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艷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云南 昆明 650600)
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陶冬艷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云南 昆明 650600)
目的 了解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有效促進護生自我導向學習提供依據。方法 隨機抽取1~5年級276名護生為研究對象,應用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對其進行調查。結果 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平均得分為(233.55±30.72)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人際關系技能、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評價、學習行為。五年級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高于其他年級(P<0.05)。獲取知識途徑和平均每天自學時間是學習意識的顯著影響因素(P<0.01),年級和去圖書館頻率是學習行為的顯著影響因素(P<0.01),小組學習是學習策略和人際關系技能的顯著影響因素(P<0.01)。結論 本科護生具有較強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但個別方面仍需提高。護理教育者可根據自我導向學習的相關影響因素,通過培養學習策略、激發學習動機、重視時間管理等途徑提高本科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護理教育
隨著終身學習理念被人們廣泛接受,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SDL)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領域。自我導向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不論有無外力幫助下,主動判斷學習需求、形成學習目標、評估可利用的資源、選擇并執行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評價學習效果[1]。培養和提高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具有現實意義。目前,國外不少護理院校已將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之一,以培養能適應護理學科發展和醫療保健體系變化的護理人才。本研究旨在通過橫斷面調查,了解天津市某高校本科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有效促進護生自我導向學習提供參考和依據。
1.1 研究對象
1.1.1 樣本來源 以天津市某高校1~5年級798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年級187名、二年級155名、三年級158名、四年級162名、五年級136名。
1.1.2 樣本量估算 根據已知總體樣本量的樣本抽樣公式進行估算[2],N為總體樣本量,P通常設為0.50,α設定為0.05,k為1.96。計算所得樣本量為260人,但考慮到有效性問題,增加20人,所以本研究樣本量定為280人。
1.1.3 抽樣方法 以年級為分層變量,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經學院辦公室同意,獲取全院學生名單,以年級為單位對所有學生進行編號,通過Excel表獲得隨機數字,分別從各年級中隨機抽取所需樣本。其中一年級66名,二年級54名,三年級55名,四年級57名,五年級48名。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問卷分兩部分:(1)一般資料,包括年級、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報考動機、小組學習參與度、獲取知識途徑、平均每天自學時間、去圖書館頻率及對本校教學設施的態度。(2)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SRSSDL)[3]:由Williamson教授研制,為自評量表,包括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評價和人際關系技能5個維度,共6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進行評分。量表總分范圍為60~30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導向學習等級越高。中文版SRSSDL由沈王琴翻譯引入,經檢測其信度和效度良好,內容效度為0.963,Cronbach's α系數為0.966,重測信度為0.855,可以應用于我國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評估[4]。
1.2.2 調查方法 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集中填寫,發放問卷前說明調查目的及注意事項。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當場回收并進行檢查,如有遺漏及時指出并補填。錄入前對問卷進行編碼、檢查。共發放問卷280份,收回有效問卷276份,有效回收率98.57%。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e3.1軟件對問卷進行雙錄入,邏輯糾錯及核對,確認數據無誤。使用Excel和SPSS 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學處理。
2.1 一般資料
276名本科護生中,男2名(0.72%),女274名(99.28%);一年級65名(23.55%),二年級53名(19.20%),三年級54名(19.57%),四年級57名(20.65%),五年級47名(17.03%);獨生子女88名(31.88%),非獨生子女188名(68.12%);報考動機:自愿選擇99名(35.87%),父母選擇45名(16.30%),老師選擇7名(2.54%),專業調劑125名(45.29%);小組學習參與度:從不參加9名(3.26%),偶爾參加171名(61.96%),經常參加96名(34.78%);獲取知識途徑:書本208名(75.36%),期刊17名(6.16%),數據庫9名(3.26%),網絡42名(15.22%);平均每天自學時間:0~1小時82名(29.71%),2~3小時167名(60.51%),>3小時27名(9.78%);去圖書館的頻率:一周2~3次90名(32.61%),一月2~3次90名(32.61%),基本不去96名(34.78%);對教學設施的態度:滿意162名(58.70%),不滿意78名(28.26%),無所謂36名(13.04%)。
2.2 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得分情況
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最低147分、最高300分,平均(233.55±30.72)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人際關系技能(48.52±6.58)分、學習意識(47.34±6.58)分、學習策略(46.87±7.02)分、學習評價(46.47±7.20)分、學習行為(44.33±7.70)分。其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個條目排序見表1。
表1 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個條目排序(±s,分)
表1 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個條目排序(±s,分)
條目所屬維度 得分得分最高的5個條目在長時間的學習后我會適當休息我認為加強各學科聯系,有利于相互學習,營造和諧氛圍我想學習除我身處的文化以外的常見文化習俗和語言我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我能夠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得分最低的5個條目我樂于探索所學課程目標以外的新知識我能對新想法、信息和其他的一些學習經驗進行分析、評判性反思我能與時俱進地獲取各種學習資源我預習并復習我會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提出相關問題學習意識人際關系技能人際關系技能人際關系技能學習意識4.33±0.70 4.25±0.74 4.22±0.87 4.21±0.71 4.17±0.75學習行為學習行為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行為3.58±0.96 3.52±0.98 3.47±0.99 3.28±1.01 3.27±1.02
2.3 護生自我導向學習影響因素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不同年級、小組學習參與度、獲取知識途徑、平均每天自學時間、去圖書館頻率和對本校教學設施的態度在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中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P<0.05),是否獨生子女和報考動機得分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不同影響因素的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得分比較(±s,分)
注:*表示方差不齊,兩兩比較采用Games Howell法;**表示方差齊,兩兩比較采用LSD法
影響因素 男F值P值年級20.996**0.000小組學習參與度14.822**0.000獲取知識途徑10.365**0.000平均每天自學時間3.044**0.018去圖書館頻率5.316** 0.005對教學設施的態度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從不偶爾經常書本期刊數據庫網絡0~1小時2~3小時>3小時一周2~3次一月2~3次基本不去滿意不滿意無所謂總分231.62±28.63 224.11±36.62 225.46±27.74 225.53±22.31 265.91±12.54 204.78±27.87 228.42±30.46 245.40±27.17 228.14±30.14 256.76±23.57 257.00±20.99 245.93±28.13 231.43±31.93 243.78±30.04 251.00±22.82 240.58±29.23 234.40±31.05 226.18±30.43 237.19±29.40 222.88±29.12 240.31±34.80 7.003** 0.001
進一步比較發現,五年級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高于其他年級(P<0.05);經常參加小組學習的護生得分高于從不和偶爾參加小組學習的護生(P<0.05),且偶爾參加小組學習的護生得分高于從不參加小組學習的護生。通過期刊、數據庫和網絡獲取知識、平均每天自學時間大于3小時、一周去圖書館2~3次、對本校教學設施滿意或無所謂的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較高(P<0.05)。
2.4 護生自我導向學習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以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及其5個維度作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具有顯著性差異的6個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進入和剔除回歸方程的α分別為0.05和0.10。結果顯示,年級是自我導向學習的顯著影響因素(P<0.01),獲取知識途徑和每天自學時間是學習意識的顯著影響因素(P<0.01),年級和去圖書館頻率是學習行為的顯著影響因素(P<0.01),小組學習參與度是學習策略和人際關系技能的顯著影響因素(P<0.01),見表3。
表3 護生自我導向學習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n=276)
3.1 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
本研究顯示,本科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為(233.55±30.72)分,稍高于沈王琴等[5]的結果,說明該校本科護生具有較強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5個維度中,人際關系技能得分最高,表明護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與他人的溝通交流,樂于分享新知識,并且能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學習意識得分排第二,與沈王琴等[5]調查結果一致,說明本科護生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和責任感;但學習評價得分較低,有56.90%的護生能找到新的學習挑戰,60.10%的護生能監控自己的學習進程;學習行為得分最低,僅有33.70%的護生表示會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提出相關問題,36.60%的護生預習并復習。此外,還存在較少使用概念圖、很少進行評判性反思等問題。
3.2 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方差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級是自我導向學習的主要影響因素(P<0.01),五年級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顯著高于其他年級。這是因為,一方面,五年級護生對護理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興趣逐漸提高,學習主動性也相對較好。另一方面,由于五年級護生在臨床實習、畢業考試、家庭和就業的壓力下,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所以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王平等[6]對護理大專一、二年級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并未隨著年級升高而提高,這或許提示專科護生和本科護生在自我導向學習能力上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經常參加小組學習的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總分高于從不和偶爾參加小組學習的護生,提示小組學習是提高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護理教學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間的交流,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7]。研究結果也顯示出,每天自學時間大于3小時的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得分較高(P<0.05),提示應提高護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其自控能力。
3.3 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
3.3.1 培養學習策略 本次調查中,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得分中等,護生較多使用重復、記筆記等低層次學習策略。因此,護理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護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指導護生采取更有效的學習策略,如設置學習目標,有效利用期刊、數據庫和網絡資源,進行自我反思,參加小組討論等,幫助護生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從而提高其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3.3.2 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的內驅力。可采取以下措施激發護生的學習動機:一是選擇趣味性強的教學材料,從“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向“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二是通過PBL[8,9]、構建概念圖、教學反饋[10]和小組學習[7]充分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三是采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學[11]、契約學習[12]等方法,以及早期接觸臨床,從多方面激發和強化護生的學習動機。
3.3.3 重視時間管理 學習時間是影響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學習時間的長短,直接反映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高低。因此,注重延長護生自我導向學習時間,對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0]。
3.3.4 提高護生自我監控和評估能力 研究顯示,只有60.10%的護生能監控自己的學習進程,68.00%的護生會在教師反饋前進行自我評估,說明護生自我監控和評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護理教育中,指導護生用自我記錄、自我提問[13]和寫反思日記等方法進行科學的自我監控;通過設定自我評價量表來評價目前的學習能力,明確已掌握的知識和薄弱環節,從而確立學習目標。鼓勵護生學習成功后自我獎勵,失敗后調整學習方式,克服驕傲或自卑心理,提高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能力。
3.3.5 關注護生學習行為 本次調查中,自我導向學習行為得分最低,提示護理教育者應關注護生良好學習行為的養成。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協助其樹立正確的專業態度,啟發評判性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護生也應主動承擔學習責任,提高學習自覺性,完成學習任務。
本次研究顯示,雖然本科護生具有較強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但個別方面仍需提高。可通過培養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學習動機、重視時間管理等途徑提高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使護生獲得最佳發展。由于研究時間和條件限制,本研究僅選取天津市某高校本科護生為研究對象,樣本來源相對單一,限制了研究結果的代表性及結論的外延性。后續研究將擴大研究樣本量及樣本來源,并設計結構式或半結構式訪談,深層次地探討產生負性態度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促進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提高。
[1]Long H B,Guglielmino L M,Hiemstra R.Self-direction in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Int J Self-directed Learning,2004(1):1-17.
[2]吳明隆.問卷統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3]Williamson S N.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J].Nurse Researcher,2007,14(2):66-83.
[4]沈王琴,胡雁.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信度與效度[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211-1213.
[5]沈王琴,胡雁,史亞琴,等.護理專業本科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32-135.
[6]王平,王勤,吳俊.護生自導學習技能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19(13):20-22.
[7]繩宇,趙雁,張欣.在護理技能教學中實施小組學習方法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7):531-533.
[8]Bidokht M H,Assareh A.Life-long learner through problem-based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1(3):1446-1453.
[9]付雪連,翟惠敏,王惠珍.國內護理專業績PBL教學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58-61.
[10]Regan J A.Motivating students towards self-directed learning[J].Nurse Education Today,2003,23(8):593-599.
[11]梁園園,江智霞,柏曉玲.重癥醫學專科護士培訓班學員對情景體驗式教學的評價[J].護理學報,2011,18(5A):1-3.
[12]王平,蘇小茵,張俊娥,等.契約學習及其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609-612.
[13]Wu J L.Linking assessment questions to a research article to stimulat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develop high-order cognitive skills in an undergraduate module of molecular genetics[J].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09(8):283-290.
G526.5
A
1671-1246(2014)17-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