還有一個梳理閱讀材料邏輯關系的過程,這些過程對于篇章意義的把握十分重要,同時無形當中對篇章進行了肢解,因而較難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印象。故而在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中時,教師首先要對此過程精心指導,盡量縮短這一過程的時間,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篇章理解的境界。
三、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落腳點
我們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問題不作深入思考,那我們的研究就是盲目的。筆者結合自身的思考和實踐經歷,認為其落腳點有二:
一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我們更應當通過試卷評價以外的方式,去觀察學生對包括英語閱讀在內的學習情況。筆者常常用的方式是課間跟學生的對話,通過簡單的對話去看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而判斷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是提高我們對英語教學的理解。筆者常常問自己一些問題:我們教英語是為了什么?我們自己是否能順利地用英語跟別人對話?如果我們只是滿足于幫學生獲得分數,如果我們自己還是啞巴英語,那筆者以為這是不合適的。初中英語,作為學生第二語言素養形成的重要階段,興趣、直覺往往比一時的所謂應試能力更重要,筆者最期待的倒是我們學生能夠隨手拿起一份英語讀物,能夠興致勃勃地看看,還能與同學交流交流。
有了這些理解,或許我們的英語教學會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方亞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與探新[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06-20.
[2] 駱丹丹. 淺談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J]. 海外英語,2012-02-23.
[3] 劉華.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 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07-21.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吳窯初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