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等手段,對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害范圍、程度等進行合理鑒定、測算,出具鑒定意見和評估報告,為環境管理、環境司法等提供服務的活動。2015年1月1日起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第一條就明確指出”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那么如何判定環境與健康傷害就成為了必要,本文從在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的必須性及環境監測的作用及應如何更好的開展進行論述,希望能給環境監測賦予增加新的內涵。
1 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的重要意義
1.1 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是應對環境挑戰的迫切需要
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隨著我國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發達國家二三百年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已集中顯現,環境保護工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而我國法律在環境責任、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和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規定的不完善以及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機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污染者負擔原則的有效落實,與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及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很不適應。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全面追究污染者的環境責任,是切實落實污染者負擔原則、有效應對環境挑戰的迫切需要。
1.2 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
目前,在我國環境管理實踐中對私益環境損害的賠償遠不能足額到位,對公益環境損害的賠償更是很少涉及。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對環境污染損害進行定量化評估,將污染修復與生態恢復費用納入環境損害賠償范圍,科學、合理確定損害賠償數額與行政罰款數額,有助于真實體現企業生產的環境成本,強化企業環境責任,增強企業的環境風險意識,從而在根本上有利于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突出問題,改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
1.3 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是優化環境行政管理方式的有效手段
積極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必須優化環境行政管理方式。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使環境行政處罰與污染者造成的實際環境損害和獲取的收益掛鉤,有助于推動環境行政管理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深化環境責任保險、綠色信貸、生態補償等環境經濟政策體系的創新,有助于加快環境風險防范、環境應急處置等環境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1.4 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是推進環境司法深入開展的技術保障
目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環境污染損害行為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都做出了原則規定,但由于缺乏具體可操作的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和管理機制,環境污染案件在審理時仍存在許多技術難題需要解決。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研究建立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和工作機制,可以為司法機關審理環境污染案件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將有助于推動環境司法的深入開展,切實維護群眾合法環境權益,依法嚴厲懲治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2 環境監測在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做什么?
(一)環境監測指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過程一般現場調查和收集資料,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采集,樣品運輸和保存,樣品的預處理,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 環境監測的對象為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污染組分。包含化學監測,物理監測,生物監測,生態監測等。
(二)研究制定環境污染損害范圍認定與損害鑒定評估、污染修復與生態恢復、后評估與監測等方面的技術規范與標準,建設形成覆蓋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土壤污染、生態破壞等多個領域的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方法。
(三)生態損害的評估,監測工作目前還未涉及財產損害與人身損害;但各類事故或是事件對基本的環境要素的損害程度是可以進行監測與評估的,這將是做為鑒定的最主要的依據。包括:;受影響的區域范圍的確定;影響區域的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聲環境以及主要生態指標如植被密度、生物量度等的監測。還應包括污染物從污染源到受體的運動過程,確定污染物對人、生物和其他物體的影響。
(四)生態環境補償性修復方案的可行性論證,包括事前評估與事后的評價。特別是執行了相應的補償措施后,對有害污染物的變化趨勢,評價控制與修復措施的效果,判斷環境標準實施的情況和改善環境取得的進展。
3 在監測在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環境監測工作的側重點
(一)加強能力建設
(1)按國家要求建立各種監測網,如大氣污染監測網、水體污染監測網等,做好基礎性本底環境質量的監測數據累積。
(2)強化生態監測能力,將傳統監測手段與衛星監控、物聯網等技術相結合進行全方位立體監測。
(二)配套的基礎方法研究,按鑒定的要求進行基礎方法研究,以達到代表性、時效性、準確性方面的要求。
(三)符合鑒定要求的質量控制體系的研究與建立,與現行監測管理體系想結合,制訂符合鑒定要求的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
作者簡介
陸烽(1968-),男,江蘇南京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