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 王俊
摘 要:根據石化公司煉化裝置的危害性,滅火救援是賦予消防工作的重要職責。當前,火災事故和搶險救援任務伴隨著裝置的安全生產、開停工、維護檢修等一系列作業而相對繁重,能否適應該形勢下滅火救援工作需要,實現消防工作提出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目標,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滅火救援;指揮員;火災形勢
1 建立組織指揮機構,分清各級指揮員職責尤為重要
滅火救援作戰組織指揮是有專門的模式與機構的,應根據參加滅火戰斗力量的多少和火場情況確定。通常情況下,廠區滅火救援組織指揮機構有支隊、大隊、中隊、班四個層次。
責任區大隊指揮員到達火場后,應立即成立現場滅火指揮部,總指揮由到場的大隊最高的領導擔任。指揮部下設各個中隊指揮員,及作戰、供水、調度、通信和其他作戰保障人員。首先責任區大隊指揮員要履行現場的監察職責,在了解現場的情況下,要對火災單位的相關人員了解火災情況,危險部位等,并派專人組織災情偵察,指揮員要對現有情況下的火情進行分析,制定作戰方案,然后向參戰的下級指揮員部署作戰任務并負責監管,根據現場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力量部署,如果火勢較大,不能單獨完成任務時,要及時向支隊指揮中心匯報并請求支援。 待上級指揮員到達后立即向支隊指揮員匯報現場情況及已采取的相應措施,并將指揮權交予支隊最高職務領導指揮。
2 針對煉化廠區的火災形勢,如何建立高效的滅火救援組織指揮體系
廠區裝置繁多,裝置銜接緊密,火災與現場泄露等事故復雜,消防隊承擔的滅火救援任務也更加繁重。合理組織指揮是指揮員在滅火搶險救援行動中的關鍵。所以必須堅持以下幾點:
⑴抓好前期火災撲救,對重點部位加大滅火力度
火場初期階段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火災還未形成規模,火災的危害也有限,所以現場的指揮員必須掌握裝置的物料介質及危險部位,合理運用指揮權利及時有效的組織撲救,指揮員必須有大局觀意識,善于收拾殘局,針對可能出現的報警遲等情況,指揮員就必須組織有效地力量搶占具有優勢的水槍陣地,將力量部署在主要方面,控制火勢蔓延,減少火災危害,把人員傷亡、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另一種是火災開始階段已經發生爆炸,但是火情影響范圍還較小,出現這類情況,現場指揮員就要及時匯報上級,協調周邊裝置人員疏散,保證人員生命安全,快速部署增援隊伍,加大戰斗力量,及時果斷搶占先機,占領具有優勢的水槍陣地,采取各種有效的滅火方法,對以著火裝置采取最有效的壓制,以防發生二次爆炸造成周邊裝置火燒連營的情況出現。
⑵作戰思路清晰,判斷決策果斷
公司廠區火災特點是撲救復雜,危險性大,火災規模如果擴大,滅火人員力量應急需增強。大型煉化裝置逐年增多,危險性也在逐年提升,有毒有害氣體、高危物料的化工產業格局也逐漸形成,易燃易爆物質不斷增多,一旦發生火災,便會瞬間擴大,形成立體火災的局面,往往一處火災需要多個大隊增援。如何提高消防大隊指揮員的快速反應能力,在火災撲救過程中正確運用滅火戰術;如何組織到場的增援力量搞好大規模協同作戰,已成為各級指揮員臨場作戰指揮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3 加強煉化裝置火災事故學習,提高消防指揮員的組織指揮水平
⑴指揮員要注重消防業務理論的學習研究,不斷借鑒各類火災撲救的成功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豐富自己的作戰經驗。同時,要正確認識現實與未來的關系,增強超前意識;正確把握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增強戰略意識;正確處理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增強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開闊眼界,以淵博的理論知識、創新的思維能力、優秀的指揮品質,為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消防指揮人才奠定扎實的基礎。
⑵指揮員要針對發展變化的火情和災情,牢固樹立敏銳觀察、分析判斷和通曉全局的作戰意識,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對到場的各種滅火力量優化組合,實施有效的指揮。要熟知裝備技術性能,強化駕馭滅火指揮作戰的本領,不斷提高臨戰決策處置能力,做到控制全局、把握方向、快速反應、以變制變,時刻把握火災現場的主動權。
⑶指揮員要多謀善斷,合理用好每一位火場上的戰斗員。消防指揮員面對濃煙烈火的滅火救援任務,僅靠幾條戰術要則來指揮作戰是不行的,必須把理論知識與現場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不拘一格,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以謀取勝。要依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在偵察清楚火情、險情的基礎上,直接抓住火場或事故現場的主要方面,迅速做出判斷和決定。然而,檢驗判斷正確與否歸根到底在于合理用人,因為能否以智使力、揚長避短地指揮到場力量有序展開,能否充分發揮各類滅火搶險器材的戰斗效能,是指揮員對知識、謀斷的綜合運用和實施。
當前指揮員在滅火救援行動中應注意解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要把廠區裝置中搶救人命作為指揮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運用各種施救手段和裝備器材、車輛,果斷部署出動力量,突破煙火封鎖,積極搶救人命。只要能把遇險人員救出,控制住火情,不造成火勢蔓延的情況出現,就奠定了滅火救援成功的基礎。其次要把控制險情擴大作為指揮工作關注的核心問題,快速反應,認真解決。火場指揮員要對受火勢威脅的毗鄰裝置、高壓生產設備或有毒物質、易燃液體的泄漏以及建筑物的倒塌等危害情況,迅速做出準確的判斷,及時采取排爆、堵漏、防毒、疏散、阻截、撤退等措施消除危害,盡可能為滅火搶險一線人員提供安全有利的作戰環境。第三要敢于取舍,“丟卒保車”。指揮滅火救援力量正確設防,是各級指揮員到場后臨機處置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第一出動力量至為關鍵。因此,指揮員要正確把握進攻與防御的關系,既要敢于組織進攻,近戰滅火為速戰速決創造條件,更要立足于防,只有防得住,才能滅得掉。只有在力量薄弱、難以對火場實施全面進攻的情況下,采取積極的防御措施,集中力量保大局、棄小局,才能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危害。第四要把握全局,兼顧前后,指揮到場力量有序展開滅火救援行動。在滅火戰斗中,指揮員不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前方戰斗員使用部署上,而且還要合理地組織好后方的廠區裝置人員撤離、道路道路暢通等事務,并根據火場需要,適時指揮增援力量進行戰斗展開,搞好各參戰隊作戰配合,防止顧此失彼問題的發生。實踐證明,在多數火場上,只要指揮員能將兵力合理使用于火場的主要方面,把現代消防技術裝備科學地用于救人、搶險、滅火行動中,就能很快控制火場局面,扭轉初戰被動的形勢,取得滅火成功的主動權。
煉化廠區火災破壞力強、施救難度大、撲救技術要求高,各級指揮員要著眼于煉化裝置火災撲救、災害事故處置和未來滅火救援的需要,按照“煉化火災特點、掌握火災撲救所必須的消防專業技術知識、提高綜合指揮能力”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抓好模擬各類火場的組織訓練工作和重點單位要害部位的演練指揮工作,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認真研究轄區內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時的滅火措施、人員力部署、注意事項,積極開展訓練;開展復雜條件下的實員訓練和火場車輛定位、水源利用、專業救人、堵漏等項目的定向訓練,通過訓練,使戰斗員們熟悉掌握技術裝備滅火的技術,提高指揮員滅火組織指揮的能力,為提高指揮員的業務素質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
錢汝益 指揮決策與謀略 1999
李建華 滅火戰術 2004
程啟月 作戰指揮決策運籌分析 2004
丁邦宇 作戰指揮學教程 2004
期刊論文 滅火救援第一出動指揮員決策要素及應用探討 - 消防科學與技術 - 2008, 27(4)
會議論文 滅火救援指揮決策的特點和模式 2005
作者簡介
孫濤(1975-),男,山東省牟平市人, 防火安全參謀 ,本科
王俊(1976-),男,甘肅省蘭州市人,中隊長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