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峰
(江蘇省高郵市甘垛澄陽初級中學,江蘇高郵225600)
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探究的實踐與思考
馬曉峰
(江蘇省高郵市甘垛澄陽初級中學,江蘇高郵225600)
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中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是教師教授知識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組成,因此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是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造師生之間教學之間的愉快氛圍。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實踐;思考
課堂教學觀念就是教師對關于課堂教學相關的因素的態度和認識,包括教師對教學環節的想法、對所設置的教學目標的認識等方面。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教師只有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才能將之運用于實際實踐,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的。對于想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教師,樹立科學的、適合學生成才發展的課堂教學觀念不可或缺,正確的課堂教學觀念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關鍵在于提高學生多樣化解題能力,多樣化解題包括一題多解、不同問題同樣解法等,通過多樣化的解題方式,學生可以開拓思維,感受數學帶給學生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一題多解就是指對同一數學問題用不同的數學方法來解答,一題多解的特點就是從不同的結構形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對同一個問題進行解答。一題多解可以對學生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聯想力和觀察力。多題一解就是指解決不同的數學問題使用同一種數學思想方法。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某一種解題方法,在解題過程中,可以將一些內容不同但是可以使用相同的解題方法的練習題編在一起,達到強化訓練某一知識點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科學的課堂教學觀念理念需要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的各種教學行為。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改進教學內容、加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等課堂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的課堂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刺激學生主動學習,有效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課堂教學的方法要恰當,合適的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高低。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激勵、引導、維持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的效果有很大引導。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創設一些情景或者是舉一些例子,比如過去的人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的數學故事、科學家對數學方法的發現過程的故事等。通過有趣的小故事引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師生之間良好和諧的關系可以加強中學生對數學方面的興趣,優秀的師生關系是平等、包容、信任的。如果學生喜歡教課的老師,愛屋及烏,就會對老師教的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努力學好這門課程。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老師應具有亦師亦友、師生平等的思想,而不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授課關系。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使學生信任老師。教師可以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盡量理解學生。
教師要擯棄過去的傳統思想,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教學成為生命體之間的共同成長、平等對話過程。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質疑。這樣學生和教師之間就才能形成真正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包容、和諧、民主,同時受到教師的鼓舞和激勵,從而增加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和諧友好、生機勃勃,呈現教師愿意教、學生積極學的效果。
數學教師要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作為教學目標,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知識,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和摸索。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精神,比如,一個同學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x+5)=5時,把方程寫成x×(x-5)=5×1和x×(x-5)=(-5)×(-1),由此得出方程的解x=-1或x=5。這個學生解法是對的,但是老師告訴這解法是不正確的,應該先移項然后合并同類項,將方程化成標準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進行求解。學生自己想到的具有創新意識的解法,卻被老師否定,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受到壓制。
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讓學生敢于質疑老師,質疑課本,有自己的思想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教師要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培養學生的敢說敢問的精神和創新意識,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向老師發問。讓思維能靈活的集中與發散,讓觀察力更加敏銳,學會通過不同的視角發現問題,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應試教育”將考試作為學習的目的,給中學數學教育帶來了很多問題,不結合實踐的教學造成了學生與社會的嚴重脫節,改革考試方法既是突破口,能為中學數學教育工作注入活力,也更有利于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培養目標。因此,必須認真改革考試方法,并把改革的成果運用到中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去。中學考試的目的是為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質量,而不是為了選拔人才,所以可以使用綜合評價的方法,不單單只看學生的卷面成績,將學生的數學成績由隨堂作業、考試成績、平時表現幾部分共同決定。試題與作業中要減少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數學題,增加主觀分析部分,多考察一些可以一題多解、綜合性的、甚至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給學生自己進行探索的機會,努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初中教學學生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捕捉書本信息,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認識,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獲取、積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重視數學方法。
1.引導學生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與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就是數學課上的知識點,它們貌不相似神卻相通。教師只要做個教學上的有心人,在初中數學教材中挖掘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就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把許多生活實際引用到數學的學習中來。
2.指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數學。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在生活中觀察數學,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累豐富的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軸對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故宮、天安門廣場、圓明園等建筑的布局,看這些建筑是否對稱。這樣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意識到自己應該學好數學,才能在生活中用好數學。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每一個數學教師一生不懈的追求,要從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每個方式進行把握,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教學應該提高其有效性。將過去嚴肅古板課堂氣氛變得活潑,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長大。總結現有的教學素材,提煉新教學素材,使中學數學課堂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提高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王先鋒.中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成功(教育),2011(01).
[2]李心滿.方法:探討中學數學教學策略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05).
[3]楊政.中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思維辯證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2).
[4]閆志國.中學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6).
[5]陳敏.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和素質的培養[J].數學通報,2001(07).
編輯∕高偉
馬曉峰(1983-),男,數學教研組長,研究方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