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明


關鍵詞:水平四;立定跳遠;體能練習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3-0062-02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是訓練學生下肢爆發力、腰腹力量和上下肢協調能力比較全面的項目,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膝、踝關節、腿部的屈伸力量、上肢的擺動、下肢關節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空間位移能力。同時,立定跳遠也是“補償性體能素質”練習的有效手段,是一種有利于學生體能與技能同步發展和提高的學練內容。
二、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發展期,也是發展學生各種體能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初一年級學生發展靈敏性、平衡能力、協調性、爆發力等練習容易被一線教師所忽視,致使學生缺乏在運動時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對抗練習比賽中往往動作僵硬,容易關節受傷,因此立定跳遠作為初一學生發展靈敏、爆發力以及協調性的項目適宜經常性地開展。
三、教學設計
本課通過立定跳遠和體操墊子的有機結合,改變以往立定跳遠的單調、乏味的沙坑練習;采用“玩練結合、不斷變換、步步遞進、數魔猜進”;明線玩、主線練的教學模式。在玩練中激發興趣、相互協作;墊子不斷變換組合中積極參與、體驗嘗試;步步遞進中勇于表現、分析交流;數魔猜進中善于思考、樂于展示。
在教與導、學與練的過程中將“改善體形和身體姿態”“全面發展體能”和“學以致用”等目標通過“跳魔方”的形式綜合起來,發展學生的下肢爆發力、全身的協調能力和塑造強健體魄。這樣既能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又能在與不同伙伴的交流合作中,建立與他人交往經驗、學會合作、探索體驗的練習方式。
【編后語】:楊老師設計的魔方立定跳遠設計主要分三個環節,環節與環節之間步驟銜接自然,2,3兩環節有明顯的層次遞進,主要圍繞教學的重難點、蹬與擺的協調配合來展開教學。所用的器材為小墊子,進行組合變數,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并不斷的變換組合方式,以達到遞進難度的目的。值得商榷的是,準備活動部分一開始直接進入跪跳起略有不妥,學生沒有充分熱身,下肢關節和韌帶沒有充分活動,直接開展練習容易產生傷害事故;準備活動的跪跳起合作練習難度比立定跳遠還要大,除非學生原先有一定的基礎,如果基礎不一,建議放在基本部分的末尾,以課課練、挑戰難度的練習環節出現,以發展踝關節的爆發力和腰腹力量更為妥當,而不顯開始部分之突兀。建議準備部分稍稍減低些難度,可以以兩人一組的合作蹬擺練習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