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磊,陳孝柱,張 怡,馮 婧
(安徽理工大學 土木建筑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土建類專業本科生就業難的認識與危機意識教育探討
——對土木建筑學院千名學生所做的調查問卷分析
雷小磊,陳孝柱,張 怡,馮 婧
(安徽理工大學 土木建筑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社會的發展變革時期,隨著生活壓力、就業壓力逐漸加大,導致就業難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也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并危害著和諧校園的建設。文章主要以我院學生所做的就業危機方面的調查問卷為基礎,結合當前基礎建設項目所處的社會環境,分析了土建類專業本科生對就業難的認識現狀,對該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危機意識教育提出了實施的對策建議。
土建類;本科生;就業難;就業危機意識;教育
(一)調查問卷概述
結合當前國家基礎建設及交通運輸建設的政策導向,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對就業難的認識,客觀地評價我院就業危機意識的教育現狀。論文抽樣調查了我院的1000名學生,共涉及土木工程(三個專業方向)、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等4個專業,調查的學生結構為1~4年級。
針對目前土建類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形勢,選擇的問卷題目共計30題,其中6題為不定項選擇,涵蓋了調查對象的專業、年級等基本信息,對就業形勢的認識,就業壓力的存在于緩解途徑,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現狀,就業指導及危機意識教育的建議等內容。
調查問卷發放1200份,實際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162份,占96.8%。其中,男生916份,女生246份。
(二)調查問卷的統計與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土建類專業的本科生對就業形勢認識總體上趨于理性,但同時也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調查結果分析顯示,大學生們對就業問題的認識偏差主要體現在對就業形勢的認識不足,個人對就業前景的期望過高,就業準備過于匆忙和就業危機意識的教育滯后等方面。
1.就業形勢認識
(1)調查中有部分大學生對當前基礎建設及鐵路橋梁等專業就業形勢的認識比較模糊,對就業問題缺乏深入地思考。在對該問題進行回答的統計中,選擇“嚴峻”和“一般”的占61%,選擇“樂觀”的占20%。調查結果表明,在對該問題的回答中,選擇“有短期的目標”的占65%,選擇“目標模糊,難以選擇”的占28%。這與選擇“嚴峻”、“一般”和選擇就業壓力“很大”、“比較大”的結果較為對應,有短期的目標和較為模糊的目標,都是對就業壓力的基本表現。
(2)調查中共計72%的同學認為目前的就業壓力“很大”、“比較大”,而選擇對所學專業就業狀況“非常嚴峻”和“嚴峻”的結果僅有38%。數字對比表明,我院部分土建類的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認識不清,不能客觀地接受嚴峻的就業形勢對自己帶來的壓力,更有甚者,少部分同學仍抱有“天之驕子”的光環,缺少對未來的思考和審視,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認識比較模糊。
(3)調查中,對土木工程行業未來的發展持“感覺一般”和“有些憂慮”的占了84%,這個數據顯示了該專業的大學生對本專業的就業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多數學生能夠意識到未來的發展存在壓力。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總結我院土建類專業本科生對自己的職業目標、實際需要、自身價值觀以及自身特點等沒有明確地認識,在面臨就業和考慮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上不能全面的正視自己,不能客觀地評價自身的能力。對當前的基礎建設等工程領域的就業問題缺乏全面深入地思考,將勢必會造成他們在就業選擇時茫然、猶豫不決。
2.就業期望
(1)調查中有93%的大學生會以工作的性質是否與所學專業對口和薪酬待遇福利等為理由選擇單位,這與有近80%的學生不愿意從事土建類以外的崗位工作的選擇較為吻合。在目前的形勢下,專業對口與否大大狹窄了土建類專業本科生的就業渠道和選擇面。
(2)結合我院土建類專業往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在調查結果統計中有著完全的表現。以中鐵集團為主要就業渠道的往屆畢業生,對目前的在校大學生產生了一種思維定勢,反映在調查表中,就是66%的大學生選擇國有企業就業,當前形勢下,也對今后的土建類專業本科生就業造成一定的壓力。
(3)因為土建類專業本科生的流動性較大,但是仍有71%的大學生選擇了東部發達的城市就業。這對于以基礎建設和路橋工程為主要方向的土建類大學生來說,再就業地區的選擇方面存在著心理壓力。統計表明,即使在目前的嚴峻形勢下,土建類專業的大學生的也期望有高工資的回報。
通過上述分析,土建類專業本科生仍很大程度存在就業期望值過高的現象,選擇職業的過程中,更多的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而不是從客觀存在的當前局勢考慮,從新審視定位自己的理想選擇。對于與自己專業關系不密切的職業就不考慮,這樣做只能是人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業難度;多數偏向選擇發達城市和福利待遇較好的單位,并不能很合理的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進行工作的選擇,因而極易選擇到并不適合自己的職業。
3.就業準備
(1)在對“您現在進行著怎樣的就業準備?”一題選擇中,73%的大學生選擇了“積極尋求實習機會,彌補經驗不足的缺陷,增強求職的自信?!焙汀霸谕瓿蓪W業的同時,參加各種職業培訓,取得若干職業技能證書?!边@與多數的大學生意識到了就業難或就業危機的統計結果較為吻合,但是著手準備的只是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資格證的考取,對于就業市場動態、就業策略、就業觀念的改變卻選擇較少。
(2)調查中有有92%的大學生對求職挫折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統計數據表明,就業壓力大時,可能選擇回避的占了45%,二者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即使有心理準備,但真正面臨壓力時,這與選擇回避和不能正視面對的大學生也大量存在的數據較為吻合。
通過上述分析,當前基礎建設等工程領域的嚴峻就業環境給土建類專業本科生在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調查結果表明,這種壓力在1~4年級都存在。對當前的就業形勢不能很合理的做足準備,脫離實際狀況,不能科學的面對就業壓力,在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時,在面對求職失敗時,不同程度的“感覺有壓力,心情受到一定影響”的情況就會必然存在,這也對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者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4.就業危機意識教育
(1)學院開設就業指導課是在大學的三年級,所以調查的大學生有近50%的參加過就業指導課的學習。結合統計數據,就不顯得十分樂觀了,即使參加了就業指導課的學習,但是只有24%的大學生對于學校的就業流程和就業相關制度選擇了“了解”。
(2)調查中有43%的大學生選擇了“教師(專業課、基礎課)在上課時,針對土建類大學生就業危機方面的做了討論”。即使如此,在統計中,65%的同學對學校目前的就業危機意識教育“不太滿意”,原因就是還沒有系統的開設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相關課程。
(3)調查中有有88%的大學生認為,開設就業危機意識教育應從低年級開始,其中73%的大學生認為應該從一年級開始進行全程式的教育。
“就業危機心理”是大學生對就業壓力和就業危機這一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和反應,它具有兩面性,即能催進學生進步,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和就業;也能摧垮學生的意志,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這就需要學校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就業危機意識等課程的計劃,聘請專業的職業指導教師,結合土建類專業的特征及行業形勢,開展豐富的教育教學等實踐課程。
(一)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必要性
調查結果表明,土建類專業本科生更希望從就業指導及危機教育中得到本專業的就業方向(92%)、就業形勢分析(88%)和就業心理輔導(74%)等內容。學生最感興趣的的就業指導與危機意識教育的方式是:案例分析(82%)、互動溝通,經驗分享(76%)和角色扮演,模擬招聘(65%)等。
土建類專業本科生就業危機意識的薄弱,主要表現在對就業形勢和社會需要的反應不敏銳,感受力較弱;一些大學生即便感受到了就業難,也不給予足夠重視;大學生普遍缺乏應對就業難和就業危機的常識與技能。
(二)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制度化保障
就業指導培訓與就業危機意識教育在大學生的培養體系中,處在較為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學生的管理中應該多部門聯動,共同完成對大學生的就業危機意識教育。利用多方力量壯大就業危機教育隊伍,構建全員參與、全過程實施的工作機制,完善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培養教學計劃,使學校的多個部門集中力量齊抓共管,產生協同作用。
在我校,建議由學生處、教務處、就業指導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學院教學及學生管理等共同建立培養模式,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作為教育管理部門的學生處和教務處,是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主要職能部門,制定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全面負責協調大學生的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教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作為基層管理單位的學院及輔導員隊伍,則主要負責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教學及實踐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等工作,這樣的多部門聯動機制確保了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常態化。
(三)就業危機意識教育內容的系統化進程
在進行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進程中,需要根據受教育的大學生的專業方向,對教育教學的計劃進行修訂,科學安排教育教學活動,選擇合理的教育模式開展相關的教學內容。
由于年級、年齡等因素的影響,需要根據大學生的年級、年齡、專業特點等,設計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課程及教學進度制定。
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就業觀的教育、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教育和大學生就業形勢政策教育等內容。在這些教育教學的課程內容中,它們組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內部有著緊密的聯系,這就需要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機械的分割部分內容,更不能片面的強調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
(四)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全程化模式
就業危機意識教育課程中,建議采用系統化的全程教育模式,按照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規劃內容,制定適合相應的年級、專業特點的教育教學計劃,課堂教育和課外活動要同步進行,相互滲透。
對于土建類專業的一年級大學生,建議以本專業就業基本形勢、就業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為主,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初步樹立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危機意識,以此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學習知識、增強素質,提高競爭能力。
對于土建類專業的二、三年級的大學生,建議以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職業發展規劃教育、就業心理教育為主,做好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的教育,從多方面幫助大學生完善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轉變大學生傳統的擇業觀、就業觀,結合當前社會對土建類專業大學生的需要和就業現狀,做好相關的就業準備,為今后的擇業、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土建類專業的畢業生,建議以就業形勢教育和就業技能技巧教育為主,做好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教育,調整和確定就業的目標,科學地應對就業難的現狀,在求職過程中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為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五)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
開展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相關課程,需要按照“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標準要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專業的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的指導教師隊伍。這支專業的教師隊伍需要熟悉高等教育的現狀、國家就業的形勢與政策、分專業的就業形勢分析能力、熟悉大學生就業心理及干預措施、大學生就業管理的豐富經驗等。
對于我校,建議以政治輔導員、專業教師、就業指導中心教師為主體,對大學生就業的基本理論、生涯規劃和專業方向前景等做指導;聘請知名的專家學者和權威部門的領導,對分專業的就業形勢和就業技巧等開設講座或公開課;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師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教育提供保障,開展拓展實踐活動,有效地指導大學生應對和化解危機,保持積極健康的求職心境。
就業危機教育不單要教會大學生科學應對就業危機的技能,更要培養大學生的危機意識和樂觀心態,只有通過系統的危機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危機意識,增強他們應對危機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幫助他們有效地消除恐慌,化解危機。在開展就業危機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危機意識的同時,還要在專業課程設置中滲透就業危機意識教育,通過國情教育和就業形勢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憂患意識,強化大學生的危機感、緊迫感,激勵他們強烈的成才意識、勤奮學習的思想、敢于創新的精神。
(注:本文系2013~2014年度安徽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課題)
[1]王芳.山西省大學生就業危機感現狀及其歸因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2011.
[2]馬軍黨.土木工程類學生就業思想的調查與思考——對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屆大學畢業生問卷調查的思考[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1,(10).
[3]郭亮.大學生就業難背景下的就業危機意識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原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