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平頂山天安煤業天力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99)
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優劣會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產生重要影響,無論是企業的投資者還是債權人,以及既得利益者,都會因此而影響到自身的決策,甚至會因社會關聯程度較強,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1]。 較長一段時期以來,我國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缺位的現象較為嚴重, 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威脅到了社會的正常發展。 雖然為此全社會進行了較為嚴格的財務會計監管,意在保障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能夠有序的進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會遭遇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影響因素,使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工作難以正常地進行。
對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為企業創造業績和利潤,實現企業的長久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一管理職責的指引下,大量的管理者都以此為愿望,通過多種途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進行生產和運營,以期實現其管理目標。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中,創造業績十分艱難[2]。尤其在“懼怕失敗”心態的作用下,一些企業管理者可能對通過財務會計信息造假的形式“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部分地消除股東等利益相關者給其帶來的壓力。 而在企業管理者難以完成經營目標時,創造虛假財務信息的動機會更加明顯。
財務投融資動機指的是企業在完成財務會計信息時出現的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 一些企業為了得到金融部門的項目資金資助,往往會在項目策劃書上付出較多努力。 但是,這些努力有時會將自己的財務會計信息進行裝扮, 其目的在于通過隱蔽的、非正規的手段騙取相關機構的信任,獲得資金支持[3-5]。此外,一些股份有限公司有時出于上市的目的, 或者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股票或者進行配股以及增發新股,同樣會采取相似手段,以達到獲取金錢的目的。當然,一些企業出于少納稅或者不納稅的目的,會對其財務會計資料或者經營管理過程進行人為改動,以達到偷稅、漏稅或者延遲納稅的目的,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
轉移利潤是現代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缺位的一個重要動機,尤其對那些集團公司、跨國公司等大型的企業組織,它們為了把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所獲得的利潤轉移到其他地區, 通常會采取這一作弊手段,使會計信息質量“大打折扣”。 當然,在跨國背景下進行的利潤轉移往往是因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顯著的稅率差別。 比如,在目前情況下,一些大型的跨國企業在我國投資設廠,就是部分地出于這一目的[6]。這是因為,自加入到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就已經成為了全球制造中心之一,我們不但能夠向世界提供必要的、廉價的勞動力,還可以把我國的工廠看做跨國企業的成本中心, 那些國外關聯公司就能夠把原材料和半成品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給我國工廠,完成利潤轉移。
隨著信息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那些能夠對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并非都能夠通過貨幣進行計量,而在無法通過貨幣進行描述的因素中,制度因素就是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環。 比如,在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方面,以現行會計體制為基礎,那些投資到人力資源方面的支出都會被當做“當期費用”,而無論其金額的多寡,這樣一來,人力資產就存在被嚴重低估的可能,所產生的費用也會明顯提高[7]。 比如,在一些企業或者行業中, 淡出的通過財務會計報告是難以認清企業擁有的真正資源的,而這必將遭致外界對其進行的批評和質疑。
在影響現代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諸多因素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素質水平是最為關鍵的。 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會計從業人員需以誠實守信、堅持準則、客觀公正、廉潔自律等為從業規范,堅持“不做假帳”,保證財務會計信息質量處于較高水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因為種種動機的作用,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財務會計信息造假的情況時有出現。 比如,為了應付經營業績考核或者發行股票的需要,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造假,或者通過虛增利潤的形式粉飾企業業績。 雖然這種方式主要在國有企業與上市公司中時有發生,但是也有向其他類型企業蔓延的趨勢。 又如,一些企業為了獲取信貸資金或者提升商業信用的需要,會向銀行提供粉飾后的虛假財務報告,或者通過少計收入、多轉成本的方式,造成財務信息質量嚴重缺位。
在考核的過程中,應該發揮且有負責人的主體作用,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質量擔負起最重要的職責[8]。 比如,通過制度的形式,對本企業的會計工作加以強化,使會計資料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真實性和完整性。 尤其在企業處于關鍵發展時期之時,更應該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而對財務部門的負責人來說,需要要求會計人員按照崗位分工情況, 將真實可靠的憑證交至財務部門,進行賬務處理。 又如,在實際工作中,要對業務報銷費用認真正確地對待,尤其在購進材料時,要最大限度地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對其進行賬務處理等。
相關性是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一個重要要求, 因此,企業在向外界提供財務會計信息時, 應使其和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報告相一致,并能夠為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幫助。 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有利于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發展過程和未來發展態勢做出準確的預測, 還能在遵照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性原則的情況下,真實、完整地向其發布財務會計信息,使企業的經營運行狀況得到客觀反應,降低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
對現代企業來說,財務會計信息質量是其財務部門的重點工作,只有具備了可靠的會計信息質量,才能使財務部門體現其存在的價值和社會功效。為此,現代企業應該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全面實行預算管理制度,對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進行規制和優化,通過考核企業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的績效,使財務人員能夠重視會計信息質量,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對現代企業來說,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直接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成果與經營狀況, 并且這些信息也成為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的關鍵依據,對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因此, 需要對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進行優化,改革我國現有的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使會計從業人員能夠認識到會計信息披露的具體要求, 加強其對會計信息披露的認識,向相關人員和組織提供高質量的財務會計信息。
[1]崔恒文.關于提升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思考[J].中國外資,2011(12):138-140.
[2]楊麗娟.淺析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信息失真的原因[J].科技咨詢導報,2007(11):169.
[3]韓玉柱.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財會通訊,2012(3):92-93.
[4]張雅玲,宋翠香.談如何規范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商業經濟,2008(9):44-45.
[5]李巍.淺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會計監管[J].財稅統計,2009(3):91-92.
[6]吳毅青,陶思婉.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失真的動機與防范[J].財經界,2013(1):98-99.
[7]陸媛媛:對治理虛假財務信息的幾點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