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軍
(虎林市854農場學校,黑龍江虎林158403)
淺談小學數學的課前調研
宋學軍
(虎林市854農場學校,黑龍江虎林158403)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看待小學教學上又有了更多新的認識,逐漸從課堂教學開始偏向課前與課后的探索。課后的實踐探索已經是我們所熟悉的方式,而課前的調研還算是新興的項目,所以,更值得我們去探索,去分析。所謂的小學數學課前調研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調研,篩選并整理出來自學生的相關資源,在教學設計中科學運用該資源,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文章重點探討了小學數學課前調研的策略。
小學數學;課前調研
隨著現在小學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開始認識到小學數學課前調研對于整個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對于現代化的教學來說,小學數學課前調研還屬于一個比較新穎的話題,可能還有部分教研人員沒能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一般情況下,學生被限定成是教育對象,如果教師向學生講授的知識越多的話,學生的考試成績自然就好。但是,采用這一方面推動了知識教學,但是也將教學引入了單一性的范疇,也就是只看重知識的傳遞與接受。當前的教育強調學生為主體,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學更加關注的是生命成長,體現新的教育理念。小學數學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還須要在進行教學設計前就充分地去關心每一位學生。
教師在對新課程理念理解的過程中,在教學活動設計上還是突出學科本身的邏輯性、系統性,探索如何去將教材內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逐漸發展到去關注學生的經驗、知識、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策略以及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所具有的情感。教師資源化意識與學生主體性意識逐漸增強,但是對學生關注還須進一步加強,學生資源并未成為新課程實施的組成部分,主要表現在:教學活動設計還是主要從教師角度出發;教材成為重要課程資源,并未將生活資源納入教學視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整體要求,但是忽略個體的差異,學習缺少個性化。為此,很有必要對小學數學課前調研,通過對學生進行調研,篩選并整理出來自學生的相關資源,在進行教學設計中科學運用該資源,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對于小學數學課前調研來說,主要是應懂得方法以及具體的運用。本章節首先分析了課前調研的具體方法——課前測試法,然后配合實際的案例闡述了課前測試法的具體應用。
(一)“課前測試法”
“課前測試法”指的是從學生已經明確的資源出發來利用資源,關心學生的經歷與經驗。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際,可以從備課教案的格式入手,在每一個單元中的教學目標增加課前調研的具體方案與調研結果分析,也就是強調從現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的經驗,以及學生在學習整個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困難等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通過這樣的課前測試法,也會讓學生感受到與以往不同的教學,從而提升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習上更加集中注意力,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課前測試法”的運用
曾經有位美國學者談到過,能影響學生最為重要的是學生已掌握了什么,在教學過程中,須要參照學生原來的狀況開展教學。在新頒布的《數學課程標準》中也認為,數學教學活動應該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與現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為此,必須在教學設計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詳細掌握了學生的一點一滴,對于教學的認識態度,才可以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去學習。下面結合教學實例來探討下“課前測試法”的運用。
【前測分析內容】
本文的案例分析將人教版五年級《平行四邊形》這一章節內容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
【前測試題】
①你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行四邊形嗎?你能通過剪、拼的方法把你畫出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嗎?剪、拼成什么圖形,你能畫一畫嗎?
②如果小格面積是1平方厘米,那么這個新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它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③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高是5米,底是2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你會列式計算嗎?
【設計意圖說明】
本課是單元起始課,做一下調研,可以準確把握學生,讀懂學生,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夠促進教學的進一步深入。
【測試結果分析】
五年(2)班共37名學生,對其中18名學生進行了課前測評。
第1小題答題情況統計:
能畫出平行四邊形的有17人。
回答能通過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的有18人,占100℅。
其中8人能拼成長方形。
1人能拼成正方形,占5.5℅。
6人能拼成梯形,占33.3℅。
2人能拼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梯形11.1%。
第2小題答題情況統計:
知道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并且能說出剪拼成的長方形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面積同樣的學生有6人,占33.3℅。
不能數出或不能正確數出剪拼成的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并且不知道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面積有什么關系的學生有12人,占66.7℅
第3小題答題情況統計:
7人會列式計算,占38.9℅。
10人說不會,占55.6℅。
1人算式寫錯了,占5.5℅。
通過對學生進行的課前測試結果說明:
第一,學生在畫出平行四邊形之后,通過拼、剪的方式將其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這實際是讓學生既能及時復習前面已經學過的知識,又能讓學生很好切入本單元的數學課的學習,從學生大體的情況來看,學生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較好。
第二,設置第二個題目的意圖就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認知障礙,讓學生知道接下來學習的知識對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能順著問題探究答案,進而更好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并且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如何去實現新舊知識的銜接。
第三,從第三個情況的答題來看,學生的答題并不是很理想。該題考察的是使用公式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因為學生大都沒有接觸過該計算公式,因此,才出現了上面的結果,這為大部分學生設置了認知障礙,激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為接下來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奠定基礎。
【新課處理策略】
通過課前調研,使我更了解了孩子們的認知障礙,知道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處該怎樣設計,知道該怎樣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剪、拼等方法)、觀察、歸納、驗證等方法,使學生通過長方形面積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也知道了課前該讓孩子們準備什么學具。我知道了該怎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組織學生合作分析討論問題、最后由學生解決問題。通過調研,我能清晰地把握學生學習的路徑,知道怎樣設計教學步驟。
學生學習數學,對學習的內容并非一無所知,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對不同數學知識的興趣存在差異,這些經驗、興趣等都可以運用到教學中,轉化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質資源。小學數學課前調研就是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學情”的掌握,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讓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做到既統籌全體,還能兼顧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讓數學基礎好的學生能再上一層樓,讓數學基礎相對差的學生大幅度提升,對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勝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交流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1(09).
[2]俞英.課堂交流:貫穿數學課堂的教學主線[J].教學與管理,2011(0).
[3]李軍.課前預習,讓數學課堂更有效[J].新課程學習(上),2011(02).
編輯∕高偉
宋學軍(1969-),女,吉林梨樹人,大專,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