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關鍵詞:清華附小;三個一;1+X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3-0080-01
2014年2月28日上午,清華附小“1+X課程”體育課程展示活動舉行。奧運冠軍肖欽、王海濱、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百米冠軍胡凱以及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海淀區教委主管體育工作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活動。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廣泛開展體育運動,促進學校體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讓體育在學生的成長中、人才培養中發揮更積極更重要的作用,結合“1+X課程”的新舉措,秉持“有趣、出汗、安全、技能”的原則,清華附小提出了“每天體育‘三個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倡議。這既是一個響亮的口號,也是一個艱難的踐行過程。
多年來,清華附小秉持“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的辦學使命,提出小學六年“健康、陽光、樂學”的核心素養,把“健康”放在了首位,設定了“一身好體魄”課程目標,推行體育課程“三個一”模式。
第一個“一”:每班每天一節體育課。“我的課堂我喜歡”。學生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完成體育學科的相關要求,達到基本的標準,也傳承了馬約翰先生倡導的強迫體育鍛煉。特別指出的是,為了避免重復性訓練的枯燥,每周5節的體育課,其中3節上國家規定課程,學校特意拿出1節開展足球專項訓練,促進學校品牌特色發展,還有1節體育自選課程。
第二個“一”:每天一個健身大課間以及晨練微課堂。“我的課間我選擇”。這兩者是學校為學生體育鍛煉提供的“自主選擇時空”。晨練微課堂從早晨入校開始到7:50結束,學生隨意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全程都有體育老師指導和陪伴。健身大課間時長45分鐘,變原來的被動做廣播體操為主動的項目參與。學生們在運動場上,既可以以班為單位跑步、跳繩,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參加各種體育社團,還可以自主到操場不同的健身區域去,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練習專門的運動項目。
第三個“一”:每個學生一個體育自主選修項目。“我的項目我做主”。如輪滑、板球、棒球、籃球、健美操、足球等,在同一時間,學生打破班級限制,根據愛好組成新的班級,體育老師則根據自己的特長執教相應的項目。這樣的體育課設置,使每個清華附小學生在國家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下,至少熟練掌握兩個運動項目。
今年是國家教育改革深化開展的一年,也是清華附小“1+X課程”進一步深化的一年。“親近母語”“體育鍛煉”“創新與實踐”是附小課程的三大特色。每天體育“三個一”,既響應國家及北京市教委的號召與要求,同時又是附小百年文化和馬約翰體育精神的傳承。
馬約翰是我國體育教育的精神領袖,也曾是清華附小的校董。馬約翰曾經教誨運動員們“球可輸,體育道德不能輸”,注重通過體育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今天,鞠躬禮是清華附小的一張名片,既是弘揚“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也是附小整合的思路,培養學生道德情操的體現。每天體育“三個一”,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意義深遠。清華附小的體育課程設置服務于學生的終身發展,落實并延展了國家關于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求。體育回到了增強體魄的本質,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受到的約束越來越少,不僅增強了體質,心靈也得到了釋放。
此次展示活動得到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海淀區教委領導的高度肯定與評價,他們指出清華附小的體育課程建設實現了課程領航,為全民健身提供了榜樣,是清華附小的一個開創性的舉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