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瀘藝
摘 要:清退代課老師是國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所做出的相應政治改革,是為今后教育的長久發展所采取的權宜之舉。然而,如何清退以及清退中、清退后這些代課老師的社會保障權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從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需要正視的原因,當前出現的問題、原因以及借鑒國外的代課教師措施方面進行探討,進而分析如何維護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
關鍵詞: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憲法權利
中圖分類號:D9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6-0073-02
一、問題的提出: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權利為何要正視
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是指,“通過相應立法程序和全社會的力量,依靠用分配和再分配國民收入的辦法形成的社會消費基金”被清退代課教師“在失去工作機會,或者其收入無法維持必要的生活水平或質量條件時通過一定程度的收入補償而享有基本的生活權利”,使被清退代課教師“可以通過社會救助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權利”以及被清退代課教師“享有各類福利設施以增進社會福利的權利”。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權利為何要正視呢?
首先,從憲法角度來看。社會保障權是基本人權,是我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邏輯前提。憲法修正案第23條規定:“憲法第14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憲法修正案第24條規定:“憲法第23條增加1款,作為第3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第3款相應地改為第四款。”憲法這些規定為國家履行社會保障的責任和義務,建立和健全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社會保障權,提供了憲法依據。
其次,從社會關注角度來看。代課教師實質上已經成為支撐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力量,特別是我國偏遠貧困的中西部地區。雖然他們不是國家正式編制內的教師,但是他們的確為中國九年義務教育貢獻了不可替代的力量,對于如何合理、妥善地安置這些被清退的代課老師,如何讓他們有尊嚴地退出歷史的舞臺,保障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再次,從代課教師角度來看。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政策,導致代課教師經常面臨被辭退或者被清退的困擾,以至長期缺乏職業安全感。因此,清退政策執行后出現的首要問題就是妥善安置這些被清退代課老師的生存與生活,保障他們的正當權益。所以當前急需解決的是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問題,這和生活成本,生活尊嚴息息相關,是被清退代課老師的生存權問題。
二、當前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補償標準低,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覆蓋率低,所享有的保障水平低,社會保障制度信用低,社會保障措施嚴重滯后。在一些貧困地區,代課教師清退后并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他們離開學校后幾乎失去生活來源并無固定收入。如甘肅省臬蘭縣在2005年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清退,但當時對被清退的代課教師沒有任何補償,經過集體申訴后,他們最終只獲得每年240元的補償。而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廣東省紫金縣,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經濟補償也僅為每人每年530元。
第二,在沒有對代課老師做好安撫和經濟保障工作的基礎上就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所致糾紛不斷,代課教師尋求何種法律救濟渠道保障自身社會保障權成為難題,也正如西方一句著名法諺語“無救濟即無權利”。現階段,我國缺乏明確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定及制度來保障被清退代課教師的正當權益。沒有相應的維權依據和正規的訴求渠道,如此,代課教師的權利保障只能是句空話,根本無從談起。
三、當前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建設滯后的原因
首先,思想觀念方面,其一,從被清退代課教師自身來說,由于代課教師學歷較低,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自身的社會保障意識不強,往往在被清退之后,生活上遇到困境,才想起社會保障。其二,從政府來說,教育部出臺清退代課教師這一政策是為了提高農村教育人員的素質和農村教育質量。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卻缺乏對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的認識。
其次,物質基礎方面。其一,被清退代課教師無力承擔社會保障的繳費。代課教師作為我國特殊時期緩解師資不足的一種過渡,一直沒有國家承認的“人民教師”的合法身份。被清退之后更是沒有生活來源,生活拮據。其二,政府對于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投入不足。
最后,制度方面。雖然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社會保障權利,但是我國缺乏相關法律政策來保障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權,同時也沒有被清退課教師權益受到侵害時的法律方面救濟的具體規定。
四、加強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建設的若干措施
(一)國外政策借鑒
由于被清退代課教師這一群體的存在是中國的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國外鮮有類似群體,所以在這里我們所借鑒的政策均屬于代課教師而非本文探討的主體——被清退代課教師。借此,希望從國外代課教師的政策中找尋適合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利維護的策略。
1.澳洲幸福的代課教師
澳洲重視”平等”與”權利”的精神,對于代課老師的福利與權利,澳洲政府著實做了許多努力。澳洲每個州,都會由地方政府主導,統一成立一個單位,負責統籌全州代課教師的雇傭及區域分配,以昆士蘭州為例,負責該業務的是TRACER(追蹤者)。想要在該州代課的老師,都需要到TRACER登記,由其發給一個雇傭編號,同時學校方面也會將代課教師的缺額登錄在上面,由這個單位同意控管全州代課老師的調配。澳洲的教育界普遍認為,不管是正式老師或者代課老師,只要是澳洲大學所培訓出來的擁有合格教師證的老師,都應該受到應有的尊重,因此,依循前述精神所設計出的代課體制與鐘點費率,充分地表現出澳洲社會重視”平等”的思維模式。
2.與中國相似的印度代課教師
印度的代課教師一般都是簽約合同,合同嚴格規定了代課教師的酬金數目、發放方式和發放月數,一般每年按照10個月發放。代課教師不享受除工資以外的其他福利待遇,合同周期一般為每年10個月,這意味著幾乎每年代課教師要續簽一次任職合同。印度規劃代課教師出路的策略有兩個,其一,是支持鼓勵使用代課教師;其二優秀代課教師直接轉正。
3.國外啟示
澳洲屬于發達國家,對于代課教師的待遇是符合其社會平等公平原則的。另外澳洲的代課教師會由地方政府主導,統一成立一個單位負責統籌全州代課教師的雇傭及區域分配。這對于我們的啟示是,其一,需要肯定被清退代課教師的歷史貢獻,明確其教師身份,將其納入師資管理范圍。其二,效仿澳洲的模式,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導,統一成立的單位,對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進行統籌分配。
印度是發展中國家,代課教師現象與中國有著諸多類似情況。盡管中國和印度都有相關的法律文本,但對于代課教師的管理基本處于無序狀態,尤其是對代課教師的清退善后工作。
(二)加強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建設的若干措施
首先,強化對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建設的思想認識。一是從被清退代課教師方面來說,代課教師自己需要強化維護自己社會保障權的意識,加強自身修養,一方面可以適當地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依靠社會公益組織對被清退代課教師的支援。
其次,加大政府對于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力度,依靠國家財政大力推進經濟補償。國家的相關部門應出臺經濟補償政策法規,使得各地在清退代課教師的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據可查。為使經濟補償政策能夠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財政應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給予補貼。通過合適的補償制度,保障被清退代課教師的合理權益。
再次,加強制度建設以切實維護被清退代課教師社會保障權,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其一,加強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將基礎養老和醫療保險普及到全民,使被清退代課教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二,建立起幫助被清退代課教師再就業的保障體系。效仿澳洲的代課教師制度,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統一幫助被清退代課教師再就業的機構,鼓勵被清退代課教師再就業,通過免費技能培訓,使他們離崗后的生活有一個基本保障。
然后,完善教育法律法規和被清退代課教師的法律救濟制度。首先,十多年中的社會背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相關法律進行修訂。其次,要進一步完善被清退代課教師的法律救濟制度。現有的糾紛解決方式難以滿足被清退代課教師這一弱勢群體的權利救濟需求。為了保障被清退代課教師的社會保障權不受侵犯,有效方法是拓寬解決問題的法律途徑。其一,要建立和完善聽證制度,進一步完善仲裁和訴訟機制。二要建立健全行政監督渠道、司法監督渠道和教師工會監督渠道。
最后,以社會支援為輔助手段,對被清退代課教師予以關注和支持。媒體承擔起大眾傳媒的責任,對于被清退代課教師這一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號召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懷,肩負起媒體的社會責任,向社會反映真實有效的信息。通過慈善和公益組織對被清退代課教師的幫助予以支援,從物質上和精神上讓被清退代課教師感受到關懷與溫暖。
五、結語
被清退代課教師曾經給中國農村教育帶來巨大的曙光,雖然沒有名正言順的地位,但是他們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因為他們的存在,教育盲區的孩子們才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們用心教育孩子,用質樸和善良、智慧和愛心、勤奮和毅力雕塑了那些遠在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被清退的代課教師走出歷史舞臺時,更需要我們的關懷,更需要尊嚴。
參考文獻:
[1]薛常兵.淺論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J].法制與社會(下),2012(2).
[2]吳露.淺析代課教師清退問題[J].科教導刊,2010(8).
[3]安曉敏,樊建飛.代課教師權利實現的條件與路徑分析[J].商業文化,2011(2).
[4]王晶晶.代課教師合法權益保障探討[J].中國教師,2011(21).
[5]王根順,楊俏麗.關于代課教師清退問題“有情操作”的思考[J].中國農業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