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萍
(廣西外國語學院 圖書館,廣西 南寧 530222)
全球范圍內網絡環境的形成, 人類社會邁進了全新的時代。 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趨向于檢索方式的多元化、網絡資源共享及信息資源的多樣化, 使得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與現代信息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讀者獲取知識和信息的目的、渠道、要求在很大程度上相去甚遠。 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要跟進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方向和模式,變更自身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手段,才能夠更適應當前高校發展的需要。
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和使用,特別是數字化先進存儲技術的到來,使得圖書館原有的印刷型館藏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電子化的發行和出版,使得同樣的文獻有了音像版、縮微版、電子版、印刷版等多種多樣的先進的存儲形式。 同時移動通訊、網絡平臺等的應用也使圖書館的服務更有了進一步的集中和發展,服務的便捷性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到來之時,圖書館管理人員已經由原來的圖書管理工作升級為對文獻的整合和搜集, 轉變成為信息和知識的引導員、 新科學技術和手段的重要推廣人員和使用者,同時,還承擔起教育者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群體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必須對影像、文字、語音等各種媒體資料進行搜集和整理, 然后通過局域網等各種渠道為讀者提供信息檢索和加工。 所以圖書管理員除了應該保持其原有的服務內容,又增加了信息開發、信息處理、情報調研、專題檢索、定題跟蹤等各種信息服務類型。另外互聯網的存在使得時間和空間界限被消弭,圖書館可以通過網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來為讀者提供服務。同時由于網絡的作用,圖書館不但可以承載自身的館藏資源,更能夠獲得全世界任何一種已經上線的文獻。在讀者方面來說,由于檢索的自動化,所以讀者能夠在網絡中對于文獻進行準確、完整的瀏覽,使得讀者的需求在最大化程度上得到滿足。
在當前,由于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各個高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在圖書館方面,其自動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 所以高校圖書館中,其管理模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從之前單一的“藏書”演化到目前的“藏書、借閱、咨詢”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極大地滿足了讀者的要求,并且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網絡的高速發展要求圖書館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將信息網絡融入到為讀者服務的過程中去,以讀者需求為工作目標,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服務層次。
在圖書館的所有工作中,最為根本的工作就是對讀者需求的滿足。 讀者是圖書館工作的中心,是圖書館工作的最終目的。所以讀者既是作為圖書館服務的對象而存在, 同時也是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重要評判者、監督者和體驗者。 在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過程中,其宗旨是要為讀者構建優質的、高效的服務,靈活、方便、準確、及時地為讀者提供各種文獻、數據、信息。 要想使得這一工作目標能夠實現, 必須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其行動的導向,徹底擯棄重藏輕用的傳統服務理念。 將讀者作為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對讀者的各類需求進行有效的滿足,使信息資源能夠自由存取。 同時圖書館應該將以往的 “等待讀者進入”的被動服務方式改變為主動的“追蹤跟進服務”方式,圖書管理員應該主動了解讀者的需求,跟進服務。 此外,圖書館除了開展傳統的文獻借閱、信息查詢等服務之外,應該對用戶培訓、課題查詢、情報編譯、網絡信息傳遞、參考咨詢等各種服務進行有效發展, 不斷滿足讀者的需求, 開創新的有積極意義的服務項目。 最后, 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該對于讀者的需求進行有效了解, 通過換位思考、 情感交流等方式來充分挖掘讀者內心的思想,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與求知欲,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2.2.1 創造良好讀書環境。 良好的布局可以創設良好的環境,圖書館也是如此,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讓讀者被感化,濃郁的文化氛圍能夠勾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所以,圖書館可以通過裝飾、色彩、陳設、造型等各方面的設計來創造出良好的閱讀環境,同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創設各種個性化的服務,例如,讀者在選擇好文獻之后,走到自己定制的座位,戴上耳機可以欣賞自己比較熟悉的音樂,并且該座位的小范圍內,燈光會變化為讀者自己喜歡的顏色,從而以良好的環境促進讀者的閱讀。
2.2.2 開展個性化服務。 在讀者個性化服務方面,主要以信息化平臺來為讀者量身打造屬于讀者個人的信息庫, 將讀者的閱讀方向、興趣愛好、知識層次等分門別類進行記錄,有效進行跟進,隨時了解讀者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的變化,更好地對其進行服務。 另外,還可以在圖書館網頁上開設讀者的讀書心得和讀者反饋等,讓讀者通過網站的訪問來反饋自身的意見,并且提出相關的建議,使讀者與圖書館之間有更良好的互動。 還可以在主頁上設定讀者模塊,供讀者之間交流心得,從而使得讀者群更為忠實,促進圖書館的發展。
在當前,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網絡信息成倍的增長,所以讀者對于信息的接收能力也不斷增強,對于垃圾信息的過濾能力也不斷提高。 由此可見,讀者對于信息的需求不但應該在數量上進行提升,更應該在質量上有所升級。 同時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 讀者希望能夠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深程度、 最大數量、最新內容的信息,所以其要求內容更為廣泛、檢索更為便捷的圖書館平臺出現。 但是在當前的讀者群中,大部分讀者的網絡信息獲取能力尚未提升, 在很多檢索的方面都沒有相應的技術和手段,所以應該對讀者的網絡信息獲取技能進行有效培訓,才能夠使得讀者對于圖書館資源進行更為有效的利用, 在滿足讀者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水平。
在信息網絡時代,讀者服務應該將傳統的讀者需求和圖書館供給模式轉變為參與讀者決策過程中去。 只有真正對讀者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夠最終實現讀者與圖書館融為一體。 在當前的圖書網絡資源中, 雜亂無章的信息并不能夠使某些讀者的特殊要求得到滿足, 所以圖書館應該對網絡資源的篩選、甄別、傳播、整理等各種責任進行承擔。
首先,建立讀者數據庫,把讀者的各種信息收錄其中,包括讀者在每次進入圖書館之后查閱的文獻的變化, 使讀者可以及時查找到之前翻閱過的文獻, 或者按照以往的文獻為讀者推薦新的文獻,以此來對讀者的需求進行跟蹤和服務。 其次,建立搜索引擎和導航的功能,對圖書館內的文獻進行分類整合,在讀者輸入文獻名稱之后, 能夠盡快顯示出該文獻的方位和該文獻被借閱次數等的信息。 只有這樣,圖書館才可以對讀者進行從需求的選定到文獻的選擇,到定題報道一條龍式的服務,通過圖書館導航、 圖書館檢索等功能發揮的作用, 最終滿足讀者的全部需求。
當前的信息網絡建設中,自動化、多媒體化、網絡化、信息化技術已經日臻成熟,高校圖書館的建設也在逐漸完善,以往的紙質媒介正向著數字化存儲方面發展, 最終必將實現管理現代化、文獻加工和儲藏現代化、服務信息化、文獻資源網絡化、館藏多樣化。同時讀者服務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概念上,都需進一步更新,最終在網絡環境下形成滿足讀者需求、多功能、多層次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所以圖書館應該對不同讀者進行潛在的和實際的各種需求進行挖掘,從而以更多樣化的方式、更高的效率來為讀者服務。
首先,加快數字化建設步伐,當前紙質媒體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線, 人們更傾向于在手持終端設備上進行各種文獻的查找和閱讀。 鑒于此,圖書館必須建立自己的數據庫,將各種紙質媒體都收錄其中, 按照圖書的類別進行整理和分類并對讀者開放,從而使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文獻的查找和閱讀,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
其次,對圖書館的現有資源體系進行完善。 當前,各個圖書館中的館藏都不盡相同,而讀者對于綜合信息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圖書館必須要完善自身的資源體系, 通過館館合作等的方式構建共同的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讓讀者可以更為快捷、方便地找到自身需要的資源。
其三,有效進行網絡資源開發。 當前,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量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長,許多信息在圖書館中不可能出現。 而讀者一旦有了此方面的需求, 自己卻很難找到有用的信息。 所以圖書館在運營的過程中必須有效開發網絡資源,對于優秀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分類和整合,然后收錄到自身的數據庫中,方便讀者查找和閱讀。
在信息網絡時代, 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過程,圖書館工作必須要積極改變自身的服務理念與服務方式,從而使其更加符合讀者的需求。 只有對讀者的需求變化進行深入了解,才能夠不斷加強圖書館的服務建設,最終使圖書館事業和教育事業達到“雙贏”的局面。
[1]藍少華.無線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泛在化服務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2012.
[2]李亞君,吳衛華.數字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3(07).
[3]李經洪.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討[J].科技信息,2013(21).
[4]高健.淺析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的轉變[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0).
[5]方建勛.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理論與策略[J].圖書情報論壇,2013(02).
[6]成愛萍.高校圖書館服務學生讀者新途徑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1).
[7]胡寶林.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探討[J].大眾文藝,2013(15).
[8]溫建英.淺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和創新模式[J].北方經濟,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