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華
(黑龍江墾區龍墾建設工程總公司,哈爾濱 150036)
在房屋建筑過程中采用后澆帶工藝進行施工是現代房建工程的一個標志,也是大型房建工程的必須基礎性技術,應該根據房建工程的特點,結合后澆帶工藝運用的前提,在提高后澆帶工藝運用水平的基礎上,實現后澆帶在房建工程中更為準確而全面的應用。應該在后澆帶工藝的實際運用中突出設計和施工兩個重點環節,減少后澆帶工藝運用過程中的錯誤和不足,達到對后澆帶工藝的全面應用,在提高房建工程質量的同時,形成后澆帶工藝應用的要點,以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
在房建工程設計中,后澆帶工藝應用應該在總體上堅持“以放為主、放抗兼顧”的原則,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設計釋放房建工程在后澆帶部位的應力,通過采用混凝土填充和結構物調整等方式釋放建筑物應力。同時,在后澆帶的空隙或縫隙處應該進行必要的澆筑,這樣可以平衡房建工程的預應力,以此來確保房建結構的整體的穩定性。總之,應該以釋放應力為主,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確保房建工程的穩定與安全。
在房建工程的設計階段就應該對后澆帶工藝的應用先后順序做到明確規定,這樣有利于綜合平衡各方面的因素。此外,要在后澆帶工藝實施中嚴格遵守設計規定的順序,要堅持后澆帶工藝的設計參數和技術要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后澆帶工藝運用,實現房建工程整體的穩定。
房建工程設計時應該嚴格控制后澆帶的間距,一般應該根據房建工程的體積與具體的部位留出相應的間距,一般以30±10m為宜。要根據房建工程的構造和結構特點預留出后澆帶,后澆帶的寬度應該控制在800±200mm。
設計時期要盡量確保后澆帶的整體性,在設計中不能出現將后澆帶處鋼筋斷開的現象,要確保鋼筋結構的連續性。如果必須斷開,則在設計階段就要做好補焊鋼筋的準備,以確保后澆帶處鋼筋結構的完整性與連貫性。
設計過程中應該做到對后澆帶處處理的強化,要在設計中體現對后澆帶部位的保護,要避免在澆筑前對后澆帶部位的破壞,應該確保后澆帶部位的整潔。在澆筑的前期要做好支撐和保護設計,不能對后澆帶進行提早負重,通過設計來實現對后澆帶的保護。
后澆帶位置的設置是設計工作的核心內容,應該根據房建工程的總體結構和功能區劃設置后澆帶位置,應該在梁板反彎點、剪力集中的局域、房建工程梁板中間部位等位置設置后澆帶,這樣可以有效抵御剪力的影響,維持房建工程整體的穩定。
要緊密結合房建工程設計,要采用分塊和分區的方式進行后澆帶模板的搭建,要確保模板的形狀和位置,嚴格遵守設計和施工方案,這樣才能確保模板項目的質量。
首先,要按照施工方案和相關規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澆筑時的厚度,不能過厚,澆筑厚度較大的情況下,鋼絲網模板受到側壓力會明顯增大,可能會引起鋼絲網模板向外突出,造成建筑物局部的實際尺寸和設計的尺寸差別較大。其次,采用絲網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筑和振搗的時候,一定要對建筑工程進行分層澆筑施工,控制好振搗器與鋼絲網模板之間的距離,防止攪拌中水泥漿流失。最后,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必須保證澆筑的混凝土密實度,特別是對垂直施工縫處進行澆筑施工時,要盡量采用鋼釬進行搗實。
首先,我們要在確認混凝土達到初凝狀態的時候,及時清理表面的浮漿和碎片,檢驗是否達到初凝狀態的做法是用手指按壓,看是否出現指紋,沖洗的時候要用具有一定壓力的霧狀水。其次,對木模板處的垂直施工縫進行澆筑施工時,要事先用高壓水將縫的表面沖得比較粗糙,也可以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盡早拆除木模板,用人工鑿毛的辦法將要澆筑的縫表面進行處理。
后澆帶工藝是從結構與功能上確保房建工程質量與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現代房建工程常見的結構處理與施工技術。在后澆帶工藝應用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房建工程的綜合設計,參照房建工程施工的實際,以施工企業的長遠利益和經濟效益為中心,實現對后澆帶工藝應用的嚴格控制與管理,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確保后澆帶工藝實際運用的水平,也才能提高房建工程施工質量與結構穩定,為達到精品房建工程提供工藝、技術方面的基礎。
[1] 郭玉龍.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67-69.
[2] 李秀麗.有關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2):103-104.
[3] 趙慶.試論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4):115-116.
[4] 翟延楓.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方法總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6):150-151.
[5] 汪玉欣,關嘉權.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方法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9):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