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真,湯先釗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及其功能缺陷所致的代謝性疾病[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患者正不斷增多,已成為繼心血管疾病、腫瘤之后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患者由于缺乏糖尿病知識,自控能力薄弱,其生理和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都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加強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012年02月—2013年02月筆者所在科收治2型糖尿病15例,現將臨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5例。男8例,女7例;年齡35~77歲。病程1~25年。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
1.2 治療方法 短效胰島素治療每天劑量分4次,分別于早、中、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睡前再注射1次,在病情控制后睡前1次可取消。中效加短效治療分早晚2次注射,早餐前用總量的2/3,晚餐前用總量的1/3。注射胰島素時選擇臂前外側、大腿前部、腰部、臀部,每針間隔至少1 cm。有計劃輪換部位,避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長短效胰島素混合使用時,先抽吸短效胰島素,再抽吸長效胰島素,以免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混入普通胰島素瓶內發生反應。在治療過程中,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
1.3 結果 根據文獻[2]診治標準,15例經過治療和護理,顯效9例,有效5例,療效不明顯1例。總有效率為93.33%。
2.1 心理護理 2型糖尿病是常見病,但也是終身性疾病,病程漫長,需要終生用藥。患者容易失去耐心,產生悲觀、焦慮、憂郁等心理。護士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以熱情的語言、積極的態度感染患者,以良好的文化素養、嫻熟的技能獲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告訴患者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癥,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狀態,配合飲食、適當的體育鍛煉及藥物治療等綜合措施,可以糾正代謝紊亂和消除糖尿病癥狀,并對預防糖尿病性慢性病變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效果。要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2型糖尿病的主要表現及處理方法,使他們了解2型糖尿病的有關知識,自覺克服緊張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血糖監測 對患者進行多個時間點的血糖監測,對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和預防慢性并發癥有著重要意義。2型糖尿病患者剛入院時,測血糖7次/d,即3餐前后2 h及睡前。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測血糖3次/d;停止胰島素治療后可測 4 次 /d,餐前、餐后 2 h,1 周測血糖 1 次 /1~2 d。如遇有感染、加減藥物等情況,或患者血糖波動較大,測量血糖的次數應適量增多。
2.3 預防并發癥 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如足病、腎病、眼病、腦病、心臟病、皮膚病、性病等,多由于感染所致。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感染[3]。在注射胰島素及葡萄糖等藥物時,局部皮膚要嚴格消毒,以防感染。要經常巡視病房,及時發現低血糖的早期癥狀。如發現低血糖癥狀時,應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靜。能進食者可食用糖類食物,不能進食者給予50%葡萄糖20~40 ml靜脈注射,待患者清醒后再讓其進食,以防止再次昏迷[4]。
2.4 飲食護理 護士應向患者屬詳細講解糖尿病飲食治療的目的及要求,讓患者及家屬明白飲食治療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根本措施,密切配合醫師和護士,遵守醫囑,采取少量多餐的飲食原則,每天需要的總熱量要根據體質量、身高及運動強度進行計算,制訂每餐的食量,保持食物量與藥量的平衡,從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注射胰島素后要注意按時進餐,并且根據患者并發癥情況,制訂不同種類的飲食[4]。
2.5 運動護理 運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尤其對2型糖尿病治療效果明顯[3]。通過運動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謝的作用,增加肌肉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一般選擇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耐力運動,如慢跑、跳舞、騎自行車或登山等。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血糖情況,制訂運動項目、強度、時間及頻度,不能盲目追求運動強度、時間及頻度,否則會引起低血糖反應。一般而言,運動強度達到50%最大攝氧量時,可有效改善代謝和心血管功能,運動時間可自10min開始,逐漸延長至30~40 min,每周運動3次或4次為宜,如果運動間歇超過3~4 d,則運動治療難以產生效果,運動鍛煉應持之以恒,不應間斷。
2.6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適當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合理安排生活和休息,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加強個人衛生,避免外傷感染等。按時服藥,定時自測血糖、尿糖,提高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
總之,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4]。一旦控制不好會引發并發癥,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病變,且無法治愈。但如治療合理,護理得當,加之患者能主動參與對糖尿病的控制,能有效地促進血糖平衡,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Suppl 1):S11-S61.
[2] 葉任高.內科學[M].第 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8.
[3]王志慧,楊小潔,樊 飛,等.胰島素泵在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4):39-40.
[4]初玉梅.應用海創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