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乃英 李 瑾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1464)
電子信息產業, 按照其價值鏈及其功能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硬件基礎產業,包括微電子、光電子和其他電子器件產業;第二類是核心產業,主要分為計算機應用和軟件產業;第三類是信息應用產業,包括通信、網絡產業;第四類是信息應用產業,包括消費類信息產品、信息咨詢業以及與各行各業相結合的信息服務業。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指的是由政府或者民間組織、機構自發或者規劃籌辦的,集中或靠近某地理位置,從而產生了一定聚集效應的產業帶。
縱觀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我們看到主導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硅谷、劍橋科學園、日本筑波科學城、臺灣新竹科學園、班加羅爾科學園等。 這些赫赫有名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培育和形成了所在國或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從而奠定了其在全球電子信息行業中不尋常的地位和競爭能力。
其中硅谷是最早以硅芯片的設計與制造著稱的高技術產業基地。 硅谷之所以會吸引眾多的創業企業,研究硅谷的專家斯坦福大學的教授羅文(Henry Rouen)認為首先是因為創新文化為高技術企業的成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條件; 其次是健全穩定的信用體系和完善的市場規則為該地區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間; 最后就是競爭合作的開放氛圍推動產業基地不斷地向前發展,從而使得硅谷成為家喻戶曉的創業公司典范。
目前河南省正以城市新區建設為契機, 著力打造鄭州、洛陽、南陽、新鄉、許昌5 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一是鄭州市重點發展信息安全、新型顯示面板、消費類電子、軟件等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信息安全產業基地和帶動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創新基地;二是洛陽市重點發展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鋰離子動力電池、光電元器件等產品,建設全國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三是南陽市重點發展光學引擎、數字微顯電視、光電信息記錄材料等,建設全國重要的光電產業基地; 四是新鄉市重點發展新型電池材料、 電池和電池組等產品, 建設全國重要的新型電池產業基地;五是許昌市重點發展電力電子裝備和系統、軌道交通電氣自動化系統、新型功率電子元器件等,建設全國重要的電力電子產業基地。 同時鼓勵其他地市建立各具特色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區。
河南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發展的優勢在于:第一是產業布局合理。 培育形成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中心,以信陽、漯河、鶴壁等地建設智能手機配套構件項目,建設全球智能手機研發制造基地。 第二是充分利用各項資源的競爭優勢,如能源、資金、土地、勞動力等。 第三是交通便利,河南省是全國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連接國內外市場的便捷通道,物流成本較低,均有明顯優勢。 第四,近年來我省利用產業轉移帶來的機遇,引進了富士康集團智能手機龍頭項目, 使我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層次不斷提升,為我省建設信息產業基地提供了前期有力的鋪墊。
當然,在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發展階段也有一些劣勢不容忽視。 首先是我省知識力量不夠雄厚,技術資源薄弱,發展研發性產品總體不占優勢;其次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研發的能力相對較弱,缺乏核心技術等,這些方面也阻礙了河南電子信息基地的快速發展。
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也為河南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首先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其次,國務院關于 《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32 號)中把電子信息產業定位中原經濟區的主導產業;第三,在《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把建設鄭州、漯河、鶴壁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定位成六大高成長性產業之一;第四,原河南省長郭庚茂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緊緊抓住產業轉移機遇,持續發展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加快建設一批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帶動配套產業發展,壯大特色主導產業。 最后是河南省以手機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引進2013年行動計劃的出臺(豫政辦[2013]214 號),為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建設制定了詳細的步驟和措施。
在各項利好政策的保障下,應該還有更好的措施,才能使河南的信息產業基地的建設更好更快地發展。
要建立健全電子信息產業政策、法規。 加強宏觀調控和規劃指導,綜合運用經濟、法律以及信息發布、資金引導等手段,提高指導行業發展的水平的能力。 各項方針政策和法規的制定和運行要能夠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或指導作用, 如及時為企業發布產品投資指南、 國家對市場的政策導向、 重點產品發展態勢等,為從事信息產業的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轉變政府職能,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做好調控者、仲裁者的和護法者。政府實現職能轉變要以為市場服務為中心。政府要鼓勵電子信息重點基地建設軟件開發平臺、測試平臺、仿真模擬環境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提升為企業提供共性技術服務、關鍵技術研究開發支持和軟硬件測試驗證環境的能力。
人才是創新能力的主體, 也是提高企業效益的主要力量。企業創新性技術人才可以為電子信息企業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因此應該建立良性的引才、育才、用才機制,建立一個穩定的培訓體系,有計劃地對各類人才進行培訓,不斷地提高他們的技術技能和管理水平,加快引進高層次和急需人才。 要營造有利于企業家發揮作用和才干的輿論環境, 建立完善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要聚焦政策,留住人才。 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減少他們的后顧之憂,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如提供舒適的住房、良好的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
要增加企業的自我創新能力,首先要推動出臺和落實鼓勵自主創新的相關政策措施,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電子信息產品的的競爭力,鼓勵支持大企業、公司與科研院所和高校聯合設立研發機構或企業技術開發中心; 通過大項目的帶動作用,引導企業更加注重加強研發、資本運作、品牌建設和開展國際化經營,應注重引入外部源,推動技術市場建設,想方設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為電子信息產業提供可靠的的技術源泉。 引導企業注重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提升產品結構,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市場容量大、附加值高的新產品。
應該建立一套政府資金為引導、民間資本為主體、按市場規則運作的風險投資機制。 除了政府資金之外,政府還應該從其他各個方面吸引風險資金并支持它們的發展, 譬如稅收和信息服務。同時要為風險投資提供一套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明確明晰產權,并建立風險資本退出的高效率資本市場。
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基地內部企業的自發力量, 當然也需要管理部門以及當地政府積極的支持和配合。 對企業而言,學習和創新是支撐自己在基地生存的必然之路。 因此,企業必須熟悉和掌握政策和市場規律,培育和集聚實用型技術人才,提升自我創新能力;對公共部門而言,要發揮好協調和服務職能;當地政府則應發揮好服務及支持作用,力所能及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為市場持續經營保駕護航,進一步促進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1]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河南省以手機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引進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豫政辦[20132]14 號.
[2] 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鄭州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實施意見鄭政文(2012)238 號.
[3]劉戰國.河南省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可行性研究[J].河南科學,2012.9.
[4]王澤填.硅谷復制對深圳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啟示[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