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平
(武漢輕工大學 體育部,湖北 武漢 430023)
1.改變了體育教學的一些思想
我國目前所采用的體育教學是以蘇聯體育教學為基礎來形成的教學,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的重心是教材、教師以及學科,在學生們日常的鍛煉過程當中只注重了他們身體素質的鍛煉,而卻忽視了其學習方面的問題。通過多元文化的不斷沖擊,體育教學逐漸地拋開了應試教育而轉置成了素質教育,倡導“以人為本”以及“終身教育”的教育思想,將教學的基本思想和首要目標確定成健康。所以進行日常的體育教學時,要結合體育現實功效與未來功效的思想來作為體育教學最核心的思想,培養學生們的基本能力、技能級習慣,給學生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2.推進了教程的改革
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現今體育教學的重點不再是學生體質的增強,而變成了確保每個學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的發展目標。這就需要對現今的體育教育方法、課程體系以及課程的管理體系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工作。體育教學若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思想發展,那么就要推行素質教育,優化體育課程結構,改變傳統的對自然行政班級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開設針對體育健康的課程時,為有效的提升學生健康標準測試的達標率,并培養學生終身的體育意識,要依照體育選項課的形式來開展,還能夠提升學生們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
3.影響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襯托下,以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顯得越加的枯燥、乏味,根本激不起學生們對體育學習的絲毫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質量。而與其相反,在多元化教學下,學生能夠對老師、對項目作出自主選擇的同時還能夠對具體的上課時間作出調整,得到了大多學生的高度支持,不僅進一步地培養了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還提升了他們對民族的認同感及自豪感,以至于我國體育文化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觀念與思路
通過研究發現,真正的健康是社交、身體、智力、情緒、精神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體育教學將“健康第一”的理念貫徹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對于運動的興趣,也越加的注重培養他們心里、適應能力、生理及文化等的各個基本素質。將改革的切入點定為對新課程體系的改革,重點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把對他們的課程教育和做人的培養教育結合起來,在最大程度上擴大體育教育的內涵與外延,以此來高效的培養德、智、體、美、勞等集為一體全面發展人才。
2.依照辯證統一原則
一方面各國的多民族體現出多姿多彩的體育文化,而在另一方面,便是大眾體育文化,不可否認占據著主導位置的大眾體育文化。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不能違背本民族的各種特點,也不能夠對競技運動項目進行隨意的取用,更不能排斥那些納入學校體育教材中的競技運動項目,為不違背教育發展規律的基本原則,只有將學生的發展設為教學的基礎,提升體育運動項目的文化內涵,吸收并改那些好的造競技運動項目,滿足學生體育文化內在的各種需要,特別是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轉變產統教學輕差異重統一的傾斜,在這過程中需要遵守辯證統一的原則,對傳統的授課模式進行改變,根據學生們自身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體育教學。
3.彰顯出民族多元文化
(1)采取多元化教學結構模式:在新課改的各種要求下,我國體育課程性質、體育課程內容以及體育課程的目標都有了巨大變化,呈現出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地區體育教學的差異性。因為我國具有廣闊的地域,造成了各個地區學生的素質和體制的巨大差異性,這些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需要調整學校的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標準以及教學的結構,確保個性化及多樣化的課程,能夠進一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開展體育的基本要求,在最大程度上進行各種課外活動,彌補空洞無趣的傳統教育。為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授課的過程中采用靈活多變的授課方式,以各種有地方特色的內容來充分地表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進行選編教程的過程中,開展教育的時候采取有民族運動文化及民族地方鄉土特色的教材,來達到體現教育特色的目的。
(2)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是體現多元化教學目標的基礎,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首先要把提高個體的能力、個性作為教育的重點,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教學思想上,要對傳統的說教模式進行改變,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對學生和老師進行結合,在教學內容上,要盡可能的多樣化,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統一客體和主體,而教學方法要將之前傳統的注入式模仿教學改成啟發式的創造性教學,積極的嘗試各種快樂體育和主動體育等的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使他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教學目標。而在課程的設置方面,將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轉變成專項提高課、保健體育課及選項課等的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進入到教學過程中,不僅使學生學習并掌握各項基礎,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真正的實現以體育經驗、體育動機、體育活動以及體育方法為教學中心的教育。
(3)豐富的教學內容:學校進行體育教育的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發展能力、學生的個性,盡可能的全面提升他們的素質,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對學生的素質有著直接的影響,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對學生體育愛好和興趣進行培養,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對學生基本能力、基礎知識和基本素質進行提升,對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思想道德素質、基本能力等進行提升,要將全面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科學文化知識、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作為教育的重點,在提升學生適應能力的同時,對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進行繼承和推廣,只有擁有良好的知識結構、高尚的道德素質、高度發展的智力、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工作能力,才可以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
(4)設立新課程體系: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的時候,新體育課程構建的重點部分是設立匹配于多元文化的課程體系,多元文化的影響下,教育的基本理念成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做到與世界的發展接軌,為我國體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日常的體育教育中,提升生命個體健康的最主要的方法便是體育教育,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以多元化教學來取代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體制與健康狀況的同時,還能夠推動學生的個性進行有效的發展。
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多元化體育教學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讓他們的體育文化修養進一步的提升。通過不斷的實踐證明了全球各個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發展不僅促進形成了一體化體育教學,還為我國后續的體育教育發展建立了有效的發展平臺,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1]胥英明.困惑與反思——后現代體育及體育課程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2]陳海嘯,陳壯荔,邱少茹.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