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鄭州市財政局,河南 鄭州 450007)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性研究
王磊
(鄭州市財政局,河南 鄭州 450007)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實施應當根據宏觀調控的目標、國民經濟的現狀、經濟管理體制的特征來選擇,以符合當今經濟形勢發展的需求。當前我國在解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方面正面臨一些難題,如國債的使用效率低、貨幣政策的實施和金融監管的難度大,再加上調控房地產、抑制通貨膨脹等,這些因素都造成了目前的經濟低迷態勢。所以從目前的經濟形勢看,貨幣政策一定要和財政政策有效地配合使用,這樣才能達到穩增長的預期效果。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協調配合
1.1 貨幣政策內涵
狹義上講,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用以達到特定或維持政策目標。比如,抑制通脹、實現完全就業或經濟增長。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是同一事物的兩面,一個是從經濟理論角度講,一個是從政策措施講。
1.2 貨幣政策目標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由一定的傳導過程,影響擴展到經濟的實際領域,達到既定的目標,這就稱作貨幣政策的目標。貨幣政策的目標體現的是社會經濟對于貨幣政策的一種客觀要求,也是中央銀行組織和調節貨幣流通的出發點以及最終歸宿。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有:就業充分,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得以促進,國際收支進一步平衡等。
1.2 .1 就業充分
(1)總需求不足。社會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現狀一般會造成兩種類型的失業:一是周期性失業,產生于短期經濟周期中的蕭條階段;二是持續的普遍性失業,一般在一個長期的經濟周期或一連串的周期循環中才會出現,我們通常把它稱作真正的失業。無論哪一種失業,都造成了經濟社會的各種經濟資源尤其是勞動力資源,無法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2)總需求分布不均衡。勞動的不流動性造成某些行業、職業或地區缺乏需求,進而導致總需求在整個社會經濟中的分布不平衡。這就稱之為結構性失業。
(3)季節性失業和短暫失業。有些行業季節性比較強。淡季時,勞動力過剩,很多人下崗;旺季時,勞動力又緊缺。而且這些季節性行業所需要的技術工作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就導致“淡季越淡,旺季越旺”的現象。季節性失業可以設法減少,但是不能完全避免。
1.2 .2 物價穩定
物價穩定是一個相對概念,主要內容是使物價水平在短時期內不發生劇烈波動,實質上就是控制通貨膨脹。物價穩定目標也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最主要的目標,它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幣值的穩定性在當今信用貨幣流通的條件下,是根據一定條件下單位貨幣的購買力決定的。貨幣購買力通常用一攬子商品的物價指數來表示,物價指數上升貨幣指數下降,則說明貨幣貶值物價升值。
1.3 財政政策內涵
財政政策是指一國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調整財政收支規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導原則和其相應措施的總稱,是由支出政策、稅收政策、預算平衡政策以及國債政策等構成的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
1.4 財政政策類型與目標
1.4 .1 根據調節經濟周期的作用劃分為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是指經濟中能自動地趨向于抵消總需求變化的政策工具與活動。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則指政府根據客觀經濟形勢的不同,適時調整財政收支規模和結構的財政政策,其目的在于通過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去平衡經濟,而不是平衡政府預算。
1.4 .2 根據調節國民經濟總量的不同功能劃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支出、降低稅收等手段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一般在經濟衰退時采用。緊縮性財政政策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一般在經濟過度繁榮時使用。中性財政政策的特征是保持財政收支基本平衡,也就是財政的分配活動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
1.4 .3 按作用空間劃分為宏觀財政政策和微觀財政政策。宏觀財政政策通過稅收支出等政策工具影響總需求和總供給,以達到經濟的穩定和增長。微觀財政政策通過稅率、征稅范圍、補貼對象、財政支出結構的變化來影響需求與供給結構,以達到解決產業結構、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等問題的效果。
1.4 .4 按作用時間劃分為短期財政政策和中長期財政政策。短期財政政策一般用來解決經濟波動和保持經濟穩定,持續期為1-3年;中長期財政政策則用來促進經濟增長、優化資源配置、力爭公平分配等方面,持續期一般在3年以上。
2.1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聯系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植根于雙方政策調控最終目標的同一性。兩大政策調控的歸宿,都是力求社會經濟盡可能地實現穩定、持續、協調發展,以及供給與需求在變動過程中達到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兩大政策調控的著眼點,都是社會供需總量與結構在資金運作中表現出來的有悖于貨幣流通穩定和市場供求和諧等正常運行狀態的各種問題。兩大政策的緊密聯系還來源于雙方政策手段的互補以及政策傳導機制的互動。從社會總資金的運作來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各自對資金運作的影響,相互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各自的政策實施和變動,必然要牽動對方的神經。
2.2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區別
哲學上說,有聯系必然會有區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不例外。由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在經濟體系中各自所側重的不同領域以及所發揮的不同作用,二者具有的差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2 .1 調節的范圍不同
貨幣政策的調節范圍基本上局限于經濟領域,它主要是用來處理商業性金融系統功能邊界內事務。而財政政策的調節范圍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也涉及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它體現政府職能的方方面面。
2.2 .2 調節的側重點不同
雖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調節各自的總量和收支結構,但相對于財政政策而言,貨幣政策的總量特征更加明顯。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來調控整個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同時商業性金融信貸的市場化經營原則也要求政策變化大體上能夠覆蓋其全部資金運作。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作用于各自不同目標的時候,也是有所區別的。例如,在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收入公平分配方面,財政政策比較重要,而在穩定物價等其他方面,貨幣政策卻比財政政策重要。此外,財政政策的結構性要強于貨幣政策,主要表現在:財政收入是根據不同的項目和不同的規定來組織,用來調節不同部門、地區、個人以及企業的收入水平;財政支出則按資金用途與性質來安排,用于直接調節部門結構、產業結構以及社會經濟總結構;總量上,財政政策則主要以政府收支及其乘數作用來影響社會資金運作的全局。
2.2 .3 調節的手段不同
貨幣政策依靠的手段主要有存款準備金率、貼現率、利率和貸款安排以及公開市場業務等,與此不同的是,財政政策主要利用預算支出、稅收、公債、貼息或財政補貼等手段來調節經濟的平穩運作。
3.1 加強對財政債務風險的研究
加強政府債務管理,規范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舉借和償還政府債務的行為,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一直是我國努力的目標。隨著政府債務規模的擴大,債務總量的積累,還本付息的逐年增大,尤其是一些區、縣政府超財力舉債,償債能力低,干擾了正常的財政預算管理和預算執行。因此,要借鑒國際財政統計辦法,既要全面準確反映出財政現金流量及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同時還要制定出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赤字率和債務負擔警戒線,避免財政政策操作的盲目性。
3.2 完善貨幣政策,推動金融體制改革
應投身于公共福利的增進事業。這就要求政府部門一定要劃清財政投融資與商業銀行投融資的界限,通過相應的法律規范來明確財政投資的原則、范圍和領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不同特征使得二者的作用領域和作用對象有所區別,但是任何事情不是一概而論的,貨幣政策也不僅僅是更多地利用利率、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率、存款準備金率等間接手段來調節總需求,同時,還要通過改革國債發行交易制度。
推進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融資框架。在科學的投融資框架體系內,財政投融資不應當干擾和影響民間投資的選擇和偏好,不應當進行風險性投資,不應當做一切會損害公共財政資金的事情,而應投身于公共福利的增進事業。這就要求政府部門一定要劃清財政投融資與商業銀行投融資的界限,通過相應的法律規范來明確財政投資的原則、范圍和領域。在后危機時期,我國財政投融資應重點作用于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的公共領域,如基礎設施、基礎產業、農業、區域發展、科技進步、環境保護等。同時,為了防范融資風險,還要加強監督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督促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資的透明度和高效率。
[1]胡紹雨.國際經濟協作下協調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應用[J].當代經濟管理,2013(02).
[2]孔丹鳳.中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與物價穩定[J].山東大學學報,2012(07).
F822
A
1003-5168(2014)03-0212-02
王磊(1978.4—),女,河南汝陽人,經濟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宏觀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