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張連奎,陳 宇
(吉林農業大學,長春 130118)
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學生、家庭的切實利益,也直接影響著高等學校的長足發展。如何在現階段中提高就業率已成為高等學校教育的生命線。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經濟化、信息化迅猛發展的時代,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競爭力十分必要。只有擁有高綜合素質、具有創業能力的創新人才,才能占主動地位。正是由于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供需矛盾日漸突出,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迫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難、就業晚的問題。合理正確的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成功就業創業,并增進其扎實的專業基本技能、人文知識、實踐技能、創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等綜合素質,尤其是就業創業核心競爭力。
用人單位選擇優秀人才的標準,不再局限于學生干部、黨員,而更加器重具有扎實理論知識、活躍的創新思維、敏銳的創新理念、嫻熟的創新技能和良好創新品質的優秀人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興起,將逐步取代傳統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多的新型崗位也將占領市場,更將逐步遠離傳統模式和要求。創新創業,科技創新,是新時代的需要。未來的新崗位也會漸漸遠離傳統的模式和要求,依賴于科技創新,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各式各樣的新崗位,必須由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人來開拓。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業能力,刻不容緩。
人們對物質化生活的追求,使得社會上出現很多不良風氣和意識。處于高校的大學生群體,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時期。通過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培養當代大學生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意識與品質,對國家及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以發揮一個人的最大潛力,樹立一個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目的,成就自己所希望實現的目標。現如今大學生認為就業難,在沒有自認為好工作的時期,創業也是不錯的選擇,也是時代賦予的機遇,更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理想的途徑。創業還可以帶動就業,實現自己理想的同時,還可以使更多人圓夢。因此,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不僅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內容,更是大學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迫切需要。
由于自信心不足,就業創業的自發性、主動性不夠,等等,都是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主體意識缺失的主要表現。考研、考公務員等,均成為一些應屆大學生暫時逃避就業的途徑和方法。更有甚者回到家中,寧愿成為“啃老族”,也不試著就業、創業。一些開始信誓旦旦的大學生,嘗試著創業,但創業艱難守業更難,很多頂不住市場和現實壓力,慢慢宣告失敗。
一部分從小養尊處優的獨生子女,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差。另一部分不能自控的大學生,不是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理論學習上,就是上網玩游戲或談戀愛,這些人,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往往束手無策。這兩部分大學生正是缺乏實踐能力或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的主要體現者。人際交往能力是社會的主要溝通形式,也是大學生進行就業面試、進入新工作崗位時應該具備的。但一部分大學生,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沒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長期養成的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使得他們的思考力得不到充分鍛煉,創新創造能力不高。
雖然大部分高等院校開設了“就業創業指導課”,但純粹的理論教育,采用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缺乏多樣化教學形式和實踐環節,根本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只在課堂上簡單基本掌握一些基礎就業知識,不能深入或有實踐性地針對就業創業進行實訓,所以對學生的幫助不大,這就導致了就業創業的艱難性。因此,新型的教育模式,要在高等教育中,增設引導、支持大學生創造財富的價值導向,增設創業文化氛圍,開展創業教育,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創業教育的重要性。無論就業困難與否,都應該開展創業教育,有著相當大的作用和意義。
就業創業教育發展時期較短,還存在很多不足。據了解,在西方發達國家,創業教育往往從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相比之下,我國的創業教育明顯不足,直到大學才開就業指導相關課程,甚至有的高校還沒開始,導致創業教育基礎薄弱。正是由于起步比較遲,培養比較晚,學生對自主創業缺乏熱情,對就業問題表現出“等、靠、要”的依賴情緒。大學生對就業創業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大部分學生認為創業離自己很遙遠,其實并不遙遠。在高校中,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業計劃大賽、“挑戰杯”競賽、大學生科技園、創業園等一批富有成效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教育活動載體和實訓平臺,已經取得了一些相當大的成績和結果。樹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意識十分必要。
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普遍擁有技能證書,但工作實習、工作經歷不足;工作意愿較強,對擇業面臨的困難有理性的認識;就業信心較強,對收入的預期較高;擇業標準呈現多元化,外資公司、國家政府機關是首選單位,普遍認可職前培訓的必要性;創業意愿仍不夠強烈,創業行業范圍不廣,對創業政策了解不多。
基于以上結果分析,探索高校就業創業教育迫在眉睫。
必須采取積極措施,鼓勵、培養,使其與當代社會接軌,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必須繼續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同社會接軌,同企業接軌,在聯動的同時收獲就業創業知識,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在扶持政策下,不斷解讀優惠政策,讓每位同學了解其優勢及可行方向。加強推進職業發展規劃,明確方向與目標。近年來,與創業相關的社團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作用,鼓勵和支持,加強對求職類學生社團建設的指導,使學生通過參與社團活動和實習,更明確未來發展和奮斗目標,有針對性進行專業知識積累,提高職業技能、擇業技能、求職技能,為求職擇業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應更加注重個人品質與綜合素質,憑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質面對就業創業環境,在學習成長中發展,共同搭建一個廣義的就業創業平臺。
自主創新創業是必不可少的素質能力,伴隨著以往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繼續開發、整合、開辟一條嶄新道路,讓廣大青年學生在這條寬廣的道路上自主創新,描繪藍圖夢想。
[2]李慶.2009年南京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J].濟與社會發展,2009,(10):55.
[3]黃敬寶.2008年北京地區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J].中國青年研究,2009,(01):44.
[4]韓曉蓉.上海高校今年起為所有大一新生全面普及就業課[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70124/n247800497.shtml,2007-01-24/2009-11-20.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72/201105/xxgk_120174.html,2010-5-14/2010-5-18.
[6]王淑文.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版),2006,(26):97-99.
[7]楊濤,李宗輝,石慧.大學生創新型人才素質模型的比較研究[EB/OL].http://edu.people.com.cn/GB/8216/69373/69375/69381/4742745.html,2006-08-25/2010-06-25.
[8]李茜.社會需要什么人才[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2,(08):31.
[9]張亞麗,王艷潔.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04):67.
[10]施險峰.高等院校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新探索[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