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英
摘 要:伴隨逐漸弱化的關稅壁壘影響,貿易中技術壁壘正在加大比重,在國際貿易范圍內技術壁壘已延伸到各個領域,各國為了限制進口國外產品,實施技術壁壘已是重要的措施,對當前的貿易形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技術壁壘對那些技術水平偏低的發展中國家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本文闡述了技術壁壘在貿易中的特點及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了面對技術壁壘挑戰的對策。
關鍵詞:技術壁壘;隱蔽性;互認機制
依照世貿組織要求,各成員國應降低關稅,伴隨實施的低關稅率,部分國家為了限制進口國外產品就開始實施技術壁壘措施,有的國家針對國外產品制定了極其嚴苛的衛生檢疫、標簽、產品包裝與技術繁瑣等標準,進而實現限制進口其他國家產品的目的。而今我國出口產品遭受的技術壁壘形式主要包括:技術規范與規章、產品檢驗與檢疫規定、標簽與包裝的要求、信息技術、綠色壁壘等。商務部研究發現,在包括關稅在內的所有壁壘給外貿帶來阻礙的總和中,技術壁壘所占的比例由以往的兩成上升到八成左右,每年我國的總出口額中因反傾銷影響而減少的出口額只占1個點左右,出口額因技術壁壘影響高達25%。如今反傾銷已經被技術壁壘取而代之,一躍成為限制我國出口產品的一大阻礙。所以研究我國貿易出口受技術壁壘的不利影響,并提出必要的對策,對我國貿易出口的發展意義重大。
1 技術壁壘在貿易中的特點
1.1 戰略性技術標準
眾多國家都清醒的認識到,一個國家的技術質量標準被國際標準采納,將會深刻的影響著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產業競爭力,特別在高科技領域,它的技術標準普遍被國際接受,就相當于對國際市場有很強的控制力。所以在政策中要將戰略性技術視為競爭方式,并且一些貿易強國與世界標準化組織都在制定標準化戰略,涵蓋重要的技術標準,這顯然證明了在國際新一輪競爭中技術標準是發展的趨勢與制高點。
1.2 比較強的隱蔽性
相比傳統的關稅、許可證、配額等貿易壁壘,技術壁壘有著比較強的隱蔽性。其與關稅壁壘有著直接的衡量指標有所不同,也不像許可證、進口配額直接對數量做出限制。通常技術壁壘隱蔽在一些合理合法的口號下,如環保、維護消費者權益等。并且通常這些限制不會出現在公開申明中,而是在執行的具體過程中被隱藏起來,進口國會對國外出口企業的技術標準提出更高要求,使其一般很難滿足,即便在技術規格上能滿足要求,也會因此使出口國企業成本增加而收益減少。
1.3 復雜程度較高
伴隨科技的發達,技術壁壘呈現出越來越高的復雜性與多樣化。各國對多類產品制定的技術標準與規章是越來越繁雜,諸如機電產品、服裝紡織品、農產品、醫藥品、食品及產品的標簽、包裝等,并且伴隨環境意識增強,環保標準正在不斷增加。這其中還涵蓋了生產—加工—包裝產品過程等完整的生命周期。技術標準與法規在各國也是繁瑣龐雜、分門別類,其程序的復雜程度也較高。例如,在電機、器械、汽車及制藥行業中,歐盟建立了幾萬個技術標準體系。技術標準與法規僅僅在德國就有近15000種工業標準。出口國的廠商一般很難應對這些門類龐雜多樣的技術標準與法規。
2 貿易中技術壁壘對我國產生的影響
2.1 貿易成本上升,形成貿易阻礙
首先,企業受技術壁壘的最大影響就是成本上升。大部分企業都認為標準因技術壁壘而提高,成本相應增加。據前些年歐盟與美國的研究,全球總出口額因技術法規的影響而減少20%左右;受認證與標準的影響出口減少3%——6%;海關進行的相關活動與程序花費的成本占總貿易額的8%——10%。如果能協調簡化這些程序就能使成本降低25%。其次,缺少發達的信息系統,出口國對國外的各類限制技術了解不多。企業由于難以獲得技術法規與標準要求,只能通過間接途徑了解,所以交易時機經常因交流不充分而被貽誤。即便幾經周折獲得標準,通常又不是最近修訂版,所以就出口商的成本自然就會增加。部分國家的技術標準制定的較為嚴苛,我國不少廠商受質量管理缺陷與技術水平局限性的影響,一般難以達到對方嚴苛的技術標準要求。如果企業為了達到對方要求,就必須對工藝進行改變、重新修改設計,這樣交貨就會推遲,企業相應的成本就會增加。最后,不健全的認證體系。我國因存在不健全的認證體制,為了適應差異化的市場,相同產品要重復多次檢驗,其昂貴的費用必將使出口產品成本提升。
2.2 涉及到范圍較廣、品種眾多的產品,造成嚴重后果
無論是我國傳統的玩具、紡織品、農產品,還是剛研發出來的高新產品,技術壁壘都會從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對出口產品造成影響,并且其影響已經由以往的產品流通領域延伸至生產加工領域。當下的國際社會已更多的意識到,要從生產產品的整個過程來對質量進行控制,對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加強防范污染,強化生產中的環保與認證、以及質量控制等工作,就需要對出口產品的加工生產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也要完善我國的相關標準與法規,以便保護國內相應產業。例如歐盟曾多次檢驗我國肉產品的衛生問題與加工環境,從而形成限制進口我國肉產品的技術壁壘。當今盛行綠色技術措施,不少國家限制進口我國產品采取的另一個技術壁壘措施就是ISO14000對清潔生產的要求。此外,因我國整體工業水平存在的局限性,國外通過技術壁壘問題對我國產品設置了多方面的限制,如檢驗檢疫規定、包裝與標簽要求、電子商務及環保等。可見,我國發展貿易出口受阻的非關稅第一壁壘就是技術壁壘。
2.3 技術壁壘不斷提高標準并呈現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擁有較高的技術、經濟實力雄厚的發達國家,它們具有較嚴的法規與較高的技術標準水平,特別是要求較高的產品環境標準,這使得我國產品出口望其項背。比如歐盟不但對技術標準與法規有統一的要求,并且各國自身還有嚴格標準,它們在進口產品時可根據自身需求任意選擇對己有利標準。就整體而言,產品要想打入歐盟市場就需至少滿足以下條件其中之一:其一,滿足歐洲標準要求,得到其標準化委員會認可;其二,涉及人身安全的產品,需要得到其安全認證標志;廠商產品要打入歐盟市場, ISO9000合格證書就必須要拿到。此外,只要涉及歐盟指令的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就要明確其要求,需要滿足指令要求,經過必要的認證,這樣才可以在歐盟市場流通。我國的技術標準與法規相比發達國家明顯具有滯后性,歐盟內統一認證體系有九種,日本的認證體系有二十五種,美國的認證體系高達五十多種,我國的統一認證體系仍然尚待完善。相比國際先進標準,我國七八成的工業標準都比較落后,我國很多產品被國際市場排擠在外的根源就是產品不達標,技術不過硬。
3 面對技術壁壘挑戰我國的貿易對策
3.1 推動國民經濟整體綠色化
如今國際盛行環保浪潮,技術壁壘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就是綠色壁壘。對消費者與環境保護的重視是大勢所向,我國要想維持穩定的出口與持久發展,必須順勢而為。因此,一要確立科學發展觀,將保護環境與擴大開放這兩項政策認真貫徹,使保護環境與外貿互相促進,攜手發展;二要確立環保意識,想讓出口提升競爭力,需以推動科技進步、搞好環境質量作為重要方式,要優化出口結構就需以綠色為重要內容。伴隨消費者逐漸增強自我保護與環保意識,綠色經濟已是本世紀發展經濟的特征,國際市場上綠色消費、綠色產品已成主流。所以我國要實施綠色經濟戰略,將綠色財政與綠色金融政策配合實施,予以優惠政策鼓勵綠色產業發展成長;對綠色產業加大資金投放的力度,推動其走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與發展技術的科學發展道路。
3.2 針對技術壁壘健全預警反應機制
技術壁壘健全預警反應機制就要對各國技術壁壘措施進行跟蹤,收集它的實施狀況與發展趨勢等相關信息,形成完整的、動態的信息數據庫;對國外技術壁壘現狀要認真研究,為企業打破技術壁壘提供可行性方案。最主要是對我國的貿易伙伴國與發達國家的標準結構、技術標準與法規、技術政策等進行研究,針對技術性措施新動向要及時向全球發布預警信息,給企業開展咨詢服務,使我國產品出口滿足進口國與國際標準要求,以防掉入技術壁壘陷阱。這樣我國企業一旦遇到技術壁壘,就能對標準數據庫進行及時調整,獲得詳細指導信息,企業和政府參考相關的數據庫做出反應。
3.3 重視國際認證,與權威認證機構建立互認機制
因認證對產品展開管理、評價的依據是國際慣例,尤其進行的認證是按照國際認證制度,得到關稅與國際貿易機構的認可,它是簽訂貿易合同、接受貨物的一個重要條件。這就要求我國對ISO等國際標準認證進行大力推廣與深入廣泛宣傳,使生產企業逐步擴大認證覆蓋度,讓我國更多產品在國際市場獲得通行證。這要求我國重視與權威認證機構加強合作交流,簽署雙方認證的協議,達到互認的目標。相關認證產品要滿足進口國需要,嚴格依據認證標準與認證協議要求進行檢驗檢疫,輔助企業構建質量保證體系,以便使貿易摩擦減少。我國要與權威認證機構積極建立互認機制,認證的互相承認能夠讓企業節約產品重復認證的不必要花費。根據國際標準要求,強化管理與考核實驗室與認證機構,使國際信譽與認證水準得到提高,讓我國更多的實驗室與認證機構得到國外認可,尤其是權威機構的授權、認可,給企業創造獲得國際認證的優良條件。
4 結論
綜上所述,伴隨實施的低關稅率,部分國家為了限制進口國外產品就開始實施技術壁壘措施,并且大有擴張之勢。我國企業出口受技術壁壘的負面影響偏多,嚴重阻礙出口產品,這就需要推動國民經濟整體綠色化、針對技術壁壘健全預警反應機制、重視國際認證,與權威認證機構建立互認機制,以便順利發展出口貿易。
參考文獻
[1] 王艷林 《法律與貿易壁壘》[M]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
[2] 譚林 淺析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 [J] 西安金融 2006(02)
[3] 范靜波,張琦恩,劉為 貿易技術壁壘協議與我國標準化法律的完善 [J] 大眾標準化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