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軍,車妍妍
(1.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沈陽 110034;2.遼寧大學 人文科技學院,沈陽 110036)
創業,從廣義上講就是開創事業,從狹義上講就是開辦企業。實際上,創業是發現價值、創造財富的一個動態過程,是創業者通過發現并捕捉商機,利用各種有利資源,創造新穎的產品或服務,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也可理解為,創業就是把產品、服務、點子等,通過個體或團隊組織,進行產品開發、專利申報、組織生產、宣傳策劃,開展營銷以及進行市場開拓等一系列運作,最后變成經濟實體,成就個體或組織成功及財富增長的過程。
高等商科院校畢業生在進行就業選擇時,自主創業是一個具有方式靈活、比較容易形成成果的財富累積過程。在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瓶頸突出的時刻,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特別是能夠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特長進行創業,就更顯得難能可貴。通過課題組在對沈北大學城范圍內高校畢業生擇業傾向性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中有強烈創業意愿的占到27.94%,在校期間做過自主創業的學生比例也達到30.7%,反映出大學生普遍具有創業的意愿,只要對他們的創業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就可以為社會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容積池”。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社會已經基本形成了一種創業的氛圍,小到街頭擺攤,大到公司的成立。短短幾年間,已經基本在社會生活的每個領域,形成了自主創業的熱潮。但透過該現象,我們也不難發現,在自主創業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因素制約其發展,如資金、經驗、能力和社會觀念等。
大學生創業往往是從校門走出去后就開始了,沒有一個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能夠掌握的資金規模還不足以支撐其創業行為。由于商科學生所進行的自主創業多集中于貿易、金融、財經等方面,對資本的要求比較高,由于缺乏資本而造成的機會流失,也屢見不鮮。一般來說,這些學生的原始資本大多來源于家庭支持和政府援助性項目,資金規模有限;部分自主創業項目會引入風險公司或銀行資本支持來獲得創業的首期投資。而風險投資公司往往考慮到大學生缺乏創業經驗,投資時特別謹慎,制定苛刻的投資標準,或要求在企業中占有較大的股份。而銀行對創業公司貸款的要求是公司成立后方可申請,但要有擔保,同時貸款銀行對創業項目的盈利前景評審嚴格。
商科學生長期待在校園,受年齡和相應學識的限制,對社會缺乏了解,特別是在創業過程中很多人只會“紙上談兵”。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知識,難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場信息,也就無法分析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許多學生在開發產品項目時并不完全了解市場需求,潛心研制出來的產品找不到買家。在社會經驗方面,創業時盲目樂觀,對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不周。另外,除專業知識外,管理、法律等綜合知識不完備。
商科學生受專業知識的限制,擁有可創業技術的大學生只可能是少數,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講,很難擁有可以創業的技術。大學生在大學里由于長期接受應試教育,技術創新能力相當薄弱,導致創業后在市場難以立足。創業是對自己所掌握的資源進行再分配的過程,資源的豐裕程度直接影響了創業的結果。自主創業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資源整合的重要手段,積極引入外部資源,不斷豐富并提高自身創業能力和創業水平。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別人掌握的資源有效地開發并利用,提升自己的技術創新能力。而目前,由于受制于知識產權等條件的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業還不能夠很好地利用既有的技術資源,自主創業受制于技術創新水平的影響作用在一段時間內仍會長期存在。
教育部在2012年下發的《關于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中要求,普通高校要在創業教育的教學標準、教學內容作出量化,在制度上、規范上進行引導。但根據課題組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高校仍停留在就業教育階段,很少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導致學生對創業政策知之甚少,創業知識和技能十分欠缺,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在校期間很少甚至不能夠參加足夠的創業技能培訓教育,大部分學生在畢業時不了解自主創業政策及自主創業形式的大有人在。因此,在高校內亟待開發普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培訓及教育,讓學生了解并及時掌握創業形式、創業方法、創業政策等。通過學校教育和自主創業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不斷提升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技巧和能力。
商科學生自主創業并不神秘,每個人身上都有創業者的基因,而阻礙其成功的原因往往出現在創業者本身。因此,只有通過提高創業者的自身綜合素質,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掘自身能力。第一,商科學生要永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對環境、市場、技術及客戶需求變化有著高度的敏感性,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為未來可能的變化做好準備。第二,需要具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冒險是創業者的基本精神。冒險需要智慧,而商科學生在校期間培養的就是高超的智慧,創業者要培養自己在冒險中控制風險的能力并獲取成功。第三,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與身體素質。創業是一項繁重和復雜的工作,對創業者的心理與身體要求很高。大學生創業者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寬廣坦蕩的胸懷。
經濟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企業生存和發展所依存的社會經濟狀況和國際經濟政策的狀況,對企業潛在顧客購買能力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的經濟環境是企業面臨的社會經濟條件及其運行狀況、發展趨勢、產業結構、交通運輸、資源等情況,是對企業生存和發展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經濟環境會影響創業者創業的動力、創業的機會、創業的難易程度和創業成功的可能性。良好的外部經濟環境可以減輕并降低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與困難,復雜嚴峻的外部經濟環境則會對新企業的發展產生阻礙與負效應。
創業孵化器是快速組建創業團隊的一個很好的渠道。現在好的創業孵化器都會在團隊的組建上提供服務,或者能夠提供組建團隊的平臺。利用創業孵化器的輻射帶動,吸納專業技術人才,組建人才庫,當有好的項目進入創業孵化器的時候,可以順利幫助新的項目組建團隊。利用創業孵化器開放性的特點,創業者可以不斷交流各自的創業想法,甚至可以打破原有的創業團隊的限制重新進行組合,還可以互相推薦合適的人選,幫助其他人完善創業團隊。
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只有了解了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目前,國家為了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相繼出臺了若干項政策。例如,對大學生創業項目適當放寬資金、人員的準入條件,注冊資金可分期到位。對經營場所的規定也做了一定的放寬。對于符合條件的創業項目,創業項目所在地可以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從事微利項目的,可享受不超過10萬元貸款額度的財政貼息扶持。在稅收方面,畢業兩年內從事個體經營時,按照相關規定,可以享受減免各種稅費的優惠措施。特別對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又進一步對具體項目進行了稅費的減免。
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積極推進商科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要營造一種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大環境,提供一個關注、理解、支持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有利氛圍,培養并造就一大批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人物。
[1] 唐國華,劉鑄,劉萬芳.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3.
[2] 李家華.創業基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 鐘曉紅.大學生創業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4] 劉春芝,宋錦萍.基于創新能力提升的創業教育[J].現代教育管理,2014,(5):30-33.
[5] 劉春芝,丁學森.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政策的內容分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