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鴻 王永紀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 第三地質大隊,河南 鄭州 450000)
新疆西準噶爾哈圖位于我國西部造山帶腹地,是中壓造山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處于阿爾泰褶皺帶與天山古生代褶皺帶交匯處,由于復雜的地形和久遠的歷史演變歷程,其地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在20 世紀末,經專家勘查和研究發現此處存在以哈圖金礦床為代表的一系列金礦床,這一重大發現引起國家和專家們的廣泛關注,很多人力物力資源開始轉向哈圖金礦床地帶。但是,由于地質條件特殊,金礦資源開發也存在一定難度,面對挑戰和困難,礦產開發專家人員要努力尋找和制定完美的礦產開發方案,深入挖掘哈圖—薩爾托海金金礦帶豐富的礦產資源,刺激我國礦產行業的發展,為人類社會挖掘豐富的礦產資源。
新疆西準噶爾哈圖—薩爾托海礦帶位于我國阿爾泰褶皺帶與天山古生褶皺帶,這塊褶皺帶上有大量的晚生代火山以及大量的沉積巖,并且隨著地殼板塊的移動,該地段逐漸形成斷裂,直至今日,成為內陸盆地。一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地方,該地所處地段一定存在板塊交匯,進而能形成大量的火山,而火山周邊經常會伴隨著大量的礦產資源。而哈圖—薩爾托海金金礦帶地質特征,如周圍含有大量而豐富的火山和沉積巖,同時地處于板塊與板塊交匯處,盆地地形等,這些條件都很符合一般礦產資源分布的特征。在石炭世界地區自泥盆地開始,由于地殼運動,盆地地形正在逐漸向準噶爾邊緣裂陷拉伸環境,并且在拉伸過程中西部邊緣地區出現過多次間歇式活動,形成多期疊加的火山沉積巖陷帶,最終隨著板塊運動而形成褶皺造山帶。
隨著人類考古專家的不斷深入研究和探討,發現哈圖—薩爾托海地帶周邊存在豐富的礦產資源,并且在該地帶發現大量的洋殼蛇綠巖套。經過研究發現,這種巖套屬于一種含有大量鎂元素在內的高鎂高鋁型蛇綠巖,與一般的現代大西洋型或太平洋型高鎂低鋁蛇綠巖存在很大的區別,是一種不常見的珍稀。考古專家不僅發現該地帶含有豐富和大量的沉積巖,與此同時,也發現這些沉積巖中含有大量的有關化石,并且這些化石年代久遠,是地殼巖層運動留下的寶貴產物。此外,還有形色各異的沉積巖,如斜長橄欖巖,暗色橄長巖、輝石巖、橄欖輝長巖、輝長巖、輝長輝綠巖等。
哈圖—薩爾托海金金礦帶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地質構造特征。首先,該地段礦產帶形成是經過多次構造活動最終形成,并且在運動過程中有大量的花崗巖侵入。由此可見,哈圖—薩爾托海金金礦帶地質特征之一就是具有頻繁的巖漿活動,其時代主要為海西晚期,巖性以堿性石英二長巖和石英正長巖以及正長花崗巖等為主。其次,該地段存在的第二大特征就是巖層規模呈現較大的巖基狀,這些巖基狀分布具有一定的特點,呈塊狀分布,并且形成巖層帶,如謝米斯賽(哈圖山)和布克賽爾花崗巖帶、哈圖鐵廠溝花崗巖帶以及阿克巴斯套花崗巖帶等。最后,該地段北西面的安齊斷裂與哈圖斷裂對本區西北側的哈圖金礦帶控礦作用非常明顯,斷裂形成和不斷變化直接控制著哈圖—薩爾托海金金礦帶發展的規模和走向。由上述可知,該地段礦產資源形成的主要時代分為三個階段,即泰勒古拉、石炭時代以及泥盆系時代,其中主要巖性巖層特征就是以有色礦產為主,如玄武巖、鐵壁金巖,到后期上亞組以泥質粉砂巖為主與粉砂巖凝灰砂巖等不均勻分布,到現代以灰—綠色凝灰巖層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凝灰巖和硅質及角礫巖等。
首先,礦產資源豐富,哈圖—薩爾托海礦帶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是由于其地形所決定,上述中根據該地段巖層分布特點,其中含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如現代非常珍稀的石英和云母,同時還有貴金屬礦產,如金、銀、鉑以及鈀等。還有有色金屬礦產,如銅、鉛、鋅以及鎢、錫、汞等。這些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并且也得到考古專家的證實。其次,特殊地形具有一定成礦規律易開發,根據巖層地帶形成的特殊規律,在哈圖—薩爾托海金金礦帶發現已經呈現規律分布的三大巖層帶,巖層運動也呈現由西北面向縱向延伸的狀態。并且該地段金礦帶形成與海相火山活動有著密切的關聯,且地質構造活動也十分頻繁。因此,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專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哈圖—薩爾托海金金礦帶豐富的礦產資源最終能被開發和利用,相關專家通過研究地質運動規律和巖層地帶成型規律,最終能尋找到開挖金礦的最好方案,將該地段的礦產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起來。
綜上所述,新疆西準噶爾哈圖—薩爾托海礦帶的礦產資源豐富,找礦前景十分可觀,值得專家人員花費時間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找礦工作中。盡快開發哈圖—薩爾托海礦帶的礦產資源,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真正實現社會協調統一發展。
[1]吳延之.新疆西準噶爾哈圖—薩爾托海金礦帶控礦構造特征及找礦前景分析[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2(03).
[2]安芳.新疆西準噶爾哈圖-包古圖地區金礦成礦作用研究[D].北京大學:地球化學,2011.
[3]楊瑩.新疆阿勒泰市布倫托海北岸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遠景分析[J].新疆有色金屬,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