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敏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400)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一方面在學校數量、在校生人數、資源的使用、職業教育的觀念、培養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的應用等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占有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隨著生源的日益減少,如何在有限的辦學資源和特定環境下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辦學效益成為熱點問題。高職教育必須從外延式發展轉變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上。因此,提高高職的教學水平和畢業生質量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從人才培養目標來看,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突出強調的是高職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而教師個人的實踐技能水平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高職專業課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和動手操作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它關系著能否實現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
近幾年,在建筑類師資培訓基地的支持下,很多高職專業課教師都參與了企業工程實踐的北京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目的就是學習先進的專業技術知識、豐富課堂教學資料、指導學生實踐操作、提升個人雙師素質、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效果。教師企業實踐的最終目的是進行教學轉化和應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提升學生的培養質量。論文將結合本人的企業實踐及教學實踐對教師企業實踐對高職教學的影響進行研究和分析。
1)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決定的。
高職教育作為一種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要重視高水平技能和技術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要體現出它的高等性和技能性特點,要實現其“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高等職業教育的技能型特色就決定了培養學生的教師必須是高技能的教師,必須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也就決定了高職教師進行企業實踐的必要性。
2)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是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需要。
學生學得好不好,除了實訓條件配備扎實外,關鍵還要看教師教得好不好。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等職業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選擇。具備“雙師”業務素質的教師,才能更好地在理論教學中聯系實踐,指導實習和實訓,并將最新科學技術和科學方法傳授給學生。教師參與企業工程實踐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
近幾年,我院建筑專業教師先后有8名專業課老師利用暑假時間深入企業一線進行頂崗學習和鍛煉,使得書本知識和企業實踐有效貫通,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尖端技術都在企業,企業頂崗鍛煉的教師們在企業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眼不高了、手不低了,教學實訓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掌握了企業的實踐技能的同時,有多人先后取得了施工員、預算員、鋼筋工、制圖員等職業資格證書,提升了個人的雙師素質。通過企業實踐也為學院培養了一批懂理論、熟操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隨著產業升級和社會轉型的加快,當前我國社會強烈期盼和呼喚“中國教育升級版”。高職院校要真正成為打造“中國教育升級版”的重要推動力量,首先需要優化自身的專業辦學結構,提升自身辦學品質和影響力,實現內涵式發展。如果說結構轉型是內涵發展的基礎,那么提高質量就是內涵發展的核心所在。尤其對于辦學歷史還不長、社會吸引力還不強的高職教育而言,質量更是未來發展的生命線。
高職院校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一定意義上講,教師的能力決定了一所學校履行自身社會角色定位的水平。課堂教學的質量建設,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信息、資源與行業企業一線的“零距離”和“短距離”是高職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教師進行企業實踐是提升教師能力和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深度和實踐效果決定了學院的發展規模。
1)企業實踐促進了專業建設發展和課程體系建設。
教師進入企業實踐的目的就是了解企業的運行管理機制、熟悉崗位設置要求、了解企業對畢業生的崗位能力需求、學習先進的專業技術知識、鍛煉實際操作技能以及完成專業建設等方面的調研工作等。一方面,教師進入企業實踐之后,能夠正確的了解市場對畢業生的要求,從而可以對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構建給出有針對性的合理建議。另一方面,教師企業實踐之后可以掌握企業對職業崗位能力的需求及先進的前沿專業技術,從而在課程體系構建方面可以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企業的需求,從而縮短了學生畢業之后進入就業崗位的距離。
2)企業實踐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企業實踐的現場資料補充了教學內容和豐富了教學形式。專業教師在進入企業實踐之后可以搜集大量的現場圖片、視頻、圖紙、相關文件、實物等資料。這些現場的資料可以補充書本上很多沒有的東西,同時也使得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一線的工程技術,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
3)企業實踐激勵了專業課教師的科研熱情和改革魄力。
教師進行企業實踐還可以為其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提供良好的素材和載體。教師在將企業實踐成果轉化為教學應用成果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較多的科研項目立項,可以與企業合作完成教材改革、技術應用的研究等,從而大大的激發了教師科研熱情和改革魄力。近年來我系在企業實踐之后教學科研成果碩果累累,而且有多項獲得市級獎項,大大提升了教師的科研水平。
4)企業實踐提高了實踐教學水平。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師在進行企業實踐之后可以將豐富的工程經驗及案例應用在學生的實習、實訓中,讓學生在做中學和學中做。真正的實現了高職教育專業與產業結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結合,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結合的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其專業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質,而下企業鍛煉是培養教師“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是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師技能和保證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高職教師應該利用實踐的契機,做好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調研,從而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建筑類教師的企業實踐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可以提高專業課老師的雙師素質及專業技能,從而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
[1]鄧人芬.高職院校教師下企業鍛煉如何實現校企雙贏[J].知識經濟,2011(5):68-69.
[2]賈小琴,周 研.專職教師赴企業鍛煉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6(8):91-92.
[3]蘇曉鋒.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的對策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