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燕,鐘青,許歡,岳慧雅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本地區臨床所見小兒哮喘以熱哮證為多。支氣管哮喘容易反復發作。筆者從2011-10/2013-05采用超聲電導儀經穴位導入中藥湯劑配合西藥常規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與西藥常規治療方法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10/2013-05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門診就診的支氣管哮喘(熱哮證)患兒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6~14歲,平均(7.8±0.3)歲;對照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6~14歲,平均(7.5±0.4)歲。兩組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中診斷標準和病情程度分級標準[1]。(2)中醫診斷標準:喉中痰鳴,氣促息涌,胸脯煩悶,嗆咳陣作,痰黃黏稠,面紅,伴發熱,心煩口渴;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2]。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西醫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且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屬于二、三級者;(2)中醫辨證屬熱型哮喘者;(3)年齡6~l4歲;(4)患兒法定監護人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合并肺部感染者;(2)合并先天性心臟病或其他原發病所致哮喘者;(3)依從性差,不配合診療、隨訪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按病情程度的分級不同,常規劑量給予普米克令舒、硫酸沙丁胺醇、愛全樂吸入,靜脈滴注甲基強的松龍或氫化可的松、氨茶堿,口服美普清、順爾寧等治療[1],療程6周。觀察組在西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超聲電導儀(北京諾亞同舟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和耦合凝膠片經肺俞穴靶向給予治療。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選取脊柱兩側肺俞穴。首先清潔干燥局部,然后取2片貼片分別裝入一次性電極貼片的凹槽,將中藥湯劑(麻黃、杏仁、葶藶子各6 g,石膏15 g,桑白皮12 g,黃芩9 g,甘草3 g,加水300 mL,濃煎至50 mL)加入凝膠片內,黏貼肺俞穴。選擇參數:致孔強度4檔;超導強度3檔;電導強度5檔。治療時間30 min,每日1次。療程6周。
1.6 觀察指標 治療前和療程結束后測定血免疫球蛋白(IgE)、外周血白細胞介素5(IL-5)、末梢血嗜酸粒細胞(EOS)絕對值計數。
1.7 療效判斷標準 (1)臨床控制:哮喘發作癥狀完全減輕,偶有輕度發作不需用藥即可緩解。最大呼氣流量FEV1(或最大呼氣流量PEF)增加量>35%,或治療后FEV1(或PEF)≥80%預計值。PEF晝夜波動率<20%;(2)顯效:哮喘發作較治療前明顯緩解,FEV1(或PEF)增加量范圍25%~35%,或治療后FEV1(或PEF)達到預值的60%~79%,PEF晝夜波動率<20%,但仍需使用糖皮質激素或支氣管舒張劑;(3)好轉:哮喘癥狀有所減輕,FEV1(或PEF)增加量15%~24%,仍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和(或)支氣管舒張劑;(4)無效:臨床癥狀和FEV1(或PEF)測定值無任何改善或反而加重[3]。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臨床控制率為42%,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的臨床控制率為32%,總有效率為94%。觀察組的臨床控制率較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n(%),n=50]
注:與對照組比較,aχ2=5.20,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t=6.42,25.08,3.33,9.30,26.22,5.45,P<0.01;與對照組比較,bt=2.59,2.13,P<0.05,ct=2.69,P<0.01。
表2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前IgE、IL-5、EO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IgE、IL-5、EOS均較治療前有顯著好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觀察組各項生化指標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0.01)。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包括炎性細胞(T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等)、氣道結構細胞(上皮細胞和氣道平滑肌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小兒平素嗜食膏粱厚味,其脾胃易受損傷,水濕易聚而為痰,加之小兒為“純陽”之體,易感受外邪和內生之痰從陽化熱,且廣州地處東南,地氣濕熱較重,故臨床所見小兒哮喘多見熱哮。治療小兒熱哮當以清熱平喘法。
本研究所選方中麻黃解表宣肺,石膏清肺泄熱,兩者互為相制互用,既能泄熱,又能宣肺,苦杏仁降肺利氣,合麻黃則宣降相宜,與石膏相配則清肅協同;葶藶子泄肺消痰、降氣平喘;桑白皮清熱泄肺、平喘止咳;黃芩作用于上焦,清熱泄肺。諸藥合用,共達泄肺平喘、清熱化痰之效。所選穴位肺俞穴為十二臟腑俞穴之一,有調理肺氣、宣熱疏風作用[4]。通過中藥離子透入靶向給藥,藥物可被直接導入穴位,增加局部藥物濃度,發揮了中藥、針灸、電療方面的作用。
哮喘主要表現為IgE介導的I型炎癥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其免疫學特征是血清IgE升高,IgE的增加不僅與哮喘的發作有關,也與哮喘的嚴重程度有關[5]。有研究顯示[6],IgE的升高與哮喘的發作密切相關,且哮喘患兒的嚴重程度與IgE水平的高低呈正相關。EOS是產生哮喘氣道炎癥反應的重要細胞因子,也是衡量哮喘病情嚴重程度的首要指標[7]。IL-5主要由活化的輔助T淋巴細胞(CD4+)和肥大細胞產生的一種糖蛋白。IL-5在接觸抗原后,能促進活化B淋巴細胞向產生抗體細胞分化,并誘導骨髓干細胞向EOS增殖分化[8]。有研究發現[9],哮喘急性發作時,血清中IL-5明顯升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藥離子透入配合西藥常規治療較單純西藥常規治療,在總有效率方面無明顯差異。但在臨床控制率上,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各項生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治療后兩組IgE、IL-5、EOS均較本組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與對照組經治療后各項生化指標比較,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0.01)。說明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藥離子透入可提高對兒童支氣管哮喘(熱哮證)的臨床控制效果,提高患兒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0-66.
[3] 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12):747-750.
[4] 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標準針灸穴位圖冊[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0:96.
[5] Berry M,Brightling C,Pavord I,et al.TNF-alpha in asthma[J].Curr Opin pharmacol,2007,7(3):279.
[6] 歐陽秋星.哮喘嚴重程度與血清特異性IgE的關系分析[J].現代醫院,2008,8(2):29.
[7] 林震,崔霞.哮喘兒童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趨化蛋白測定及臨床意義[J].醫學信息,2009,8(1):19.
[8] Robert GS,Elizabeth LJ,Peter JB,et al.Interleukin-5 Induces CD34Eosinophil Progenitor Mobilization and Eosinophil CCR3 Expression in Asthm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4(8):1403-1409.
[9] 袁曉英.孟魯司特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0,10(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