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濟友
(安慶師范學院,安徽 安慶 246133)
自1985年教育部、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頒發《關于頒發<高等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的通知》以來,高校工會承擔教代會工作機構的任務,在推進高校民主政治建設,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教育部頒布的《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教代會在高校的地位更為鞏固,法律效力更加明確,工作制度更為完善,職責權力更加突出。規定的“學校工會為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條款,讓工會在推進教代會制度建設中的職責更大、擔子更重。
學校民主屬于基層民主的范疇,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憲法》第二條規定: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教師法》第七條、《教育法》第三十條、《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條、《工會法》第六條規定: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依法保障教職工在參與學校管理監督中行使民主權利。在學校實行以教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監督,是法律賦予廣大教職工的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在學校的具體體現,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高校作為聚集了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的基層單位,具有良好的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的條件下,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下,建立和完善學校教代會制度,可以促進依法治校,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之一,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國家深入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并且“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職工是學校的主人,是辦學的主體,是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的依靠力量。當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呈現階層分化、意識形態多元、信息傳播迅猛、利益訴求日趨復雜等現象,這些在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現,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著學校的科學發展。隨著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在辦學理念、辦學模式、管理結構、人才培養和人才選拔方式上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作為高校主體的教職工,直接從事教學科研等基層工作,對學校的建設發展最有發言權。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和完善教代會制度,引導和組織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相信師生、依靠師生、團結師生,密切黨員干部與教職工群眾的血肉關系,營造高校風清氣正、教職工心齊氣順的發展環境,才能更好地聚積正能量,破解發展難題,促進科學決策,推進高等教育健康發展。
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具體來講體現在四個方面,即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個方面。當前,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教學、科研、管理人員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利益分配差距在加大,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部分教職工的積極性,不利于穩定大局、不利于和諧發展。學校從發展穩定大局出發,必然要努力化解利益分配不均的難題。高校教職工具有知識層次高、思想活躍、民主意識強的特點,必然要努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教代會正是凝聚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行民主管理,達到化解矛盾,實現共建共享的基本組織形式。推進教代會制度建設,有利于把學校黨組織、行政領導班子的要求和教職工群眾的意愿訴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發展共識。教代會代表由各單位民主選舉產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教代會對學校事務有討論建議權、討論通過權、評議監督權,從而在參與管理中,有利于在維護當前利益的同時維護長遠利益,維護整體利益的同時維護個體的合法權益。
一是從法律定位來看,教代會所確立的教職工的民主權利是“參與管理”,與教職工的民主訴求有一定差距。現行法律法規明確,教代會是教職工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其確立的民主權力可解讀成是一種過程性的協商民主。而教職工訴求的包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民主權利,自然不能在現行的教代會制度中得到完全滿足。這個矛盾,是我們推進教代會制度建設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二是從運行機制上來看,教代會在行政化的高校中難以取得應有的地位。高校工會、教代會一貫倡導和實踐“黨組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動作、教職工參與”的工作機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同時要看到,權力結構和實際運行并不均衡。從計劃經濟時代走過來的高校管理深深打上了行政化的烙印,無論從級別還是內部管理機構,無不體現著“官本位”的存在,作為“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教代會,往往作為一般行政性會議對待,時常有操作上的行政化、簡單化和運行上的形式化傾向,難以發揮民主管理和監督基本形式的作用。如何引導、發揮、規范好教代會在學校工作中應有的作用,是我們推進教代會制度建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是從工作機構上來看,教代會的職權缺乏強制性的保障。現行法律法規規定,學校工會是教代會的工作機構,工會依法通過教代會,組織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教職工權益。但是,無論是《工會法》還是《規定》等,對教代會職權受到侵害時的表述為“工會有權糾正”、“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和控告”等非常模糊的界定。而且我們知道,教代會作為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之一,自身處在“孤島”狀態,不像人民代表大會那樣,從中央到地方都有系統的建立,上下級之間是法律監督關系、業務指導關系和工作聯系關系。在“孤島”狀態下,沒有強制的約束規定,如何有效保障教代會職權的行使,是我們工會工作者要充分研究的一個問題。
黨中央在中國工會十六大上對工會組織明確提出:在組織職工、引導職工、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上,作出更大努力、發揮更大作用。高校工會作為教代會的工作機構,教代會的工作是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會組織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載體,在推進教代會建設中,理應擔當起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和維護者的角色任務,從理論和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代會制度的創新與發展。
一是當好組織者。教代會制度的不斷完善是教代會發揮好作用的前提。尤其在當前,《規定》施行以來,各地正在出臺相應的實施意見,高校工會組織要以此為契機,組織修訂教代會實施辦法,在各級層面征求意見,并提交教代會通過,進一步完善、規范符合自身實際的運行機制,在制度層面保障教代會各項職責的落實,維護教代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保證教職工的民主權利。有了制度保障,就要在思想引領、組織協調、檢查督促上下功夫,確保運行機制的暢通。
二是當好引導者。深入實施教代會制度是學校黨、政、工的共同任務。要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的引領作用,提升學校各層面對教代會在促進學校建設發展中,維護整體利益和維護個體利益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強教代會專門委員會委員做好教代會工作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提高教代會代表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正確理解和運用法律法規賦予教代會的職權,正確理解和運用教職工和代表的民主權利,進而形成黨組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動作,教職工參與“四位一體”的工作大格局。
三是當好服務者。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指出: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反映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高校工會以全心全意為教職工服務為宗旨,在學校教代會制度建設中,必須切實認真履行服務職能,擔當好服務者的角色。要發揮工會作為黨與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既要教育教職工,尊重和支持校長及行政系統依法行使管理職權,又密切聯系教職工,尊重和支持教代會代表的民主權利,服務好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中的作用。
四是當好維護者。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組織教職工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本來就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責,工會作為教代會的工作機構,是教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學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組織者,在推進教代會制度建中,尤其要督促維護好教代會職責的落實,參與校務公開,落實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在維護學校的整體利益和工作大局的前提下,切實代表和維護好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這對教代會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將成為教代會制度建設新的起點,高校工會在推進教代會制度的建設和創新工作中還任重道遠。
[1]中共中央組織部二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學習輔導讀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陳久奎,阮李全,張亮.學校教代會制度的過程性功能分析[J].教育研究,2012,(7).
[3]陳旭光.教代會制度:現代學校制度的重要形式[J].思想理論教育,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