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臻竹,張麗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食品安全供應鏈的發展演變初探
張臻竹,張麗*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
大數據成為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之外另一重要的戰略資源,本文立足于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發展前沿,旨在從大數據的角度出發,將系統分析、管理科學、信息技術等融合,對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演變進行初步剖析,從大數據影響下食品安全供應鏈戰略協同的共生機制、其商業運作模式及演變趨勢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僅能夠豐富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的理論體系并有效指導實踐,而且對進一步提高該類型的商業企業應對大數據的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大數據,規避其中的潛在風險及不利影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價值。
大數據;食品安全;供應鏈
目前幾乎所有事物都與數據有關,大量數據實時地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乃至社會發展,我們身處數據的海洋之中。數據成為除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之外另一重要的戰略資源,這引起了科技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據國際數據資訊(IDC)公司監測,全球數據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擁有35ZB的數據量,并且85%以上的數據以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的形式存在[1]。IT專業人員用“Big Data(大數據)”來形容未來數據處理將面臨的挑戰。其實,“大數據”這個名詞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有美國人提出來。2008年9月,《科學》雜志發表文章“Big Data: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大數據”這個詞開始廣泛傳播。2011年6月,IDC研究報告《從混沌中提取價值》中三個基本論斷構成了大數據的理論基礎,人們對大數據的關注程度日益上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毋庸置疑。
數據的社會化(Socialization ofdata)是大數據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征。從博客論壇到游戲社區再到微博微信,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物聯網,人類及各類物理實體的實時聯網已經而且還將繼續產生難以估量的數據。目前,對大數據的開發與利用已經在醫療服務、制造業、零售業、金融業、物流、電信等多個行業廣泛展開。近兩年來,國內外知名企業(如Ebay、Amazon、Wal-Mart、淘寶、中國移動和凡客等)相繼推出相應的大數據產品和平臺,開展了多種深度商務分析和應用。與此同時,從管理學的角度應用大數據技術以支持商業分析和決策也已成為商學院教育的熱點方向,這個趨勢已經在歐美商學院中相繼展開[2]。以數據驅動為主導的金融、市場、戰略、營銷和運作管理研究和實踐指導,將成為未來商學院重點發展的核心領域。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不容忽視的是高增長的代價十分高昂,從總體上來看,中國仍處于全球經濟食物鏈的底端,用高能耗、高污染、廉價勞動力維系經濟增長的模式難以為繼,中國在蒸汽機革命和電氣化革命中都落后于世界,但在“大數據時代”不能再掉隊。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截至2005年底,中國的高等學校有2 300余所,在校大學生總數已超過2 300萬人,高等教育總體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的大學培養了大量的IT、數據統計、社會管理等專業人才,為中國的大數據戰略進行了很好的人才儲備[3]。能否在“大數據”時代抓住歷史機遇,成為全球信息革命的主角,是實現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發展前沿,旨在從大數據的角度出發,將系統分析、管理科學、信息技術等融合,提出一套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適應大數據環境的理論體系架構、協同共生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僅能夠豐富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的理論體系并有效指導實踐,而且對進一步提高該類型的商業企業應對大數據的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大數據,規避其中的潛在風險及不利影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價值。
2008年末,3位信息領域資深科學家(卡內基梅隆大學的R.E.Bryant、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R.H.Katz、華盛頓大學的E.D.Lazows-ka)聯合業界組織“計算社區聯盟(Computing Community Consortium)”發表了非常有影響力的白皮書《大數據計算:商務、科學和社會領域的革命性突破》,使得研究者和業界高管意識到大數據真正重要的是其新用途和帶來的新見解,而非數據本身。隨后,包括EMC、IBM、惠普、微軟在內的全球知名企業紛紛通過收購大數據相關廠商來實現技術整合,實施其大數據戰略;國內外咨詢機構也相繼發布與大數據相關的研究報告,積極跟進大數據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對“大數據”的詮釋定義也是眾說紛紜,如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報告《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James,2011)中提到大數據是指大小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的抓取、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群;Informatica中國區首席產品顧問但彬認為“大數據”是海量數據加復雜類型的數據,它包括交易和交互數據集在內的所有數據集。
綜觀國內外大數據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可以發現目前大數據研究有如下特點:1)目前圍繞大數據展開的相關研究及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尤其在我國,而學術研究也大多局限于宏觀層面,大多處于務虛階段;2)基于互聯網和大眾媒體的企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亟需進一步深入開展,要結合具體行業或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3)現有的大數據研究大多立足于信息科學的角度,側重于大數據的獲取、存儲、處理、挖掘和信息安全等信息技術層面,鮮有從管理科學或其他學科的角度探討大數據對于現代企業生產管理和商務運營決策等方面帶來的變革與沖擊的研究。在管理領域,隨著大數據的日益興起和全方位的發展,結合具體行業的實踐和研究將日益呈現出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變化趨勢。本文就是在大數據背景下探討食品安全供應鏈領域的發展問題。
2.1 大數據影響下食品安全供應鏈戰略協同的共生機制
基于大數據視角,應用復雜適應系統理論和系統動力學方法,對食品安全供應鏈的戰略協同機制與模式進行動態模擬與仿真分析;通過仿真分析,提出戰略協同的有效措施,為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提供參考。
毋庸置疑,同其他行業一樣,在大數據背景下食品安全供應鏈的運作及其生態發展也正日益走向網絡化和動態化。現代企業不論其所處哪個行業,其生產管理與商務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將依賴于社會媒體、網民消費群體、上下游關聯企業以及競爭對手所構成的“網絡生態系統”,并逐漸呈現出縱向整合和橫向聯合的兩種新發展趨勢。以食品安全領域為例,在縱向整合方面,一種趨勢是大規模企業群體以食品安全供應鏈為紐帶緊密聯系起來,他們分工協作、互利共生,以實現食品供應鏈向價值鏈、進而向網絡生態鏈的轉變,這種生態鏈將會圍繞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融成“共同體”;另一種趨勢是,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會使得縱向鏈條上的參與主體減少,生產者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直接獲取消費者的需求量、需求偏好等銷售方面信息以及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等,這一手的資料可以幫助企業及時調整戰略或決策,從而省略掉一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在橫向聯合方面,網絡化商務模式改變了企業及組織之間的競爭模式,使得地理位置上異地分布、組織架構上平等獨立的多個企業或主體,在談判協商的基礎上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形成動態的“虛擬企業”或“企業聯盟”。這種新型組織形式能夠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動態組合與共享。
這部分應研究大數據環境下的食品行業企業生態系統微觀個體建模、行為規律與交互模式及其宏觀組織結構、共生協同演化及其系統穩定性等關鍵問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網絡生態鏈。由于我國整體食品行業的復雜性,其中田間的種植個體、小微型食品加工企業等零散主體在生態系統中的共生/競爭協同演化機理及其穩定性分析將是主要研究內容。
2.2 大數據時代基于食品安全供應鏈的商業運作模式分析
通過中外比較、邏輯演繹、案例分析、調查驗證、實踐歸納總結,提出基于食品安全供應鏈的網絡生態系統,為企業資源優化、動態組合與共享提供理論依據。
如上一問題所說的縱向鏈條有逐漸縮短的可能性之外,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食品安全供應鏈運作中產品的生產和價值創造等諸方面都日益走向社會化和公眾參與。這種社會信息產生與傳播方式的變化是企業與消費者間的關系趨向平等、互動和相互影響。由互聯網用戶創造的信息和數據(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形成了互聯網海量數據的重要來源。同時,以往“閉門造車”的管理模式正在被摒棄,尤其像“食品安全”這類日益受到普遍重視的話題,企業可以通過數據平臺與網民群體密切互動,主動引導網民群體參與食品安全流程管理中的創意、設計、生產、質量保證、市場推廣、銷售和客戶關系管理的關鍵環節,并根據網民群體的互動反饋完成產品優化與創新,激發終端參與到食品安全的過程中,實現企業與網民群體的協同發展。
目前的大多數業態仍是零售企業在永無止境地爭先發現和使用大數據以使自己贏得并保持競爭優勢,零售商們不僅記錄下每一筆交易和操作,還記錄著新出現的數據源比如RFID芯片,可追蹤貨物、在線消費者的行為和情感表現等,這也使得數據量的增長勢不可當;隨著大數據的進一步開發使用還將會加速食品加工的設計開發,幫助設計人員回到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產品特性,將其應用在產品的生命周期管理、評估設計、開放創新中,其基礎是具體的消費者投入和減少生產費用的設計,利用消費者的遠見,通過公開創新的方式減少研發成本;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的大數據工具還可以將虛擬技術應用到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生成海量數據,以幫助制造商使用實時的傳感器數據來追蹤食品,檢測食品生產機械裝置,工藝流程的規范性等以指導實際操作。
2.3 大數據影響下食品安全供應鏈運作模式的演變趨勢
這一方面需關注大數據環境下食品安全供應鏈生態網絡中各主體的協調方式和利益分配優化問題。目前在食品安全供應鏈的運營中,來自零售終端、售后服務提供商、經銷商、運輸商、生產商和供應商等諸多環節的數據都將成為大數據的一部分。如何通過食品安全供應鏈主體間的協調運作實現這些數據在市場機遇發現與模式創新等方面的價值、在傳統的基于批發價的契約機制的基礎上食品安全供應鏈主體之間如何實施數據的共享與協同價值創造、以及如何實現大數據驅動的食品安全供應鏈協調運作機制等等,將是未來學術界和企業界所關心的焦點問題。
初步考慮擬用遺傳算法等管理科學的方法建模來分析評價食品安全供應鏈上的大數據資源掌控者的競爭優勢[4],提出食品安全供應鏈條上居主導地位的應該是有能力掌控大數據資源的角色這一構想,而這個角色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應呈多樣化、豐富化,而不是目前食品安全供應鏈上銷售端具有絕對優勢的格局。零售業借助信息技術獲利的做法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就首次出現了從條形碼中獲得零售終端的主要交易數據。20世紀90年代之后,許多大型零售商都開始使用門市層級和食品安全供應鏈的數據來優化配送和物流,加快貨物規劃和管理,升級店鋪運營,并由此提升整個行業的運作效率。未來隨著大數據的發展,食品安全供應鏈上其他角色如倉儲物流方等其他主體也應充分利用自有的大數據資源發揮區域聯動等各種優勢,實現大物流的統籌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提高整體效率,這部分也只是筆者的初步構想,打算隨著課題開展再做深入研究。
大數據時代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的復雜系統特征和動力學特征問題是本選題研究的概念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食品安全供應鏈系統在大數據影響下的復雜適應性特征、動力學特征;而食品安全供應鏈運作模式演變的趨勢分析是將管理科學的方法在食品安全領域這一應用上進行的突破與嘗試,在大數據環境下食品安全供應鏈運作模式演變中要如何建立模型、搭建仿真環境、參數的選擇設定,仿真結果是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等還都只是在初步設想階段;未來隨著大數據研究的深入挖掘,它的應用將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1]陶雪嬌,胡曉峰,劉洋.大數據研究綜述[J].系統仿真學報,2013(8):142-144
[2]馮芷艷,郭迅華,曾大軍,等.大數據背景下商務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課題[J].管理科學學報,2013(1):1-9
[3]呂園園.基于供應鏈的超市食品安全管理評價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17
[4]王傅強.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供應鏈新型管理模式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45
The Evolution of the Food Safety Supply Chai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Era
ZHANGZhen-zhu,ZHANGLi*
(Economicsand ManagementCollegeof Tianjin UniversitsofScience&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Big Data has become another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beyond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thisarticle isbased on food safety forefrontof the developmentofsupply chainmanagement,designed starting froMtheperspectiveofbig data,the systemsanalysis,integration ofmanagementscience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evolu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bout food safety preliminary analysis,Research is conducted froMthe symbioticmechanism,mode ofoperation of itsbusines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volution of trendsunder the influenceofbig data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strategy for food safety,achieved resultsnotonly enrich theoreticalsysteMof food safety and supply chainmanagementeffectively guide practice,butalso further improve theability todealwith this typeofbusinessenterpriseunderbigdataenvironment,and how toeffectively use big data,which avoid the adverse effectsof potential risksand have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guidancevalue.
bigdata;food safety;supply chain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55
2014-09-1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供應鏈視角下的食品安全協同運作機制研究”(14YJC630193)
張臻竹(1974—),女(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物流工程與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