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玉
(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哈爾濱 150090)
經過多年的發展,信息技術管理平臺已經成為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所依賴的重要基礎之一,所以,對作為企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信息化的研究定位就應當從會計所處的信息化環境出發。互聯網是所有行業信息化的基礎,企業的信息化更是離不開網絡,企業經營活動的基本形式是在網絡經濟運行環境中進行的,不管是電子商務,還是隨之發展起來的網絡財務、網絡會計和網絡審計等企業中各種財會信息都離不開企業信息的網絡化,因此,在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同時還要強調企業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建立應與企業風險管理相結合,
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風險管理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內部和控制,但是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有局限性的,為了克服這個缺點,現代各個企業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外包手段,這就說明企業的外部供應商已經深入到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所以,企業要不斷深化內部控制來達到提高企業效益的目的,其中就包括企業資金、資產的完成。其次,企業通過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可以有效的掌握企業經營的狀況及經營信息,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科學的數據,提高企業經營的科學性、經濟性、效率性。在新時代發展下,企業要想真正實現發展的目標,就需要不斷改變和創新企業內部的戰略決策,通過企業內部采取適當的調整手段對內部經營進行操控來提高企業的經營價值。企業管理中的內部牽制思想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核心,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建立的成敗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另外,企業內部的牽制問題、企業內部控制結構、企業內部控制整合框架以及企業風險管理的整合框架,這些內容都是企業在對內部進行操控時所要涉及的方面。企業內部在進行風險管理時要對企業的框架進行整合,要把企業的經營模式上升到戰略層面,從而對企業的經營的各個方面譬如財務報告風險等各個風險進行良好的操控,進而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
有關我國的會計信息化下風險管理型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眾多的不確定因素都會影響企業信息化下管理型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度性和靈活性得不到良好的協調與平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企業管理階層對企業內部控制這種行為的膚淺認識。不能準確的在研究中把握研究視角與核心,從而錯過企業內部控制真正有價值的領域。總而言之,有關對會計信息化下風險管理型內部控制問題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強有力的內部控制取決于各有關人員的素質。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不僅對有關人員的知識、技能有了新的要求,而且在道德標準、工作態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定期評價、崗位輪換、在職培訓制度,定期對工作人員的表現、成績和問題進行考核,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作業崗位權責分派應體現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單位整個內部控制的基礎。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問題是企業整個管理體系中不可分別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實施信息化以后,為會計控制從事后控制轉變為事中控制,從適時控制轉變為實時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條件。目前,會計實時控制模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橫向控制模式,它是對企業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經營活動的實時控制。另一類是縱向控制模式,它是指跨越時空條件的企業集團之間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實時控制模式。不同企業構建實時控制模式時要注意企業本身的規模、組織結構和其他相關的個性特征,構建適合自己企業會計核算的會計實時控制模式。
信息的及時交流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和效果,同時也給企業的管理者帶來工作上的方便,使他們及時獲得有效的管理信息,另外,也加強了各部門的溝通與配合。企業管理經營者要想真正提高企業運行的整體效率就必須制定相關的制度,來使信息準確的、及時的為人所用,在當今信息時代這個大環境的背景中,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工作則為重中之重,這也意味著只有加強企業的社會審計工作,及時的對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并且出示出具體的審計報告,才能在加強企業管理者和注冊會計師責任的同時來降低企業的營運風險,進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1]瑚奕明.內部控制的制度化與程序化——種電算化系統構建內部控制的方法[J].審計研究,2013,(02):56-57.
[2] 佩帕德,P·羅蘭.業務流程再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