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洲
急性胃擴張臨床診治體會探析
王亞洲
目的 探討分析急性胃擴張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 對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5例急性胃擴張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患者臨床表現, 以及診斷和治療方法。結果 急性胃擴張的臨床表現形式多樣, 典型癥狀為惡心、腹瀉、嘔吐;根據患者病史并結合腹部CT、X線診斷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可確診;本組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治療效果較好。結論 急性胃擴張結合腹部CT、X線診斷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可確診, 發現手術治療指征者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以達到治療效果, 降低患者死亡率。
急性胃擴張;診斷;治療
急性胃擴張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腸在短期內無法將大量內容物排出, 胃腸發生極度擴張導致嘔吐, 進而引發電解質紊亂、休克甚至死亡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該病多發于手術后,外傷、麻醉和暴飲暴食也可能誘發此病[1]。兒童和成年人均可發病, 一般男性多于女性[2]。急性胃擴張的病因與機械性腸梗阻、胃壁伸張變薄或者炎性水腫等有關, 發病迅速且會導致嚴重并發癥。本文通過對解放軍第九一中心醫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5例急性胃擴張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急性胃擴張的臨床表現, 以及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急性胃擴張患者35例, 其中男24例, 女11例;年齡26~72歲, 平均年齡(51.2±2.8)歲;其中18例為手術并發癥(16例為腹部手術后并發癥, 2例為腹腔內感染所致)所致的急性胃擴張, 其余17例為暴飲暴食所致;12例患者有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和為胃潰瘍病史;患者發病就診時間為10h~21d。
1.2 診斷
1.2.1 患者臨床表現 急性胃擴張的典型臨床表現為惡心、腹瀉、嘔吐和腹脹等, 嘔吐物為渾濁的咖啡色或棕綠色液體,嘔吐后癥狀減輕。大部分起病較緩慢, 隨著臨床癥狀的不斷加重, 全身的情況也會進一步惡化, 嚴重者甚至出現電解質紊亂和堿中毒等, 并表現出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和抽搐等。實驗室研究發現血液濃縮、堿中毒和低血鉀等。腹部X線平片檢查可見左腹部巨大液體平面、左膈肌抬高以及腹腔中巨大胃影。本次研究35例患者中出現脫水征17例, 休克3例,腹膜炎6例。
1.2.2 臨床診斷方法 根據患者既往病史和發病體征, 結合腹部CT、X線診斷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確診。術后患者發生急性胃擴張很容易因為癥狀不明顯而同其它術后胃腸癥狀混淆。因此, 急性胃擴張應該和急性腹膜炎、腸梗阻、腸麻痹等進行鑒別。腸梗阻和腸麻痹一般累積小腸, 患者腹中部的腹脹最明顯, 胃內不會存在大量積液和氣體, 抽空內容物對患者的治療沒有什么幫助。腸梗阻患者多伴有陣發性腹部絞痛, X線檢查可見階梯狀氣液平面。患者肚臍右偏上方出現的局限性包塊, 外部隆起且觸之有輕微壓痛, 稱為“巨胃竇癥”。巨胃竇癥是鑒別急性胃擴張的典型指證。
1.3 治療 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常規性禁食、糾正電解質紊亂、胃腸減壓、注射抗生素、循環血容量等。如果患者胃部大量內容物不能被及時吸出, 則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并發癥患者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 部分胃功能長期無法恢復正常、進食滯留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如果發病原因為十二指腸等部位的機械性腸梗阻患者必須采用手術治療。手術堅持簡單、有效的原則, 先切開患者胃壁, 清除患者胃內的大量內容物,然后縫合胃壁。手術后進行持續性的胃腸減壓。
2.1 診斷結果 35例患者均插入了胃腸減壓管, 抽出液體3100~4200 ml。其中19例患者出現典型的“巨胃竇癥”體征。實驗室檢查中35例患者均發現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升高,其中27例中性粒細胞和白細胞的數量升高, 其它幾例正常。所有患者行X線平片檢查均可見巨大胃影, 其中12例可見巨大胃泡, 18例胃影下達盆腔。綜合腹部CT、X線診斷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35例患者均確診為急性胃擴張。
2.2 治療結果 本組35例患者均治療痊愈出院, 治療效果滿意。
急性胃擴張發病時, 胃腸會發生極度擴張導致嘔吐, 進而引發電解質紊亂、循環系統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的。該病多發于手術后, 外傷、麻醉和暴飲暴食也可能誘發此病。一般發病時病情危急且病死率高[3]。急性胃擴張的病因與機械性腸梗阻、胃壁過度伸張變薄或者炎性水腫等有關, 還有一些病因不明[4]。該病發病迅速并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 只有及早治療才能控制病情并減少各種并發癥,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臨床上如果出現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都應該考慮急性胃擴張的可能, 避免因誤診和漏診導致的嚴重后果。類似癥狀應該及時進行實驗室和腹部CT、X線檢查, 同時注意和腸梗阻、腸麻痹等進行鑒別。急性胃擴張的典型癥狀為“巨胃竇癥”體征, 嘔吐典型癥狀為溢出樣[5]。本組35例患者均在治療前確診為急性胃擴張, 通過綜合治療后均痊愈出院, 治療效果滿意。對于出現手術治療指征的患者, 應該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以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如果進行胃腸減壓癥狀無緩解或出現腹膜炎等體征應該立即進行外科手術, 以幫助患者恢復胃腸功能, 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 急性胃擴張結合腹部CT、X線診斷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可確診, 發現手術治療指征者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 以達到治療效果, 降低患者死亡率。
[1] 孟寶親.嬰兒急性胃擴張的護理.護理學雜志, 2010,21(6):71-72.
[2] 朱艷萍. 1例內鏡下食管曲張靜脈硬化注射術后并發急性胃擴張病人的護理.護理研究, 2011,18(9):53-54.
[3] 賈春林.中老年胃大部切除術后急性胃擴張的診斷及治療.吉林醫學, 2010,31(10):102-103.
[4] 鄒文濤.急性胃擴張16例臨床回顧分析.航空航天醫藥, 2010, 21(11):87-88.
[5] 蘇富萍.腹部外科手術后急性胃擴張的護理.基層醫學論壇, 2010, 12(27):66-67.
454003 解放軍第九一中心醫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