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馨霆
摘 要:麥格雷戈的XY理論作為行為科學的代表之一一直是管理者和學者感興趣和研究的主要內容,麥格雷戈對于早期的人際關系見解過于簡單化感到不滿,根據自己作為管理者和咨詢師的經驗,和在心理學上的訓練及人性假設和馬斯洛的研究成果提出XY理論。在闡述XY理論的觀點的同時,分析其理論的貢獻及局限性,并從中總結對管理的啟示。
關鍵詞:麥格雷戈;人性假設;x理論;y理論
中圖分類號:F4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6-0058-02
一、產生背景及人性假設的理論基礎
行為科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自從30年代在霍桑試驗基礎上的人際關系學說建立以后,在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管理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使得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任何理論層出不窮。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麥格雷戈XY理論,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布萊克和莫頓管理方格理論等等,從而豐富了行為科學的理論內容。具體來說,政治上:兩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空前尖銳。企業大多依然依靠嚴格的科學方法和規章制度來進行管理的古典管理理論引起了員工的不滿和社會的責難。經濟上:壟斷資本的加劇剝削,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加劇,使得企業主單純地利用傳統的管理理論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利潤。文化上:資本家為了擺脫危機,從分利用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加緊對工人的剝削,而當時工人反抗資本家的斗爭越來越激烈,當時的資本主義學者開始紛紛尋求答案。
沙因從人的動機著手進行研究,在探究人的哪種本性使得他們表現出特定的行為和在組織管理中的應用兩方面的基礎上,組織心理學家沙因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并加入自己的觀點,最終提出了四種人性假設: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和復雜人假設。經濟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質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人希望以盡可能少的付出,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益,并為此可不擇手段。“經濟人”意思為理性經濟人,也可稱“實利人”。這是古典管理理論對人的看法,即把人當作“經濟動物來看待,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私立,工作目的只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再次人性假設的基礎上,麥格雷戈提出了X理論。自我實現人假設是指人的最大限度的滿足是為了實現自我,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只有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充分表現出來,人才能感到最大的滿足。由此,麥格雷戈在自我實現人假設的基礎上,總結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提出了理論。
二、主要的思想內容
麥格雷戈在任州長期間,對當時流行的傳統的管理觀點和對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問。他認為,有關人的性質和人的行為的假設對于決定管理人員的工作方式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各種管理人員以他們對人的性質的假設為基礎,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組織、控制和激勵人們。麥格雷戈圍繞“人的本性”來論述人的行為規律及其對管理的影響提出了xy理論。
麥格雷戈把傳統的管理觀點叫作x理論,它是以經濟人假設為基礎的,自私的動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把人看作是主要憑直觀感性行動的以追求物質利益和需要為最大滿足。其主要內容是:
(1)大多數人是懶惰的,他們盡可能的逃避工作,習慣保守,反對改革,漠視組織。
(2)大多數人是沒有雄心壯志的,不喜歡負責任,寧可讓人領導。
(3)大多數人的自我目標和組織目標都是相矛盾的,為了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外界的管制和約束。
(4)大多數人缺乏理性和創造力,不能控制或自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5)大多數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會選擇那些在經濟上獲利最大的事情去做。
根據x理論,管理人員要有相應的管理方式:
(1)管理者以利潤為出發點來考慮對人、物、財等生產要素的運用,管理人員的關心的是生產效率完成任務,他們的主要職能是計劃、組織、經營、指引和監督。
(2)對員工的工作加以指導,控制并糾正其不適應的行為,使之符合組織的需要。
(3)管理者把人視為物,忽視人的自身特點和精神的需要,把金錢看作是主要的激勵手段。
(4)嚴格管理的制度和規章,運用領導的權威和嚴密的控制來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而不考慮在情感上和道義上如何給人以尊重。
由此可見,這種管理方式是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一方面靠金錢的收買和刺激,另一方面,靠嚴密的控制監督和懲罰迫使其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然而,麥格雷戈認為,雖然當時工業組織中人的行為表現同x理論所提出的各種情況大致相同,但是人的這些行為表現并不是天生固有的或是天性所引起的,而是現有的工業組織的性質、管理思想、政策和實踐所造成的。他確信,x理論所運用的傳統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錯誤的因果觀念的基礎之上的。通過對人的行為、動機、需求、目標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的研究,他指出,人們在生活還不夠富裕的情況下,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是有效的;但是,當人們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這種管理思想就無效了。因此,那時人們的行為動機主要是追求更高級的需要,而不是“胡蘿卜”了。麥格雷戈認為,基于上述諸多因素的考慮,需要有一個關于實現組織目標的新理論,這種理論需要建立在對人的特性和人的行為動機的恰當的認識基礎上,于是他提出y理論,它的主要內容是:
(1)厭惡工作不是人的本性,工作是一種自我滿足,員工會自愿去執行。
(2)外來的控制和監督不是實現組織目標的唯一方法,人們愿意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來完成應當完成的目標。
(3)人的自我實現和組織目標的實現之間是沒有矛盾的,如果給員工適當的機會,他們就能將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目標統一起來。
(4)在適當的條件之下人會學會謀求職責。逃避及缺乏抱負通常是經驗的結果,不是人的本性。
(5)大多數人在解決組織困難時,都會發揮較高的想象力和聰明才智和創造力。
根據以上假設,相應的管理措施是:組織能夠利用全體員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給員工機會,他們就會進行自我控制,并將對組織目標實現做出貢獻。具體來說:
(1)管理重點要改變,管理者的重要任務是創造一個使人得以發揮才能的環境,發揮職工的潛力,并使職工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也達到自己的目標。
(2)管理人員的職能要轉變,此時的管理者已不再是指揮者、調節者和監督者,而是輔助者,要從旁給予支持和幫助。
(3)激勵方式要改變,對人的激勵從外部的工資、提升等的方式向內在激勵的轉變,主要是給予來自工作本身的內在激勵,讓他承擔更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使其擔負相應的責任,促使其在工作中能做出成績有所作為,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4)管理制度要轉變,給予員工更多自主權,實現自我控制,讓員工參與管理和決策,并共同分享權力。
Y理論以自我實現人為基礎,提出重視人的主觀積極性,重視對員工自我實現的滿足,提出主要的激勵手段是內在激勵,從人的主觀出發來實現組織目標的實現。
三、麥格雷戈XY理論的主要貢獻
1.闡述了人性假設與管理理論的內在聯系,即人性假設是管理理論的哲學基礎;提出了管理理論都是以人性假設為前提的重要觀點,這表明麥格雷戈已經揭示了人本管理的實質。
2.XY理論關于不同的人性假設在實踐中能體現不同的管理觀念和行為的觀點,動態分析了人性假設的變化對管理理論的影響,進而提出管理理論的發展也是以人性假設的變化為前提的研究課題。
3.XY理論提出的管理活動中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一體化等思想以及參與管理、豐富工作內容等方法,對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4.強調管理者重視人的因素這一思想對于管理科學的進步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主張管理方式由監督制裁轉向自主激勵,管理思想由專制管理到民主管理,管理中心由以物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研究內容由紀律研究到行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和彌補了古典管理理論的缺陷和不足。
四、麥格雷戈XY理論的局限性
雖然y理論是以動態的觀點來看人,對人的特性的假設有積極的一面,它為管理人員提供了一種對于人的樂觀主義的看法,而這種樂觀主義的看法對爭取員工的協作和熱情支持是必須的。但是,麥格雷戈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面。固然不能說所有的人天生就是懶惰而不愿意負責任的,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些人確實是這樣的,而且堅決不愿意改變。對于這些人,應用y理論進行管理,難免會失敗。
其次,要發揮和實現人的潛能智慧,就必須有合適的工作環境,但是這種合適的工作環境并不是經常會出現的,要創造合適的工作環境,成本也往往會很高。所以這種理論不是普遍適用的。
最后,y理論表現為過度的強調關注人的因素,過分專注非正式組織,過分強調人際關系和人的心理需要的滿足等要素,而忽視對組織結構、制度、規則及職業角色的研究。
五、對管理者的啟示:
1.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因素,但同時又不能只注重人的因素,要適當的把握好度的問題。在考慮人的因素的過程中,看到人的心理方面的影響,探究行為與需求、動機、目標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充分認識人的行為規律,以提高對組織成員行為的預見性和控制性,試圖為管理者提供領導和激勵組織成員的有效方法。
2.分權與授權。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授權逐漸成為一種必要。管理人員能夠有效管理下屬的人數是有限的,因此就應該進行適當的授權,讓下屬在他們制定的范圍內做出決策。這些措施建立在上級對下屬信任的基礎上,使人免于受到傳統組織過于嚴密的控制,使他們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來指揮自己的活動,承擔責任,滿足他們的自我需要。
3.參與及咨詢管理。就是讓員工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參加企業的決策和各級管理工作的研究討論。在恰當的條件下,參與及咨詢管理鼓勵人們把創造性力量投向組織目標,使人們在涉及他們自身的事務上有某些決策權,為社會需要及自我需要的滿足提供了重大機會。這可以體現對下級的信任,也讓下級更有主人公的意識,感覺到自己的利益是和公司的利益融為一體的,從而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成就感。這樣員工的積極性會更高,對企業更加忠誠,對他們的工作更加滿意。
4.XY的相結合管理。人是千差萬別的,對于天生懶惰不負責任又死不改正的人們,不能簡單盲目的進行內在激勵,而是應該與規章、制度、規則等相結合,應該監督控制的時候決不能放任,而在有適當的工作環境的時候又應該你努力的實現內在激勵,旨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能夠實現人的自我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