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周相
摘 要:馬克思人的解放學說提出后,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理論、社會形態理論等的系統闡發下得以豐富和深化。在160多年的世界工人運動和現實社會生產的推動和檢驗下,此說也得以不斷反思和發展。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共同追求的最終社會價值目標。人的思想解放,是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中國偏遠地區,西藏社會發展起點低、傳統信仰濃厚和當前復雜境外環境都使藏民族思想解放變得曲折而漫長。
關鍵詞:西藏主體民族;思想解放;長期實踐性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6-0035-03
馬克思在《德法年鑒》創刊號上人的解放學說的系統闡發,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人類解放現實道路的探索。在《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兩篇文章中,針對布魯諾·鮑威爾的猶太人問題觀點,馬克思分析指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只能完成人的政治解放,只能達成資產階級的自由解放,而廣大勞動者僅能獲得政治形式上的解放和法律規定的平等。主張消滅一切私有制、階級和階級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是為絕大多數人(勞動者)謀利益的最新類型革命,它擔負的是人類解放。馬克思人的解放學說,主要強調的是改造私有制社會的無產階級革命的作用。要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無產階級革命顯然不夠徹底。在《關于費爾巴哈提綱》(以下簡稱《提綱》)一文中,馬克思將新世界觀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認為哲學的功能在于改變世界,進一步把人的解放活動由社會革命實踐拓展到了對整個世界的改造。《德意志意識形態》、《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經典著述,又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人的解放學說。
西藏的和平解放、平定叛亂和社會主義民主改造,完成了西藏社會形態的改造。要實現西藏主體民族的徹底解放,則需繼續進行西藏地方的全方位改造,尤其是西藏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藏民族的思想改造。深刻剖析藏民族的思想解放的長期實踐性,對于民族學界和少數民族工作中涌現的簡單激進的提法和做法,也算一種忠告。
一、馬克思主義人的解放學說新探
馬克思在完成自身政治立場轉變過程中,提出人的解放學說。在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人的解放學說又得以不斷深化。
第一,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提出豐富了人的解放學說。在《提綱》中,馬克思在批判舊唯物主義哲學時,就已把自己新世界觀建立在了實踐基礎之上,并將實踐觀貫穿文章始終。實踐作為人們對現實世界進行能動改造的物質性活動,改造的范圍涵蓋了自然、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作為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對私有制社會的所有階級和階級統治的消滅,主要完成的是舊社會經濟形態與政治形態的改造。從實踐客體范圍上看,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還需要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人的精神素質的極大提高。要真正實現人的全面解放,絕對離不開實踐活動對現實世界的自然部分和思想領域的徹底改造。
第二,社會生產力標準的提出,深化了馬克思主義人的解放學說。經典馬克思主義作家,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首要特征,把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作為共產主義實現的重要保障和社會重要特征。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生產方式的社會決定作用與生產力標準的主題是一致的。古今中外,任何國家和地區的任何時候,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都是其最為重要的兩大社會矛盾統一體。生產方式作為社會存在最為重要的方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社會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統一體,生產力是內容,生產關系是形式。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容雖多,但其最根本的內容是生產力的發展。只有生產力發展了,人們的各種需要的滿足才會成為可能。
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就是人們的勞動及勞動能力,它們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勞動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前提。沒有勞動,社會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都將無從產生。其他政治的、文化的和社會的活動都無從談起。勞動能力,即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高低,更能體現社會發展水平。當社會勞動及其水平顯著提升時,社會的性質、結構也會隨之變化,人與人的關系也會不斷和諧,人的自由存在就會自然表現出來。
第三,實現人的解放,離不開對已有思想的改造和批判。在生產力的諸多要素中,勞動資料作為人類社會不同經濟時代劃分的主要依據,但是任何勞動資料的推出和發展都離不開勞動者及其綜合素質。生產力的發展除了能直觀地表現為生產工具的越發先進外,更體現在勞動者的素質的提高上。要保證人類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勞動者全面上佳的思想道德素質。社會意識依賴于社會存在,但其與社會發展是否適應,則會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要達成已有認識與現實的一致和適應,就要不斷反思和改造已有思想認識。辯證法告訴我們對任何現存事物(包括已有的認識)的理解,必須包含對其所做的否定理解,要能看到任何認識相對的一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不崇拜任何權威(包括馬克思主義自身)。只有立足實際,不斷反思和批判已有思想認識,才能不斷推動已有真理性認識更加接近事物本身及其本質聯系。
第四,事物發展的曲折過程性,決定了人的解放將是一個漫長過程。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看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具體時空的不斷變化過程,都是一個向前的或向上的變化過程。人的存在,也是一個不斷向前或提高的過程。任何人的現實存在,都是圍繞他自身形成的所有社會關系總和。在諸多社會關系中,主要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前者具體體現為社會生產力,后者具體體現為社會生產關系。人的解放和發展,就自然體現在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生產關系的不斷提升上。生產關系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不同人的社會資源的更多占有上和人與人關系的和諧上。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勞動者應該越來越多地參與了社會發展成果分享。任何舊生產關系變革所代表的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讓度,都非常艱難。不管是以往封建舊制為資本主義所徹底戰勝,還是當前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過程,都顯得曲折而漫長。
二、西藏主體民族思想解放的長期實踐性
60多年來,廣大藏族同胞以其極大的主動性和積極型,取得了西藏地方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歷史、現實和國際環境的系列因素的影響和作用,曾在西藏先后發生了叛亂、動亂、打砸搶燒事件。這些事件在不斷提醒我們,“3.29”只是“百萬農奴解放日”,西藏主體民族的發展和思想解放還有待長期進行。
第一,藏民族信仰轉變將是一個長期過程。藏民族先后經歷了原始信仰、苯教信仰、藏傳佛教信仰。幾千年以來的信仰生活,使藏民族在未來較長時期內都難以徹底擺脫以往歲月沉淀而成的信仰習慣。集苯教與佛教于一身的藏傳佛教信仰,在千年歷練和政教體制的護佑下,更使藏民族至今難以割舍。試想一下,當有人借宗教領袖之名挑撥一二時,就會有部分信教民眾影從。如若境外分裂勢力假借宗教之名挑起事端,西藏社會自然難以正常運行。
基于傳統觀念過強之事實,大力發展西藏文化教育事業時不我待。現今的西藏已率先實行15年免費義務教育,鼓勵更多的青年學子接受現代教育和學習現代文化。并通過多主體多渠道的“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拓不同地域和年齡段的藏族同胞直面世界現代化發展大潮,促進他們的思想解放。西藏城鎮和農區的藏族同胞,已經開始認同和追隨馬克思主義信仰。但是,西藏發展了半個多世紀的現代教育和高原幾千年的文化傳統相比,社會影響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社會意識的社會歷史性和相對獨立性,已經預示了廣大藏胞的思想改造將會是一個緩慢的長期過程。
第二,西藏當前發展水平,也大大限制了西藏主體民族思想解放。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它將在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但其必須“以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系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的”[1]。恩格斯還借19世紀40年代德國和英國因為工業、財富和生產力巨大差異,說明兩國發生無產階級革命快慢不同。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2]。因為生產力的發展而引發原有生產關系變革的無產階級革命,應該發生在幾個經濟文化發達的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西藏民主改革,發生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舊中國偏遠地區。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發生理論,西藏不具備無產階級革命和進入社會主義的物質條件。“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在不變更生產關系生產力就不能發展的情況下,生產關系的變更就成為主要的決定的方面了”[3]。在舊西藏,教派紛爭和極端保守,使得西藏地方政府削減寺院財源的任何嘗試都遭重創。“由于西藏力圖適應20世紀日新月異的形勢,所以宗教和寺院就成為西藏社會進步的沉重桎梏”[4]。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西藏搞社會主義,其發展道路更顯曲折而漫長。
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半個多世紀以來,西藏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低水平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于社會形態的跨越式發展和部分民眾的思想保守,西藏當前生產力水平還很落后。由于西藏地方地廣人稀和自我發展能力的有限事實,造成得發展不足,委實使些許負面民眾心理占有一席之地。因為西藏“世界水塔”地位的影響和國家發展西藏的謹慎,使得西藏的自然資源的產業優勢較難及時轉化為現實。相反,居于廣大牧區的傳統產業——牧業卻有相當優勢。西藏地方當前的發展現狀,與那些想法過于簡單的夸大西藏現實能力的說辭形成鮮明對比。唯有快速協調地務實發展,才能使藏族逐漸擺脫虛妄、解放思想。
第三,復雜國際環境出現的混淆視聽的系列誘導性作為,也嚴重影響著藏民族思想解放的廣度和深度。早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歐州人已經開始告別無望的中世紀信仰生活。生活于現代文明中的歐美國家,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和所謂的心靈寧靜,就不遺余力地鼓吹西藏主體民族信仰的香巴拉社會功能,甚至把廣大藏族同胞的現代化建設宣傳成系列破壞行為。東西方文化觀念,固有不同。但是西方國家的一系列自私而且片面做法,極大地助長境外分裂勢力的囂張氣焰。境外分裂勢力和遏華勢力的勾結,自然會動搖部分藏族群眾的現代化發展決心,
三、結束語
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人的解放,是一項改造整個世界的綜合工程。單靠一兩次社會改造,顯然達不到人的現實解放。只有通過現實的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改造和人的思想解放,才能實現人的最終解放。要達成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徹底改造,需要一個長期努力過程。那種盼望發展但又害怕發展帶來不利的消極思想,自會嚴重制約藏族同胞自身的現實解放,也就很難達成真正的思想解放。鑒于西藏社會發展系列實際,可以繼續堅持或有效嘗試以下幾點做法。
第一,謹記西藏社會改造還將繼續,千萬不能放松警惕境外分裂勢力的復辟圖謀。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來自老牌發達國家對華的全方位遏制,使境外“藏獨”勢力成為有力的遏制工具。分裂勢力和遏華勢力的系列行徑,使西藏主體民族的思想解放變得復雜而曲折。就此而言,揭批境外兩種勢力的險惡用心統一廣大藏族群眾思想認識,甚至對其反動滲透予以嚴厲打擊,就成為當前西藏社會改造的重要內容。
第二,教育藏族民眾一心一意踏實發展,切忌急于求成。實現任何社會的巨大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最為基本。在任何時候,都要引導藏族群眾集中精神全面切實提高生產力水平。對于近幾年來社會出現的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形式主義泡沫發展還是要堅決抵制。
第三,把藏民族的思想解放看成一個系統改造工程,切忌急功近利。基于以上分析,藏族思想解放是建立在西藏地方“五位一體”的全面協調發展之上的系統工程。必須嚴謹踏實的推動西藏社會發展,以求廣大藏族同胞思想的徹底解放。
第四,不斷探索藏民族信仰發展規律,積極探討引導其信仰轉變的途徑和方法。立足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和馬克思主義等學科研究,有效探索高原民族信仰發展規律,積極借鑒人類文明成果,借助系列渠道和陣地,才能切實有效的引導藏族民眾的信仰轉變。藏族大學生作為新西藏未來建設的骨干力量,其思想信仰的轉變更需立足西藏當前經濟文化實際。只有切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兩個轉變”工作,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思想教育的實效性。
西藏社會的全面科學發展,需要300萬藏族同胞的思想解放。當前西藏社會特殊的經濟文化條件,注定了部分人簡單激進做法的徒勞無益。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只有長期堅持西藏各族人民共同繁榮發展,才能有效完成藏民族的思想解放。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5.
[4][美]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