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強
(臨沭縣水利局,山東臨沭 276000)
臨沭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規劃探討
王樂強
(臨沭縣水利局,山東臨沭 276000)
根據臨沭縣城鄉供水的實際,對城鄉供水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臨沭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思路,從資金管理、水源地保護等方面提出建議。
臨沭縣;城鄉供水;建設規劃
近年來,臨沭縣城鄉供水正逐步向城鄉規模集中供水方向擴展,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相當數量的農村分散供水工程質量標準較低,管理不到位,無法保證飲水安全,群眾反映強烈。二是規模化供水比例占現有工程比例偏低,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建設正在起步,城鄉管網統籌建設、監管有待整合。三是城鄉供水工程的運營體制和配套管理尚不健全,城鄉水價、供水水源管理、水源保護急需加強。四是工程運行管護責任不明晰、管護經費不足。因此,加快推進全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勢在必行。
2.1 統籌規劃,明確發展思路
根據水源分布和水廠建設情況,經飲用水水源供需平衡分析,確定了全縣“一大四小”的總體供水格局。“一大”是指依托凌山頭水廠、第二水廠、西盤水廠和雙龍湖水廠共8.5萬t最大日供水能力的供水管網,向全縣主要核心區供水,覆蓋全縣人口41.5萬。“四小”是指依托已建成的曹莊水廠、石門水廠、玉山坊前水廠和西盤水廠分別向曹莊鎮、石門鎮、玉山鎮和大興鎮供水,形成相對獨立的4個小供水片區。同時,規劃建設店頭、大興、青云和玉山4座配水站,將一個大核心區和4個小片區之間的管網互聯互通,實現中心區向邊遠地區的調水,最終形成全縣一網的供水格局。
2.2 明晰責權,理順管理體制
組建臨沭縣自來水總公司,總公司下設城區、農村2個供水中心,在各鎮街和蒼馬山管委會分別設置農村供水站,在全縣每個行政村配備管水員,明確村級管水員的職責和考核制度,落實了管水員的工資待遇,最終形成公司供水中心、鎮街供水站、村居管水員3級管理模式,完成高效運營體系的建立。同時,制定相關的監管和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的內部機構和管理運營體系,從外部監管制度、內部管理制度、公司的運營體系等各個方面改造、規范,提升公司的運行管理水平,以適應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管理要求。
2.3 加強管理,確保效益發揮
一是進行水價改革,合理確定城鄉各類供水水價,建立全縣城鄉供水維修基金。堅持既減輕農村群眾的負擔,又調動農村用水積極性的原則,通過召開水價聽證會,重新核定城鄉各類水價,合理確定縣城和農村水價。二是加強供水工程管理與扶持,建立運行維護基金,確保效益發揮。由縣政府制定出臺城鄉供水維修基金籌集與使用辦法,建立全縣城鄉供水維修基金,彌補供水工程大修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加強水源地的保護工作。將全縣所有用作水源地的水庫統一劃歸縣水利局管理,解除或變更鎮街與各承包戶簽訂的承包合同。對用于水源地的水庫,建立水庫水體清潔制度,加強水庫及上游河道的水面保潔,并由水利、環保、衛生等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加大執法力度,確保水源地的水質不受污染。四是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建立現代化遠程監測監控系統,實施調水信息化管理,完善系統運行維護方案,加強保障能力建設,切實提高應急突發事件處置能力。
3.1 骨干管網建設亟待加快
一方面,隨著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農民群眾的收入不斷提高,群眾對供水的水質安全要求不斷提高;另一方面,目前尚有近1/2的區域還是單村供水工程供水,這些工程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群眾反映較為強烈。
3.2 村內管網問題制約城鄉供水工程運行
農村村內管網大部分是“村村通”時期由村莊自我建設,管材和建設質量標準較低,經過多年運行,目前一部分村莊管網已經無法供水,其他大部分村莊管網帶病運行,跑冒滴漏嚴重,一旦接入大管網,管網承受的壓力更大,造成管網覆蓋區的一些村莊無法順利并網。
3.3 部分農村并網積極性不高
在城鄉一體化供水推進過程中,相當比例的一些村莊并網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一些村莊的村級供水工程尚能運行,群眾思想觀念仍停留在“有水吃就行”階段,對飲用水的水質安全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目前約一半村莊的供水是免費供水,費用由集體承擔,擔心并網水價偏高,群眾無法接受。
3.4 配套措施和工程管理有待完善
一是重點水源地水質惡化的情況尚未得到徹底根治。凌山頭水庫的水質惡化情況雖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污染源頭尚未得到徹底治理,污染水質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他水源地的水質保護和管理措施也尚未制定落實到位。二是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的信息化、自動化運行程度不高,達不到現代化的運行要求。三是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監管體制、工程運營管理的內部運行體系和管理制度還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特別是城鄉一體化供水情況下,對農村的供水管理經驗較少,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機制,將農村供水進一步管理好。
4.1 加快供水主管網的建設
按照確定的總體建設目標,到2015年底實現全縣城鄉供水一體化覆蓋率達到80%,2016年底達到100%,徹底實現全縣一體化供水。
4.2 推進村內管網改造步伐
村內管網改造的壓力主要在于改造資金的籌集。上級的財政飲水安全資金可以滿足供水主干管網的建設和少量的村莊改造,大部分村的村內管網升級改造資金需要地方自籌解決。為鼓勵農村入網并網供水,由水利部門根據主管網的延伸覆蓋情況,聯合覆蓋區域的鎮、村制定每年的村內管網計劃,改造資金由受益村自籌一半,縣財政補助一半的方式解決。為保證施工質量,要統一設計、統一實施、嚴加監管,由專業隊伍施工,不再由村級實施。
4.3 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一是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編制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信息化調度和自動化控制實施方案,建設全縣供水調度中心、管網GIS系統和壓力、流量的在線監測系統,即時掌握全縣管網的實時情況,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二是提升管理的服務水平和執法監管能力。自來水總公司設立供水服務熱線,加強應急保障隊伍建設,一旦出現問題,做到迅速及時處理。同時將全面加強執法監管,抽調人員組建供水執法中隊,及時查處偷水、破壞供水設施等違法行為,切實提高供水管理和監管水平,增強群眾的滿意度。
4.4 加強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保障水質安全
委托專業規劃設計單位編制水庫水源地生態整治綜合規劃,制定綜合保護措施并逐步實施。同時,提高現行水質指標化驗檢測能力,實現濁度、余氯、pH值等主要指標的在線監測,實時掌握水質情況,增強水質變化的應變能力。
4.5 強化組織領導和工作考核
成立多部門聯合的城鄉供水協調機構,加強人員配備,明確管理職能,及時解決工程建設、運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加強對鎮村城鄉供水工作的考核,調動鎮村工作的積極性,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早日實現。
(責任編輯 張玉燕)
S277.7
B
1009-6159(2014)-12-0046-02
2014-07-04
王樂強(1974—),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