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萌 黃 磊
(內黃縣公路管理局,河南 安陽 456300)
公路經過長時間的通行之后,其路基沉降已基本形成,路基加寬區域由于新舊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造成出現以縱向裂縫為主要的裂縫,進一步對公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所以,在公路路基加寬施工時,應進一步對設計及施工質量優化,從而促使均勻沉降現象發生,提升公路的整體質量。
作為公路的基礎,路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路基加寬處理的設計中,填方段新老路基之間的銜接以及不均勻沉降等病害的有效處理是設計中最為關鍵的問題。
(1)加寬處理后,新老路基存在不同的壓縮固結時間。由于填筑材料自身重量、車輛以及路面長期荷載所造成的影響,促使老路基得到過早壓實,而新路基要想實現充分壓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2)由于填料和基底具有顯著的不均勻性特點,即使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控制,也會有明顯的新老路基不均勻變形產生,導致不均勻沉降和不均勻凍脹等病害出現。其次,通常情況下,加寬施工中的填筑材料無法與老路基的施工材料保持一致,因此,對路基整體變形的影響進行確定時存在一定的難度。
(3)新路基結合面受到老路基邊坡擾動以及臺階開挖等施工工序的影響,導致結合面土體的結合狀況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1)在清表結束后,應充分對原地面進行碾壓,確保壓實度與規范要求相符。
(2)運用質量較好的材料進行填筑,采用分層填筑、碾壓的方式,進一步將壓實效果顯著提升。
(3)不僅要對新老路基結合處進行有效清表并挖筑臺階,還應對土工格柵進行設置,促使連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中分帶對隔水層進行設置,避免人工澆水及雨水向土基內進入,導致病害問題的發生。
按照公路沿線及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采用單邊加寬的方式對加寬側存在較深路段的邊溝進行處理,適當對中心著陸地一側進行平移,取消原有兩邊加寬需進行溝渠改移或填方較多的施工方案,促使原防護及改溝中產生的資金成本得到有效節省,進一步將工程的可操作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當公路沿線有較多村鎮存在時,由于公路設置已形成街道化狀態,導致線形設計受到嚴重制約,促使大量拆遷問題發生。根據地段的不同,所采用的標準斷面的設計方案也不同,在對施工功能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對建設規模進行嚴格控制,滿足村鎮生活需要。
在對原有路基進行加寬時,首先需要對原有路基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其出現的路基病害進行治理。應對原有路基的填筑材料、使用及損壞的現象進行了解,對病害的類型、規模、狀態及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施工前或者施工期間對不同類型的病害進行相應的處理。在施工之前還應對土進行液塑限試驗及擊實試驗。采用擊實試驗能夠有效地確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能夠有效地提供依據供以路基施工監測壓實度進行參考。通過對土的液塑限試驗得到路基調料的塑性指數,從而確定土壤成分能否滿足路基施工要求。
舊路兩側的構成主要是排水邊溝及碎落臺,當排水邊溝經過長期的雨水侵蝕以后,其邊溝底部會逐漸變軟。碎落臺由于日常的綠化,導致其底部大多為腐質土。當地基出現以上所述的情況時,應對其進行徹底的清除,對地下水相對豐富的位置,應鋪設透水性材料來進行改善。其基底的壓實度大多高于規范要求壓實度的1%~2%;有效減少地基沉降現象發生,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材料來對路基進行填筑,不僅能夠降低地基沉降現象發生,還能有效地節省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確?;椎某休d力能夠滿足其需求,避免新舊路面出現剪切變形。
通常情況下,由于原油路基的邊坡坡率為1∶1.5,必須將原有邊坡挖至臺階狀,其臺階的采用能夠促使新舊路基交錯結合,是新舊路面銜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施工中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要求其臺階的寬度必須滿足攤鋪機壓實設備的適應要求,方便日后的機械施工,其臺階寬度一般不得小于2.0m,如果環境因素對其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可對其臺階適度減小,寬度不得小于1m,并將其臺階構建成2%~4%的內傾式斜坡。由于原油路面路基邊坡部分在填土過程中往往忽視了施工過程,從而導致其填土的壓實度不能滿足實際的設計要求。
由于填筑材料經過自重、 路面及車輛荷載的相互作用,導致原有路基已被進一步壓實,而新路基填料在經過嚴格的壓實以后仍會在日后出現變形現象發生。所以,填筑材料的選用在一定程度上對路基的沉降造成相應的影響。在選擇填筑材料時,應采用與原有路堤相同或透水性能較好的材料來進行填筑,要求相關單位應將工程造價與施工作業問題相結合,采用沉降量相對較小的碎石土或石渣等材料進行填筑,有效地對材料的液塑限、承載比及擊實試驗等進行掌控。
路面的排水主要指的是將路面范圍內存積的降水迅速排出,能夠有效地避免水分下滲進入路面結構,減少對路基邊坡的沖刷。在進行施工時應對其進行集中排水,在硬路肩的外側設置攔水帶,采用水泥混凝土預制塊或者現澆水泥混凝土材料。使其與硬路肩路面形成一個三角形集水槽,在每隔20m~50m 的位置設立一個泄水口,使其與路基邊坡的急流槽相互銜接,從而將雨水通過泄水口排至坡腳的排水溝內。對于超高路段的排水,應在中央分隔帶,采用圓形開口排水溝及雨水井來對雨水進行排除。
由于土工格柵自身具備抗拉強度高、伸長率低且不易變形等優勢,其設置能夠進一步地與土質相接,極大地增加土體間的摩擦力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土體的側向位移,將土工格柵與粗顆粒填料的相互結合,能夠進一步起到鑲嵌的作用,極大限度地提升了新加寬路基的承載力度及穩定性。在對加寬路段進行鋪設時,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新舊路基的相互結合,能夠增強其自身的鑲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加寬路基的承載力度及穩定性能。在對加寬路段進行鋪設時,能夠有效地提升新舊路基的相互結合,使其結合部的抗剪性能得到增加,避免由于新路基的沉降而造成對原有路基的破壞,進一步提升新舊路基的沉降效果。
路基的沉降主要關系到其自身的壓實度,對其路基進行一定程度的沖擊作用,確保其能夠相互結合,從而構成一個緊密的主體,促使路基的主體與地基的沉降現象都發揮到最小,一定程度上減小了路基的沉降作用,避免造成新舊路基結合部縱向裂縫的出現。所以,選擇沖擊碾壓的方式對路基進行補強。沖擊碾壓能夠有效地提升加寬路基的壓實度,確保新舊路基能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整體,從而促使基本沉降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小,從而減小了路基沉降的系數。沖擊碾壓的實施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結合部由于碾壓不足導致軟弱滑動層的出現。
為了有效地減低加寬路基的沉降量,盡可能的對路基進行跨年度施工,確保路基能夠經過雨季的歷練,在對路基完工以后,應對其公路交通進行開發,對路面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促使通行車輛盡可能在加寬位置進行通行,有效地提升車輛的荷載作用,使沉降量降至最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車輛的普及率也逐漸提升,逐漸加大了對公路路基加寬施工的要求,確保公路建設能夠逐漸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有效地提升了公路路基加寬技術在公路行業的普及,有效地提升了公路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
[1]張湧.高等級公路路基加寬工程特點及技術對策[J].路基工程,2006(02).
[2]劉芳蘭,燕平,李海軍.公路路基拓寬處理方法探討[J].湖南交通科技,2006(01).
[3]方國民.公路路堤加寬的沉降差異及其相互作用[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6(02).
[4]國莉.軟土地基公路擴建加寬工程的研究[J].交通世界,200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