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躍華,熊雯婧
(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增長與居民消費同步發展,直接帶動了形象設計、美容美發、服飾設計的發展,它們正在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費熱點,人物形象設計業無論是在GDP中所占比重,還是在第三產業中所占比重及就業人數均呈增長態勢,巨大的商機和對人才的需求已經凸現。中央電視臺集形象禮儀、化妝造型、服飾搭配于一身的《購時尚》等欄目持續熱播,就是一個明證。但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該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尤其是接受過高水平專業教育和培訓的從業者較少,造成行業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難以走向高端。
人物形象設計是對個人形象進行整體設計和包裝,屬于視覺傳達設計范疇,即根據個人的心理、角色和場合需要,針對個人與生俱來的基本特征,運用專業診斷工具,選擇最適合的妝容、發型、服飾、配飾及色彩搭配的整體結合,來設計和諧完美的個人形象。同時注重陶冶人的情操,構建完美內心世界。
人物形象設計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動了專業的發展,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由不太為人所知,變為了比較熱門。就湖北省而言,2008年開設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院校只有2家,到2012年已經增加到了8家。全國中職、高職及本科院校開設此專業的過百家。專業方向從最初的美容美發、影視(舞臺)化妝造型擴展到了個人整體形象設計、化妝造型、服飾搭配、美容、店面管理等多個方向。
從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辦學實踐來看,開設這一專業的院校從一開始就和社會需求密切結合,積極尋求校企合作伙伴,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雙方優勢,針對社會對人物形象設計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的職業崗位群,進一步確定專業方向,使它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較好的社會效益,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短缺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滿足了人們日益增多的對美容和形象設計的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也較好的提高行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管理水平。
以湖北科技職業學院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為例,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文件等文件精神的指導下,總結歸納出了“六共建”(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共建課程標準、共建教學團隊、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共建專業教材、共建招生就業渠道)“四融合”(企業和專業融合、教師和技師融合、教學和競賽融合、學業證書和技能證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在“六共建”、“四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下,全方位實踐,在實踐中完善,鮮明的專業特色,提升了本專業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踐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會的充分認可。人物形象設計實訓基地獲批為湖北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并得到中央財政支持,成為全國第一家人物形象設計國家級實訓基地;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得到了湖北省美容美發協會支持,專業與武漢海峽(蕭氏)美容發展有限公司共建,形成了美容、化妝造型、服飾設計三個專業方向并進的發展格局。辦學六年來,人才培養模式正在形成,教學團隊已經形成,專業影響日益擴大,在國際、全國、全省各類技能大賽頻頻獲獎,出了三屆湖北省技能狀元。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在共建的過程中,結合高職教育的本質特征,充分認識到人物形象設計人才培養要以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載體,針對行業實際發展需求,在省級實訓基地和中央財政支持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加大特色課程(人物化妝設計、皮膚護理、人物發型設計等)與實踐教學體系(專項訓練、專業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等)的開發和構建,通過優化和整合校內外先進教學資源,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其核心內容是,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實踐操作技能,加快學生融入社會和行業的進程。在專業建設不斷探索與創新,從模糊、粗放到清晰、精細,專業定位準確,已進入不斷更新和精益求精的穩步發展階段,初步建立了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體系、教學團隊、實訓基地。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根據崗位需求進行專業定位,依據行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基本要求進行人才培養,實現專業和企業的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具有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素質,遵循美的規律,掌握藝術造型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對人的形象進行整體設計、美化及皮膚診斷護理等技能,能在形象設計及相關行業一線從事實際項目運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在人才培養上,按照企業、行業的職業崗位技能標準的要求,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與創新能力訓練三個大模塊,推行“依據標準、項目導入、實境訓練”的教學模式,以崗位職業資格的標高推動教學改革,根據項目設置任務,以實訓為手段,將知識、理論、實踐進行整合,設計一體化課程。建立學生自主創業工作室提高學生自主創業能力。
突出基礎知識和崗位技能要求的結合,明確學生“必需、夠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按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相結合的原則,突出了職業能力的培養;按照理論與技能培養相統一的原則,將崗位實踐技能、行業管理規范與學科知識相融合;突出了以掌握基本理論、強化應用、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作為教學重點。每個項目課程完成后,都進行課程作業展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職業技能與崗位對應表
在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上,依托校企合作,請進來,走出去,企業學校雙向互動,教學團隊既有專任教師,又有企業技師,實現教師和技師融合,相互學習和提高,使他們懂專業、精業務、有技能、會教學,保證了教學團隊在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在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對理論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了項目化改造,教師和技師既分工明確,又相互交融,80%以上的課程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或綜合技能訓練,分項目教學,注重技能的提高。
大力推行“課程標準”制定,推進教學改革,實現教學和競賽融合。采取以賽帶學、以賽帶訓,以賽推動工學結合,培養學生具有形象設計崗位的職業專門能力和關鍵能力。對于專業主干核心課程,體現教學和競賽融合,在教學和競賽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將傳統課程教學改為能力教學,將傳統的教室改為工作室,將課程按項目實施、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進行教學和競賽融合改造。教學方法多樣化,有“主題式”、“項目式”、“競賽式”、“職業技能鑒定”、“課程匯報”等。
針對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特色,大力改革專業基礎課,在教學中以五官細節的繪制來了解人物面部結構,以妝面、造型效果圖來進行色彩搭配;將傳統的三大構成整合為適應專業特色的創意構成;將傳統的構成效果圖繪制擴展為適應專業特色的實物制作。通過教學和競賽融合,進行專業核心課程項目化改造,利用雙師結合的優勢,在教學中體現理論和技能結合,“教學做”一體化,促進學生綜合技能水平的提升。
緊密圍繞專業技能活動的實際,高水平和高要求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功能齊全、高水平,集教學、實訓、培訓、職業鑒定、對外經營五位一體,保證專業的主要教學實訓課程均可在校內完成。這既提高了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又保證了能滿足獲得職業技能證書的要求。
校外實訓基地強化頂崗實習,加強國際交流,拓建韓國專業實訓基地;加強實際工作崗位綜合技能演練,熟悉行業企業經營服務理念,推動由學生向職業人的轉變。
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和互動,完善了教學和實訓兩個環節,保證了學生在獲得學業證書的同時,也獲得技能證書,實現了學業證書和技能證書的融合。
結合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建設和發展的實際,我們認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改革中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社會的發展,黨和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行業企業的需求,都對專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專業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校行企共建,中高職銜接。人物形象設計是一個迅速發展的行業,專業辦學歷史也不長,急需大家形成合力,進一步獲得行業協會的支持和幫助,協同行業企業,集中各中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組建人物形象設計職教集團,打造專業品牌,促進產學研結合。
目前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高學歷偏少,企業兼職教師的學歷??茷槎唷G嗄杲處熉殬I責任感提升任務很重;校內專任教師還需加強對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和本專業行業、市場認知的進一步加深。因此還需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培育和引進具有企業行業經驗的教師,加大專任教師到企業、行業進修學習的力度,提高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屬新興專業,專業技能實用操作性極強,專業的發展很快,由于客觀現實所致,專業主干課程教材較匱乏,不能滿足現有教學的需要。根據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目標和高職教育教學實際需求出發,繼續加強核心課程的教材編制,勢在必行。
近年來,校企共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校企深度融合仍有一定距離,運行機制還需進一步探索,學生綜合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在校企共建深度融合中進一步提高,學校對行業企業的服務水平要有所突破。
[1]孫紅霞.高職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遼寧高職學,2010,(8).
[2]李欣.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實踐教學體系[J].長春大學學報,2007,(9).
[3]白翠蘭.高職形象設計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