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晨
(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鄭州 450042)
為了使煤礦企業經營行為得到保障, 實現企業的科學發展,企業管理者應轉變重生產、輕政工的觀念,將政工隊伍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加強和改進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競爭力的提升、經濟的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
新時期環境下,在煤礦企業的發展建設中,政工工作的開展不僅有助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有利于提高職工綜合素質水平,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能保證企業管控活動的順利進行, 這對于企業的生產、 經營有著長期的良性影響。 所以,企業必須將政工隊伍建設放在企業總體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人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只有充分發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重視職工的作用,強化職工的綜合素養,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和服務思想,才能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 特別是對于存在眾多特殊要素的煤炭行業來說, 更應該做好職工的組織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各項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才能正確解決職工工作期間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最終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其次,在技術支撐下和國民經濟工業煤炭需求的推動下,煤礦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并不斷促進著相關企業的發展。 而煤炭企業發展的前提是高效的管控活動,只有開展政工活動,帶動組織創建,完善煤礦企業的思想文化建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生產活動和管控活動的高效開展才能得到保障。
在煤礦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長期存在的, 對企業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它要求職工不能存在錯誤思想。 這就需要企業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加強政工隊伍建設,通過企業上下的通力協作,確保企業健康成長。 新形勢下,煤礦企業的工作對象和工作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 經營成本不斷增加,安全管理難度加大,加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企業發展需求。 這迫切需要煤礦企業對政工工作內容、工作形式、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進行創新,努力跳出原有單一形式,使企業政工工作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進而實現企業發展與政工工作的密切結合,以滿足新時期對煤礦企業發展的新要求。
領導干部在煤礦企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參謀作用,所以,要做好企業政工工作,首先就要加強政工干部的思想教育。組織學習黨的先進思想和先進策略, 完善其思想素質和理論素質,提高其分析、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復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作用。 同時,作為煤礦企業的政工干部,在工作中要端正態度,善于聽取別人意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 將關注政工人員的切實利益始終作為自身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在生活上多體貼職工,在工作上給予他們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 努力為政工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并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 這樣才能調動廣大政工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使其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為新時期環境下煤礦企業的政工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基于此,在政工隊伍建設中,企業應加強業務培訓力度, 為政工人員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比如可有計劃、分批次地安排企業政工人員到別的企業參觀學習,使他們不斷汲取新知識、新經驗,并始終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為打造一個專業技能強、業務水平高、綜合素質好的政工隊伍奠定堅實基礎。 當然,除了企業培訓外,政工人員也應加強自身學習,主動了解新知識、新技能,積極學習與企業管理、計算機操作、安全生產管理等相關的知識,增進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識積累,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更加符合時代發展要求, 力爭在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帶頭作用。
新形勢下,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不斷發展。 煤礦企業要加強政工隊伍建設, 就應將科學發展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政工工作中, 切實聯系新時期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新需求。 在人們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以及企業工作內容、工作形式等不斷變化的情況下, 切實把握企業發展目標和政工隊伍的未來建設方向,加強制度創新,創建良好的、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 將制度的落實與政工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工作聯系起來,促進企業政工工作的高效執行,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此外,煤礦企業政工隊伍的管理需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這就要求企業強化機制建設,建立健全企業績效考核機制,深化改進政工人事制度,創建政工人員選拔的工作機制,推行基于重大事項的報告制度,以便明確崗位職責,科學評價政工人員的工作情況, 使優秀政工人員的作用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得以充分發揮,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總之,面對新時期環境帶來的各種挑戰,煤礦企業應正確認識政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深刻認識到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探索創新,重視制度改革和機制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具有專業水平、專業素質的政工隊伍,使企業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變革要求,促進企業長久穩定發展。
[1]張麗萍.新時期煤礦企業政工隊伍思想建設的重要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5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