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英
(吉林省吉林市第三中學,吉林 吉林 132001)
經過30多年的探索歷史課程已經得到了廣泛地認可,特別是歷史課程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各種意義正在被社會所接受,歷史教學對學生的綜合促進功能正被多方面所承認,歷史已經逐步成為培養人才、發展素質中重要的基礎學科。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歷史教學的經驗得到不斷積累,歷史教學的人才得到培養,這為促進歷史教學質量提升和加速歷史教學長足發展有著重要的保證作用,同時也為新一代人才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起到了基礎性的支撐作用。
我們既應該看到歷史教學取得的成就,同時也要看到由于內外因素的影響,歷史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最為代表性的問題是歷史教學模式落后,這不但會影響歷史課堂中對各教育要素的調整,而且會影響到歷史教學的質量。歷史教學模式落后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當前的歷史教學實際中,很多教學模式的采用都以考試為核心,這種應試教育思想在歷史教學中擁有太大的市場,導致歷史教學存在目標設置方面的問題,造成歷史教學中片面對考試知識進行強制性記憶,學習過程中題海戰術被廣泛適用,形成了僵化的歷史教學環境,抑制了學生歷史教學的主動性。
在其他科目,例如:英語、數學、語文等基礎型科目的影響下,學生學習壓力成倍增加,學生表現出學習內容和任務方面的多樣性和繁重性,這種高強度的學習狀態會影響到學生對歷史教學的興趣,甚至造成對歷史教學積極性的缺失,這會給學生造成片面發展的危險,難于形成對學生的全面促進作用。
歷史教師是歷史教學的主導者,當前歷史教師對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沒有廣泛地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在歷史教學中的能力還有待于加強,在傳統方法未能有效激發學生歷史教學積極性的前提下,會造成歷史教學效果難于得到預期的目標,使歷史教學模式的更新和發展進程受阻。
在歷史教學中應該主動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豐富的題材、動人的音樂、全面地講解來提高歷史知識的吸引力,進而做到對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在進一步統和學生各項觀感的基礎上,使學生更能深入到歷史教學的深層次結構之中,以達到歷史教學內容更為準確、全面、深度地掌握。
歷史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和歷史交叉內容,有針對性地利用學生求勝心理和競爭意識,以辯論會、辯論賽的形式進行歷史教學,可以先創設歷史教學的問題和情境,然后組織一場辯論賽,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對歷史教材和內容有個深入而細致的理解,學生在激烈的辯論中,充分發揮想象,努力探索,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通過辯論,無論成敗結果如何,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都可以做到對歷史教學的充分接受和全面理解。
體驗式教學是指教師針對某一教學內容,創設出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有所認識和感悟,真正地體驗故事主角的內心世界。體驗式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親自體驗,自己有了切身的體驗之后,才能夠獲得自己獨到的感悟。學生也能夠由被動認識上升到自我認知,其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提高。比如說,在教學“孫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然后自行整理,教師再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再現這段歷史,將辛亥革命、國共合作、重慶談判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真實再現。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體驗到孫中山先生的壯志,也能夠體會到其他人物的內心想法和立場。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每位學生擔任不同的職位,模擬歷史故事中的情境,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設身處地站在角色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讓學生體驗對歷史故事、人物的意見和觀點。
歷史教學模式是確保歷史教學順利進行,保障歷史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要素,當前教育、社會和學生情況出現了重要的改變,這在客觀上提出了加速歷史教學模式轉變,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要求。歷史教師應該結合教育、社會和學生的實際,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對歷史教學模式展開全面地改革,在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處理能力的同時,加速歷史教學綜合的改革歷程,使歷史學科更能夠發揮對學生綜合發展的加速、完善和促進作用。
[1]馮旗紅.新課程背景下歷史學科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0):97-98.
[2]董學好.新課程背景下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8,(04):78-79.
[3]范衛東.舉重若輕,從學科特點突顯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08,(Z1):104.
[4]于禎.實現精心預設和精彩生成,讓課堂教學更有效——談中學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0,(07):63-64.
[5]趙文龍,王秀青,賀千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有效性教學方式研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