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素芳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邯鄲由于國有企業比重較大,工業增加值雖然比重較高,但主要集中在資源開發,粗加工、低加工度的產業,產品附加值低,高新技術產品少,造成產業競爭力不足,效益下降。通過對新型工業化的理性認識,結合邯鄲工業發展實際,可以看到邯鄲發展新型工業化既有優勢,也有一定的發展障礙。
1 優勢分析
1.1 邯鄲工業已初步形成生產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格局
邯鄲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工業發展歷程艱難曲折。經過“一五”、“二五”和“三五”時期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全市工業已經形成以重工業為主,輕紡工業發展迅速,生產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格局。冶金、煤炭、電力、紡織、陶瓷、建材工業既是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也是全市工業的六大支柱;機械、化工醫藥、輕工食品等有一定規模;新型建材、生物制藥、環保設備、精細化工、電子信息及旅游產業、現代農業等一批新興產業正在迅速崛起。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文豐鋼鐵有限公司、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邯峰發電有限公司、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邯邢冶金礦山局、峰峰集團有限公司、邯鄲供電公司、武安市新金鋼鐵有限公司、邯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縱橫鋼鐵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實現利稅均超億元。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礦山、鋼鐵、煤炭和電力生產基地。居河北第二位的邯鄲紡織工業,是全國17個紡織基地之一;以“磁州窯”聞名于世的邯鄲陶瓷工業,是全國八大瓷區之一,主要產品有日用瓷、工業瓷、建筑瓷、美術瓷等。以上經濟資料表明,邯鄲作為老工業基地,具備了進一步發展新型工業化的基礎。
1.2 新型工業化呈現初步發展態勢
近年來,邯鄲狠抓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抓技術改選,堅持擇優扶強。提出實施了“五個再造”工程,就是再造一個新邯鋼,再造兩個峰峰集團,再造一個新興鑄管和一個邯礦集團。這“五個再造”工程,不是簡單的重復建設,而是在產品更新換代的基礎上,實現信息、科技、環境、資源循環利用。邯鋼新區開工奠基,總投資193.68億元的新區建成,邯鋼本部新區建成460萬噸鋼的精品板材生產線,在老區保留340萬噸的板材綜合生產能力,最終形成生產能力為鐵770萬噸、鋼800萬噸、材744萬噸,實現100%板材產品結構,將邯鋼發展成為專業化的精品板材生產基地、替代進口。環保方面,裝備上具備了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鐵水預處理能力比和鋼水精煉能力比均提高100%;高爐噴煤比提高到200KG,噸鋼取新水量降到4.75立方米;焦爐利用干熄技術,實現余熱回收發電;高爐頂余壓發電實現噸鐵回收電能33KWH;轉爐噸鋼回收煤氣105N立方米、蒸汽100KG等。同時廢氣和廢水排放達標率、各種爐渣和塵泥利用率都將達到100%,新邯鋼的環境質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最終實現國際水平現代化邯鋼。投資過百億的峰峰集團煤化工項目,由煤而煤化工,產業鏈每伸展一個環節,附加值將呈幾何倍數增長,而且產值的綠色太誘人,單純做煤和初加工,付出的環境成本太大,彌漫的粉塵和濃濃的黑煙其實都是和金子一樣貴重的資源,都是被放錯地方的資源,煤化工讓它們變成綠色的產值。投資41億元,組織實施邯印仿真印染后整理、棉二引進氣流紡、華玉高檔骨質瓷擴能、邯鄲制藥搬遷等技改項目,在傳統支柱產業中形成熱軋中板、球墨鑄管、力力強化瓷等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作為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取得了一定成績。實施了“數字邯鄲”工程,推進了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和市民上網“三步曲”,企業利用信息技術管理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營銷各環節推廣應用。
邯鄲高新技術開發區,瞄準國際、國內大公司,努力提高招商質量和水平,以經濟技術開發區日前被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授予“國家火炬計劃邯鄲新材料產業基地”為契機,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大項目。目前,邯鄲(香港)協力環保集團、邯鄲光導重工高技術有限公司、邯鄲克萊爾數碼光源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入區發展,初步形成了特色產業集群。
2 劣勢及障礙分析
依照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第二次產業尤其是工業作為邯鄲經濟主導產業,處于由工業初期階段向中期階段加速推進階段。目前邯鄲市處于工業化發展中期階段。但也應清醒的看到,邯鄲市仍是農業經濟比重較大的地區,工業增加值比重較高,但主要集中在資源開發,粗加工、低加工度的產業,產品附加值低,產業競爭力不足,面對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高技術產品幾乎沒有。工業化進程還落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差距較大。邯鄲的劣勢及影響未來發展的障礙主要表現在:
1、知識經濟帶來的挑戰和沖擊
知識經濟國際化的特點,將對我們的國家管理體系、政策和傳統經濟產生沖擊,導致就業機會減少、國民收入差異擴大等的負面因素,這些都遠遠超過知識經濟對發達國家的影響。那些缺乏競爭力的企業產品將出現嚴重的過剩,部分產業失去了生存空間。我們的社會組織方式還不適應新經濟時代出現的企業組織“扁平化”、整個社會網絡化的需要。在知識經濟的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知識有收益遞增效應,知識越多發展才越快,這樣后發優勢就難以取得,邯鄲作為一個全國較大市、一個內陸城市,這樣的沖擊將更加明顯。
2、產業結構層次低、地區發展不平衡
邯鄲非農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不高,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技術水平還不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等。 東西部發展不平衡,西部涉縣、武安、峰峰、磁縣、永年等5個縣,發展比較快,綜合實力比較強。而東部10縣,相對有一定差距。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對邯鄲整體實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
3、浪費資源、污染嚴重
邯鄲是資源型工業城市,鋼鐵、電力、煤炭等資源型產業一度占到經濟總量的80%。長期以來,經濟發展一直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產出的粗放型道路。這種模式引發資源瓶頸效應、環境污染、能源緊張等一系列問題。為改變這種現狀,邯鄲市按照科學發展觀安排產業格局。但就總體看在全國的位次仍比較靠后,任務還很艱巨。
4、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水平較低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突出。工業化的過程,就是降低農業勞動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過程。一方面,“三農”問題突出,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巨大,向非農產業轉移困難,農村發展嚴重滯后于城市,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保健等十分落后;另一方面,城市后水平滯后,城鄉關系不協調,城鄉分割的體制還有待于進一步改革。
5、人力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大,受教育者高中以上人口比重較低。人口與就業壓力巨大是我們選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突出難題。緩解這一壓力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任務,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6、資產質量差,經濟效益低
企業債務沉重,運營乏力,多數經營陷于困境之中。
7、企業改制不規范,產權不明晰
有的企業改制后只是換了一個名稱,產權邊界不清,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改制企業仍難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