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芹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太原 030009)
高職學生對老師依賴性強,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普遍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等現象。這些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人的英語基礎較差。筆者在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2011屆87名學生中做過調查,他們的高考英語成績及格率為3%,均分為45分。在與學生談話及課堂實踐中發現,學生的語音、詞匯、語法等英語知識體系千瘡百孔。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應付課堂英語學習,課外時間基本不再過目英語。日常的作業完成僅限于機械地抄寫,沒有實質性的輸入與輸出。能夠堅持做早讀,聽英語磁帶、英語廣播、用英語交流、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寥寥無幾。有一部分學生對英語絲毫沒興趣,上課不帶書的情形時有發生。即便想考本科的學生,也缺乏腳踏實地的恒心和毅力。
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差,不可進行“一刀切”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分班,制訂不同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選用不同的教材,進行分級教學。近年來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公共英語、專業英語教學方面都做了諸多改革,并對分級教學進行了嘗試。實踐證明分級教學效果明顯,學生能學有所得,可以推廣。但是,實施分級教學后,在師資力量等方面都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職英語教師首先要樹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新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英語知識,還要深入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適應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各種培訓、學習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同時學校要引進既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實踐能力的企業人才來充實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要根據院校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專業需求,以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接受能力為出發點,由易到難,將英語知識與技能和專業知識與技能相融合,編寫校本教材。教材內容應呈現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各個環節或使工作情景在學習情景中得到高度凸顯和全面體現。教材要有實用性、科學性、針對性和真實性。“真正做到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2]。
改變過去非交際、純分析、注入式教學方法,運用交際法、聽說法、視聽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高水平課件。創造情景教學,使教師和學生進行多邊互動。充分利用實訓基地,做到課內外、校內外學習有效結合。使每一單元知識都能講授、示范、訓練同步進行,突出現場示范性,增強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從學生的職業需求出發,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那些學習方法不符合認知規律或語言習得規律的學生,教師應及時加以引導和糾正,達到促進其有效學習的目的。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積累詞匯,模仿詞語搭配,熟記句型和句法。多聽、多說、朗讀、背誦有趣且簡單的英語材料,幫助學生糾正語音、語調,練習口語;要根據說話者的語氣、語流、語調判斷他們的意思和意圖;閱讀時,根據上下文推斷、利用同義詞、反義詞推測詞義;利用構詞法辯識生詞。掌握文化背景知識和百科知識,提高理解水平,具有分析/推理/預測未知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寫日記等方法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教給學生還原法、排除法,推導法、假設法等解題技巧。
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英語活動,設立英語角、舉辦英語美文朗誦、英文導游詞講解比賽、英語詞匯大賽,英語征文比賽、英語歌曲演唱、英語劇表演、外教講座等活動,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為學生提供英語交際、交流的舞臺,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興趣、享受快樂、體驗成功。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評估目的在于激勵和促進教學,不在于選擇和判斷[3]。多元化教學評估理論從英語應用語言學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國際職教職業能力理論等方面說明:要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各種評估方法、手段,從不同內容、形式、時段對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完整地進行判斷和評價[4]。評價人員應該由教師、學生、企業等參與實施才較全面。
有句英語諺語,“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是說教師水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因素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但終究還需要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勤學好問,才能提高英語水平。因此,學生學習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其學習的主動性。
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說明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還未形成一個整體,還未轉化為運用語言及語言交際的能力。英語學習需要付出繁重的腦力勞動,只有靠自己頑強的意志,不斷地努力,克服種種困難,才能取得優良的成績。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是他們已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基本能聽得懂,寫得對,說得出的時候。這要求學生首先按照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等環節腳踏實地地學習。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主要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上課是學生理解、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認知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動接受老師授課,積極思考,力爭把當堂課的學習內容當堂消化,準確地完成作業。要善于做筆記,加深理解和記憶老師講解的內容,糾正自己的錯誤。此外,在上課過程中要積極提問或將問題記下來,課后解決。課后及時復習能鞏固新知識并總結規律,系統地掌握新知識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學英語不僅要積極動腦思維,還要動眼、動耳、動口、動手,總結語言規律,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總結記憶方法。以勤奮刻苦的態度克服困難,把書本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高職學生學好英語的困難因素很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實際水平出發[5],利用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條件和環境,并且通過學生自身艱苦的努力學習,把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落在實處。
[1] 教育部高教司.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國務院.國發〔2014〕19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Z].2014.
[3] 趙明仁,王嘉毅.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評價[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10):41-44.
[4] 徐小貞.中國高等英語專業教育理論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5] 唐本賽.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須基于學生的實際水平[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