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樹
(貴州省遵義公路管理局,貴州 遵義 563000)
微差爆破在人工挖孔樁的應用
周成樹
(貴州省遵義公路管理局,貴州 遵義 563000)
本文主要介紹了微差爆破在人工挖孔樁的應用,取得了安全快速的效果。
微差爆破;人工挖孔樁;應用
杭瑞高速思遵段SZTJ-6合同段,位于貴州省銅仁地區,天池特大橋基礎為人工挖孔樁,設計樁徑為1.8m、2m、2.2m等,樁長35m,地質結構復雜,樁基巖土體可分為6個工程地質,由于14#墩樁基巖石堅硬,施工難度較大,所以14#號主墩開孔就需爆破,護壁采用C25砼,壁厚20cm,該工程地質數據表明巖石堅硬系數為f=7-10。
由于人工挖孔樁在入巖中爆破施工時,臨空自有面狹小。挖孔作業深度較深,巖石的夾制力較大。考慮到由于中弱風化砂質泥巖體受流泥的影響易破碎,為保障挖孔樁護壁保持良好完整性,所以挖孔樁入巖爆破宜采用小直徑淺眼微差爆破。
1.1 炸藥的選用
實驗研究證明,由于地質巖石比較堅硬,且巖石波陽抗震與使用炸藥的波阻抗震越接近。在巖石中產生應變越大,淺眼爆破效果就越好。所以選用2#巖石乳化炸藥通過乳化劑的作用使無機氧化劑鹽類的水溶液微滴均勻地分散在可爆劑油相連續介質中形成的一種油包水型的乳膠炸藥,且具有猛度大、爆速高、防水性能好、有毒有害氣體少等的優點。
1.2 炮孔布置
合理布置炮孔,應充分利用自然臨空面,或者創造更多的臨空面以提高爆破效果,要盡量防止炮孔方向與最小抵抗線方向一致。避免爆破時,首先將炮孔的堵塞物沖出,形成沖天炮。比如,在樁徑為2m挖孔樁爆破中,工作面通常按掏槽孔4個,周邊孔10-14個均勻布置。周邊孔多用垂直孔,距挖孔樁護壁100mm—200mm布置。
1.3 單位用藥量
參照公路施工淺孔爆破及貴州省工程入巖爆破參數。修正得出單位用藥量:a=0.6kg/m3。
1.4 炮眼間距
孔樁入巖采用手持式氣動鑿巖機鉆眼,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淺眼爆破,炮眼直徑為d=32—42mm。即最小抵抗線W≤25d—30d時,取炮眼深度為800mm—1 260mm,取中值,取炮孔深度為1 000mm左右。
1.5 裝用量計算
每循環進尺所需要用量Q=αr2πL=a(D/2+δ)2ΠL
=0.6*(2/2+0.2)2π*1=2.71kg
a——單位用量(kg/m3);D——挖孔樁設計直徑(m);L——炮眼平均深度(m);δ——護壁厚度(m)。
1.5 .1 單孔理論裝藥量
單孔理論裝藥量P按下式計算:P=Q/N,其中,Q——每循環進尺用藥量(g);N——工作面炮眼數量(個)。
1.5 .2 裝藥的量分配
一般情況下,掏槽眼的藥Pl應比周邊眼P2多20%—25%。
挖孔樁巖石爆破參數:掏槽眼:孔數4個,孔深1.2m,藥量Pl=P/Q*120%=180.7g/孔;周邊眼:孔數14個,孔深1.0m,藥量Pb=Pl-Pl*20%=144.6g/孔;總用量:Q=2.71kg;設計單耗:a=0.6kg/ m3;設計爆破效率:η=0.98。
2.1 炮孔及藥壺蛇穴裝藥,使用木質或竹制炮棍。
2.2 裝藥發生卡塞時,若在雷管和起爆藥放入之前,可用非金屬木桿處理。裝入起爆藥包后,不應用任何工具沖擊、擠壓。
2.3 在裝藥過程中,不應拔出或硬拉起爆藥包中的導火索、導爆管、導爆索和電雷管膠線。
3.1 爆破地震控制措施
在銅仁地區一般采用早期強度高,成型好C25混凝護壁,一般情況下,不至于震壞護壁支護,但也要密切監視周圍的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2 爆破炮煙排除措施
炸藥爆破之后產生炮煙均為有毒有害氣體,必須進行機械性強制通風排煙,采用空壓機風管在底通風排煙。通風排煙的時間以清工作面炮煙為準。
3.3 爆破防漏電措施
孔樁入巖爆破,在裝藥時,應特別注意防漏電。在裝藥前,必須把所有的電器設備提升至地面,而且雷管的腳線應短接。
3.4 炸藥的取用及使用
(1)建立以項目部為指導的爆破作業指揮部,下設爆破總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員及各班組長,各專業工種持證上崗。(2)建立爆破器材集中收發制度,按工作量發料。多余的爆破材料在當班施工完成后,應及時上交給發放人員,做到集中發料、統一制作、統一收回、集中保管,嚴格登記手續,避免爆破器材流入社會。(3)安排好作業時間、爆破時間并將爆破時間告示于周圍居民。(4)爆破總負責人負責施工組織、人員調配、生產安排,并對安全、生產負全責。(5)技術負責人負責施工過程的技術工作,并監督安全和質量,全面指揮爆破工作的實施。(6)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檢查,布置檢查爆破警戒。
經以上方法施工,淺眼爆破在挖孔樁中取得了安全快速的效果。護壁超控量小,爆破后松土有利于人工清理,有效地提高了人工挖孔效率。炮眼利用率達到90%以上,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P633
A
1003-5168(2014)03-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