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明+++王強
摘 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生的特點介紹了利用“夾包”“跳躍小體操墊”“設置標志物”三種適合學生學習的學法和教法指導,以便于學生快速、正確的掌握落地技術,順利完成本單元的教學。
關鍵詞: 蹲踞式跳遠;小腿前伸技術;學法教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3-0067-01
跳躍是人體基本活動能力之一,也是田徑運動的主要項目。蹲踞式跳遠項目是跳躍項目中的必修教材。蹲踞式跳遠技術動作是由助跑、踏跳、騰空、落地四部分組成,特別是最后落地部分教學中會出現落地時身體后倒、小腿不能充分前伸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快速、正確的掌握落地技術,順利完成本單元的教學,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采用科學、實用、簡便易行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生的特點,本文介紹三種適合學生學習的學法和教法指導。
一、夾包
1.練習方法
夾包運動是興起于民間的兒童游戲,起初只是互相之間夾包比遠,而在歷經了不斷的發展后,如今已成為一項既有民眾娛樂性,同時還包含競技比賽性質的校園民族體育項目之一。
(1)雙腳用力蹬地起跳,同時兩臂配合迅速向前上擺動,雙腳起跳蹬離地面后,騰起一定高度時迅速收腹,利用收腹的力量,帶動兩腿用力前擺同時兩臂后擺,兩小腿積極向前伸,最后借助全身的協調力將包向遠處甩出。包甩出后雙腳接觸地面,迅速屈膝緩沖。
(2)掌握動作后,可以先進行夾遠,再向高處夾,最后根據自擬的夾包規則組織比賽。
2.指導教法
包的制作簡單,大小不一,布包內裝填谷物即可。由于夾包動作需很強的協調性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不做基本的練習就會夾不起來或夾空,有的即使夾起來了但是拋不遠,有時還會造成包甩出后身體摔倒等現象,因此需要先做原地夾包提踵練習,讓學生體會兩前腳掌同時蹬地動作。接著練習原地夾包跳起回落練習,讓學生體會蹬地、擺臂協調用力動作之后再練習原地夾包向前小跳練習,讓學生體會雙起雙落輕巧落穩動作。當上述技術掌握之后練習夾包跳過30~40厘米高的皮筋,讓學生體會收腹提膝動作要領。最后進行甩包立定跳遠比賽,要求學生將包既甩得遠,又跳得遠,讓學生體會小腿前伸動作。
3.實效
夾包項目對人體上下肢的協調性和下肢的力量以及彈跳力、控制力要求很高。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彈跳力和協調性,增強了下肢與腰腹力量,而且還豐富了學生體育活動的內容,增強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從而解決了落地時身體后倒與小腿不能充分前伸兩個動作技術。
二、跳躍小體操墊
1.練習方法
(1)跳躍沙坑內豎放折疊的小體操墊,并逐漸延長起跳點和落地點與體操墊之間的距離。
(2)在上述練習的基礎上再將體操墊展開放置,放置的位置盡量靠前,進行助跑跳躍的練習,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逐漸延長落地點與體操墊距離,進行跳躍的練習。
2.指導教法
跳躍沙坑內豎放折疊的小體操墊時,要掌握好體操墊放置的距離,距離大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而定,小體操墊的高度要根據學生能力進行適當的調整,起跳點和落地點與體操墊之間的距離要逐漸增大,先增大落點與體操墊的距離,后調整起跳點與體操墊的距離。在練習助跑跳躍展開放置的體操墊時,體操墊放置的位置盡量靠前,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逐漸延長落地點與體操墊距離,這樣使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體驗,并能很好地掌握落地的技術動作。
3.實效
采用小體操墊不同放置方法使學生能有意識的使兩小腿前伸,幫助學生建立動作概念,培養安全意識,提高身體控制能力。
三、設置標志物
1.練習方法
(1)先反復進行兩腿高舉和伸腿的輔助練習。
(2)在落點上放上標志物,“騰空步”后,要求兩腿盡量向標志物伸去。
(3)加強腹肌、大腿肌肉的力量練習,多做收腹舉腿練習。
2.指導教法
在練習落地前兩小腿前伸觸標志物教學中,要做出前伸動作,必須要借助很強的腰腹肌力量,因此在練習前必須反復進行兩腿高舉伸腿和收腹舉腿輔助練習。在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仰臥在體操墊上,一人在仰臥人頭前站立,兩臂前伸,仰臥者雙手抱住站立者雙腿,兩腿繃直舉起觸及站立者兩手后放下,在此動作練習中教師提示檢查,兩腿必須繃直不得出現彎曲。當學生能夠連續標準的完成10次后方可進行練習,落地前兩小腿前伸觸標志物,標志物的放置要根據學生能力而定,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體驗了成功的樂趣。
3.實效
采用此方法不僅增強腰腹肌的力量,提高了學生小腿前伸的意識,同時可快速掌握落地技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