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孟香,李士華,吳發遠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154007)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高職院校化學、化工、生物技術、藥學、食品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培養分析檢驗技術人才的必修課程。我校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摒除了“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引入“參與型”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于200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省級精品課程。
為了適應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要求,著重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1],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精品課程的后期建設中,本精品課程組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注重科研與教學的融合,通過階梯式項目化課程體系的實施,將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中,構建了具有特色的精品教材和教學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2]。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必須具備一支具有先進教育理念,深厚專業知識,獨特教學個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學團隊。
在精品課程后期建設中,無機及分析化學精品課程組多次圍繞“質量工程”,結合精品課程后期建設,從理論與實踐上就教學理念展開系列探討,突出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實用性、綜合性等特點,力爭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融合;努力實現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為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水平,鼓勵教師、支持教師訪學、進修,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實踐技能,定期組織教研活動、教學觀摩活動,交流教學經驗,熟悉課程特點,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鼓勵教師全面開展科學研究。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培養學生化學整體知識結構、技能結構的組成部分,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也是后繼課程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課程組針對授課專業的特點及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發展要求為導向,結合無機及分析化學的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構建了“必備知識——技能訓練——綜合測評”階梯式項目化課程體系。
1.項目化課程體系打破了傳統的無機及分析化學知識體系,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有機融合,形成9個項目:無機化學基礎知識、分析化學數據處理技術、分析化學常用的儀器操作技術、溶液的配制技術、酸堿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吸光光度法。
2.階梯式項目化課程體系中,理論知識本著適量夠用的原則進行精簡、提煉;將具體技能訓練任務貫穿于相應的模塊中,著重體現學生對無機及分析化學知識的運用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根據綜合測評給定的測試題目,以小組為單位協作完成相應的測試內容,檢驗學生學習質量,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3.對不同專業授課時,可以結合所授專業的后繼課程及人才培養要求,合理選擇無機及分析化學項目,組合成符合該專業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體系。
與傳統課程體系相比,“必備知識——技能訓練——綜合測評”階梯式項目化課程體系能夠滿足不同專業課程和人才培養目標對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內容的需求,有利于保證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1.理論與實踐結合,多種教育教學方法靈活運用
項目化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體系更新了知識體系,本著適量夠用原則對課程內容進行精選和提煉,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借助多媒體課件技術,以圖片、錄像等形式將較為抽象、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趣味化,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注重科研對課堂教學的滲透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主要是驗證性測試,雖然它有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訓練實驗技能,卻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將科學研究方法融入到實驗教學過程中,將原有的一些驗證性實驗模擬成一個個小的“科研項目”,在訓練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在階梯式項目化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體系中,課程組將“綜合測評”環節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性過程,即學生接受分析題目,明確分析目的和要求,通過自主學習,完成資料查閱、檢測方案的選擇與制訂、分析測定和形成檢測報告,這一系列的過程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培養、提高和檢驗的過程。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研究,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與科研創新能力。
精選、整合教學內容,形成出版符合項目化教學課程體系要求的精品教材是精品課程后期建設中的重要環節。為了適應無機及分析化學階梯式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教學需求,課程組編寫項目化教材《無機及分析化學》,由大連理工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教材打破了傳統的章節式教材體例,轉變為項目式教材體例,項目中包含若干個模塊。每個模塊中包含必備知識、技能訓練和綜合測評三個環節。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恰當引入化學科技前沿知識,補充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豐富教材內容和增強教材的趣味性。
精品課程建設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實現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利用。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精品課程后期建設過程中,課程組及時更新和完善教學網站內容,將教學大綱、電子教案、習題和答案上傳至教學網站,便于學生查看、下載、使用;同時教學網站也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課程組教師及時發布課程教學課件、優秀學生成果、教學錄像等學習資源,豐富學生課外學習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通過教學網站的“教學評價”欄目,課程組還能及時掌握學生對課堂教學質量的反饋意見。
規范化教學管理,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精品課建設中,課程組經過研究討論,制定了精品課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課程組成員的任務分工,保證精品課建設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隨機聽課制度,掌握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定期組織研討、集體學習等活動,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無機及分析化學精品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科研與教學的融合,通過對教學內容精煉、整合,構建了符合不同專業發展需求的階梯式項目化課程體系,出版了具有特色的精品教材,完善了教學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教育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2,6.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