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周明星
摘 要:當代的管理新理念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F今中國幾代黨政領導人的現代人才觀與人才管理實踐實為人本管理與能本管理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我國必須全面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力求跨入世界先進企業行列,以利迎接亞太經濟崛起的新挑戰。
關鍵詞: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思想精華;企業
1 中國古今管理思想蘊涵的人本—能本管理的思想精華
從古至今,從先秦、漢唐時代至當代,中華民族素有高度重視、識別、選拔、珍惜人才的人才觀念和在治國興邦實踐中舉賢讓賢、重用賢才的優良傳統,作為文明古國的中華國土早已孕育了當代人本管理和能本管理的思想淵源。中國古代人才思想與人才管理的精髓,在于把“任人唯賢”、“舉賢讓賢”、“知人善仁”、“選賢任能”作為國家的基本國策。強調唯才是舉、唯賢是用,反對任人唯親、任人唯全(求全責備)、論資排輩和門閥觀念。這些寶貴的人才思想和人才管理實踐,深刻地體現了當代人本管理與能本管理的思想淵源,二者之間理應具有源與流相繼的密切內在聯系。
當代中國幾代黨政領導人的現代人才觀,是在正確繼承與發展優秀的中國古代人才思想和人才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又具有彼此前后相繼、與時俱進的鮮明創新特色。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十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強調培養和造就革命事業接班人,堅持推行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組織路線和干部政策。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大力倡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新觀念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雙尊重”方針,強調“廣開進賢之路”,推行各級黨政干部隊伍“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組織路線和“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堅持干部定期選舉、考核、任免、輪換和離退休制度,堅決反對領導職務終身制。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首的黨政新領導集體,先后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以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治黨治國和執政理念,大力推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他們既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又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新觀念,進而實施了“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并舉戰略;明確指出人才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也是政治文明建設的真正推動者和實踐者,因而將“雙尊重”方針發展為“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四尊重”方針,提出了一系列發現、識別、培養、教育、選拔、任用人才和“黨管人才”的重大舉措。這一切表明,當代中國幾代黨政領導人的現代人才觀和人才管理舉措之思想精華,是對當代人本管理與能本管理理念在科技—人才建設乃至治黨治國、執政理政等科技—人才管理,以至國家管理、黨政管理等領域的重大創新和發展。
2 強化企業人本管理與能本管理,迎接亞太經濟崛起的新挑戰
“人本原理和能級原理就是人們公認的現代化管理原理中的兩條重要原理”[1]。我們以其為指導,密切結合本國國情和企業經營管理實踐,建構具有本國企業特色的人本管理模式和能本管理模式。當代人本管理理應建立在“人本原理”的理論基礎之上。人本原理認為:“現代管理,人為根本?!?[2]人本管理的核心和動力是“社會人”以及人的主觀能動性(含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一切管理理應以調動人的這“三性”、做好人的工作作為根本。遵循人本原理,強化企業人本管理,要求每個企業經營管理者在管好人、財、物、時間、信息、機構、法規等管理要素時,務必優先緊緊抓好人的工作,大力開發員工的智力資源,促使全體員工明確組織目標和個人職責,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自覺地、創造性地完成各項任務;同時,要反對和防止見物不見人、見錢不見人、重技術不重人、靠權力不靠人等錯誤觀念和行為。各企業皆可借鑒和運用經典行為科學中的雙因素理論、“四分圖”理論和管理方格理論等模式,再創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人本管理模式。
當代和未來的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是以發揮人的智慧才能為本的管理,理應建立在能級原理及其相關的動力原則和行為原則等理論基礎之上。能級(能本)原理認為:“能是做功的本領,做功的多少取決于能量大小的分級即能級;管理能級是客觀存在,不同能級結構形成不同的‘管理場和‘管理勢,取得不同的功效”[3]?,F代企業經營管理者首先應建立一個以“能力人”為主導的、合理而穩定的能級結構,其最佳的經營管理層次結構擬應為決策層(經營層)-管理層-執行層-操作層構成上小下大的正三角形結構,各能級成員都要貫徹“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取其酬、獲其榮、懲其誤”的21字方針。在安排企業各種經營管理崗位時,要確保每人都被量才使用,堅持高能人高用、低能人低用,做到人盡其才、各盡所能;力戒大才小用、小才大用、無才亂用、低能高用、高能低用之蠢舉。各類企業在建立精干、高效、權威性的董事會和監事會時,尤其要確保把擅長戰略決策與戰略管理的經營管理“帥才”和“將才”推上董事長、總裁或首席執行官的寶座;在組建決策層和管理層時,要重視“通才”與各類“專才”的合理匹配,據以確保經營管理系統高效率、高效益地運轉。
現代企業實施能本管理,需貫徹與能級原理相關的動力原則和行為原則。按照動力原則,每個企業都應正確地運用來自物質、精神和信息資源的三大管理動力——其中,物質動力是根本動力,在進行物質鼓勵(晉級加薪、頒發獎金)時,需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精神動力是無價之寶,務必弘揚以“產業報國、服務人類”為主導的企業管理文化,進行多種形式的精神激勵;信息動力是高效催化劑,務必全面調動員工的信息動力,大力激勵他們爭創國內外名特優新產品。按照行為原則,企業經營管理者務必要正確規范與控制員工個體行為和集體行為的發展方向,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創造激情,不斷協調與改善系統內部的人際關系,發揮團隊群體協作精神;在系統外部強化與合作伙伴的協同效應,不斷改善各種公共關系,在條件成熟時通過企業并購,實行強-強聯合,壯大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國際眾多有識之士預測,21世紀必將成為亞太世紀。以中國和印度同步高速崛起,韓國和東南亞新興工業國家迅速發展,巴西、墨西哥等南美國家奮起直追為標志,一個亞太經濟崛起的新時代已初見端倪。為了迎接亞太經濟崛起的新挑戰,不僅要求臺灣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大力加強經貿合作,力求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兩岸共同市場,以至最終建成兩岸三地互利共贏的大中華經濟圈;而且,要求所有中華各類企業加速實現經營管理大革命,從原來落后的主觀決策、經驗管理和物本管理層次全面推進到先進的人本管理和能本管理新高度。為此,中國企業應向現已進入人本管理與能本管理新階段并取得輝煌業績的中外先進企業學習,借鑒中外諸多先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和優秀企業文化,力爭更多中華企業進入全球企業1000強和500強行列,以期加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大中華經濟圈持續繁榮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何鐘秀著.現代管理學概論[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1):55-87.
[2][3]劉波,劉德權等著.科研系統工程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2(1):96-102、 177-180.
作者簡介
王艷艷(1989-),女,漢,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成都理工大學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周明星(1989-),男,漢,陜西省柞水縣,成都理工大學,政治學院,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與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