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慈
(德州市水利局,山東德州 253014)
河道水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探討
唐慧慈
(德州市水利局,山東德州 253014)
論述了加強河道水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從加快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河道管理基礎設施利用率、加強水利信息化系統間融合、狠抓學習培訓等方面對信息化建設重點工作進行探討。
河道;水行政執法;信息化
在河道水行政執法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不夠科學先進的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部分已建系統缺乏統一的用戶權限管理策略,易造成系統紊亂;對管理范圍內占用單位的基本資料和數據未能實現完全信息化管理,查閱檢索等工作較為繁瑣;水事違法行為現場情況難以實現實時上傳,影響執法效率;水事案件辦理的公正性及透明度未能實現完全公開;統計報表工作未能實現系統自動生成,效率有待提高等。
1)促進執法信息資源共享。采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把各子系統數據集中管理,通過河道水行政執法信息平臺,能夠直接、全面、準確地掌握河道管理范圍內占用信息及其動態變化情況,公開公正履行水行政執法職能,為促進岸線資源開發利用與經濟建設之間協調發展提供優質的水行政服務。
2)提高執法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系統功能設置充分滿足執法管理工作發展的需要,通用性、實用性強,有利于促進水行政執法工作的高效化,通過案件的網上運行,保證了水行政處罰公平和透明。
3)大大提高巡查質量。采用河道巡查移動執法對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河道采砂及其他涉及河流安全的管理工作進行巡查,及時準確掌握管理范圍內的新動向,為高效查處水事違法案件爭取了時間,隊伍快速反應能力得到提升,為在第一時間發現并制止違法行為提供了保障。
4)加大對沿河違法行為的監管。河道管理范圍內非法采砂、違法建設、棄置或堆放阻礙行洪物體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影響河勢穩定,但事件分散且不易防控。通過在線監控系統,可對違法行為進行實時監控,及時采取措施,能大大遏制非法占用河道亂搭亂建行為的蔓延。
5)解決執法人員少的難題。水行政執法機關承擔著日常巡查、涉水工程監管、水事案件查處、占用費征收等工作,工作量大,人員偏少。通過信息化管理,業務銜接進一步暢通,一線執法效率進一步提高,大大提升整體工作能力,在保證河道水事秩序得到有效維護前提下解決了執法人員少的難題。
3.1 加快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數字化水平
建立統一的執法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功能模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內部用戶管理系統。為保證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對系統用戶進行分類,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制定合理的權限管理策略,實現對用戶訪問的控制。用戶按組進行劃分,權限根據模塊、功能劃分,可組合應用。
2)河道占用管理系統。建立基本信息庫對占用單位信息及占用資料進行管理,可實現占用單位的圖形和屬性信息查詢統計以及相關占用資料的查詢、統計和分析。同時,系統提供占用單位的收費管理,對占用單位收費登記進行核定后及時更新和修改,對管理范圍內占用單位年度繳費狀態進行管理。
3)河道巡查移動執法系統。通過該系統,執法巡查人員運用手持移動設備中的嵌入式系統連接中心移動設備服務器,定位當前位置實現對巡查路線和信息的匯總,并可采集相關水事違法行為的聲像、勘驗筆錄等證據以及相關的坐標信息進行實時上傳,供立案調查取證所用。
4)在線監控系統。利用先進實用的計算機技術、自動化監控技術、視頻處理技術,組成一個分布網絡化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具有實時監聽、多畫面視頻顯示、云臺鏡頭控制、視頻報警處理、自動錄像的時間表設置、報警記錄查詢等多種功能,并配有檢索回放軟件,可進行全方位檢索。
5)案件網上運行系統。系統設有案源管理、立案申請、調查取證、處罰辦理、執行情況記錄、文書管理、統計分析等功能模塊,水行政執法部門從受理處罰案件開始直到最終結案,整個過程全部在該網絡平臺上進行運轉。該系統強化對處罰權力的實時監控,確保了案件辦理公開透明,并設置限時辦結制度,提高了案件辦理效率。
6)法律法規和標準查詢系統。通過該系統可檢索查詢國家法律法規、國家行政法規、省市地方法規及各級發布的規范文件,使河道水行政執法工作的開展有理有據,可有效規范執法程序、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極大符合推行陽光行政的要求。
3.2 依托河道管理基礎設施,加大信息化建設
將河道水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與河道管理中已運行的基礎設施進行良好結合,提高已有河道管理系統的利用率和執法效率。
在水行政執法中,可通過對河道管理中的信息收集處理系統所提供信息進行整合,動態反映沿江占用現狀,實現對重點岸段的視頻全程監控,為河道水行政執法發展開辟更加安全和智能化的新路。可將河道工程地理信息系統與河道巡查移動執法系統進行有機結合,及時獲取所處河道和所轄河道工程的基本參數資料和圖片信息,以及監測站點信息,以便進行資源調用,提高移動執法效率。將河道管理的監測系統引入水行政執法中,對報警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并結合視頻監控信息,及時掌握重點堤防段的情況,為執法提供依據,對河道進行有效的保護。
3.3 加強系統間融合,構建綜合執法管理系統
在河道水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中,須加強與其他水利業務信息化系統的融合。集工程管理、水行政執法、河勢監測、水資源管理及防汛工作等為一體,形成基于河道水行政執法信息化的綜合執法管理決策信息系統,實現各項工作網絡化,實現各子系統之間業務數據和基礎數據的共享,最終實現水利信息化建設與水利管理科學化的有機結合,促進河道管理工作規范化,確保河流健康、重要基礎設施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3.4 狠抓學習培訓,健全制度提高隊伍素質
通過培訓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水行政執法隊伍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在提高專業理論水平的基礎上,側重能力培訓,提高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行政能力;積極開展信息化知識培訓及考核考試,邀請專家進行信息化執法專業技能培訓,大大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不斷提高隊伍的執行力。
在人才管理制度建設上,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形成人才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細化崗位職責,完善目標考核,強化效能監察;加強人才引進工作,完善對專業信息化技術人員的培養制度,大力提高隊伍素質;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人才管理制度,進一步落實長效管理措施,努力探索新辦法、新途徑。
在河道水行政執法中,須緊緊圍繞河道水行政執法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的目標,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實現管理的自動化和現代化,并且不斷拓展信息系統的應用范圍,改善執法管理手段,為河道執法管理信息化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張玉燕)
TP315
B
1009-6159(2014)-01-0062-02
2013-10-30
唐慧慈(1989—),女,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