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杰
(山東省昌邑市統計局,山東 昌邑 261300)
國民生產總值的統計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統計部門的門頭。 近些年來,政府相關部門致力于修正調整從前統計模式中的缺點,深化務實改革理念,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縣級GDP 的統計工作,但是依舊存在很多問題。
我們國家的GDP 統計程序實行統一部署、分級工作、結果匯總的模式。 舉例來說,一個企業里的財會資料,通過國家公布的統計方法進行自主統計。 縣級政府由于基本內容不充實,所以大部分使用指標推斷的方法, 在統計過程中綜合各個行業的專業內涵、年度納稅情況、投資管理等基本數據,最終得出相應的結果,這是一個極其繁雜的程序,是綜合考量各個方面數據并盡力平衡的過程。 因為GDP 的統計計算是國家各個行業的經濟情況匯總,所以縣級GDP 統計而來的相關數據質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直接決定了最終全國GDP 的核算質量。
2.1.1 中小型的企業數據不能起到代表作用,而規模較大的企業缺少相關制度約束。 從當前縣級GDP 的統計模式來看,雖然沒有明顯漏洞但在實際統計過程中差強人意。 首先,即使中小型企業中有部分被抽選去參加統計,但是代表性依舊很低。 其次,大型商企現在使用的全方位報表審核制度,在統計不變化的價格速值時,需要產出速度和改變比例做乘積。
2.1.2 統計量目標約束了相關產業的GDP 數據質量。在如今的數據報表中, 還未構建出完善的符合第三產業發展腳步的統計制度, 每個季度的經濟增量只能通過相關聯的統計部門的資料,依據轉換推算法則得出,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第三產業數據統計的基本要求。 而與此同時,和第三產業相吻合的商貿、納稅、等計量制度體系還不完善,使得第三產業的數據統計原材料相當匱乏。
2.2.1 時間不對應。 GDP 的統計數據來自專業的部門團隊。 按照規定,每個季度的GDP 數據上報時間應該在下一季度第一個月的15 號左右,但在一些增加測量范圍和計算更多相關數據的省份直轄市內,經過縣—市—省,這樣的提交程序導致時間偏差,使得GDP 的計算數值和實際有一定差異,為日后縣級GDP 的統計計算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2.2 統計結果不對接。 因為不同部門的統計方法、計量模式有相當的差異, 使某些行業的統計結果和專業計量間有差異,使得雙方無法就同一行業的問題進行數據上的交流溝通。
2.3.1 一些行業采用部分調查的方式,使數據來源不全面。比如:商品零售企業和這些小規模的企業利用部分調查的方式得到相關行業的一些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制成的季度營業報表其數據質量值得考究,因為它的樣本選擇本身具有缺陷。 當前抽樣統計單位的選擇主要依據是政府的基本單位目錄,每年從中抽取部分,這樣使得企業單位最快每年才抽到一次。但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私企、個人商戶的營業活動方式變化很快,這樣的抽樣周期無法保證準確性,容易給GDP 統計帶來一定影響。
2.3.2 第三產業統計內容復雜。 改革開放后,我國一直強調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與優化配置, 經濟分布也呈現出全然不同的態勢,尤其是第三產業,個人零售、私人企業、娛樂服務產業等的發展讓人目不暇接,成長的空間也十分大。 但這樣的產業具有零散性、變化性,使GDP 核算工作充滿了挑戰。 雖然很多縣級政府實行了服務行業調查體制,但是因為更多的是小商戶、個體門面,沒有專業的賬目供專業部門調查,更不用說規范的一手財務報表,因此第三產業的經濟數據不可能完全統計上來,給相關數據計算造成缺口。
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加速了其發展,也讓國有經濟比重逐漸減少,而越發復雜的統計對象使統計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分缺乏有關法律法規基本知識的商企業單位,對于統計工作采取不配合的態度,嚴重阻礙了統計工作的精確性。很多商企不清楚GDP 數據統計核算工作,而且擔心個人經營活動的秘密被知曉,提供虛假的數據和報表,推脫作為市場經濟下一分子的基本義務,更有甚者為了避稅節稅,躲避相關調查,使調查數據與真實值之間有很大的差異,這無疑會給GDP 數據核算質量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一要致力增強相關專業和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與交流。 從專業數據的角度上提升數據核算質量。 這需要加深與專業部門的協作, 盡可能降低由于部門不同和制度不同以及地域差異等原因所造成的GDP 核算差異。 還需要增加專業評價審查制度,完成專業領域之間的數據交流對接,尤其要注意銀行、財政、保險、通信等行業間的溝通,增加部門合作和指導,提升專業部門內部的統計效率及質量,這是完成后期GDP 數據核算任務的鋪墊。
二要遵紀守法,不虛構數據,不違規統計,從根本上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性。 只有對數據的來源進行控制,嚴格遵守《統計法》,才能完成縣級GDP 數據核算任務。 嚴厲懲罰在數據核算上的投機取巧行為,秉持依法統計的原則,一旦出現虛報瞞報等違法行為,給予嚴厲處分和堅決公布。
[1]靳文利.政府統計數據質量控制方法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