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期中國連片特困地區推進幸福扶貧問題研究

2014-04-09 01:49:42宋圭武
社科縱橫 2014年5期
關鍵詞:經濟

宋圭武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甘肅 蘭州 730070)

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這一基本概念與中國傳統的集中連片開發理論有著較強的繼承性。過去中國采取了集中連片的扶貧模式,但近年來中國的扶貧格局發生了變化,貧困逐漸集中在常規手段不能有效推動的區域,這些區域往往在環境因素、區位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存在特殊性,所以也稱為特殊類型貧困地區,由于其仍然呈一定的空間連片性,所以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概念應用而生。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確定我國的連片特困地區,主要包括“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等區域的連片特困地區和已明確實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這些連片特困地區,集中在山區、高海拔地區和生態環境惡化地區,是我國貧困的主要區域。

按照特殊類型貧困地區分類方法,連片特困地區可分為石山區、荒漠區、高寒山區、黃土高原區、地方病高發區、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直過區”(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地區)以及邊境地區。若更多從地理因素來考慮,連片特困地區可分為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與山區四個部分。

對于連片特困地區如何開發,一些學者根據不同地區特點提出了不同的開發思路。如對于石山區,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強石漠化治理、加快水資源開發、發展特色產業、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方面;對于荒漠區,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態移民、建立草原生態補償機制、完善草原資源產權制度、發展特色產業等方面;對于高寒山區,針對性研究文獻總體較少,主要集中在交通改善等方面;對于黃土高原區,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對于地方病高發區,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病防治及農村社保制度建設等方面;對于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教育與轉變觀念及擴大交流等方面;對于“直過區”,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克服落后的生產關系及人的改造上;對于邊境地區,由于機會貧困問題突出,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大投入、堅持民族平等和諧相處等方面。

目前,連片特困地區是我國新時期扶貧開發的主戰場。如何開發,筆者認為,應把貧困人口幸福度的提高作為一個重要方面,要積極推進幸福扶貧工程。首先,連片特困地區扶貧形勢嚴峻,在收入等方面要實現短期提高,任務艱巨。其次,為保護好環境,國家在主體功能區劃分上,連片特困地區許多部分被劃分為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區,這客觀需要有一種新的開發思路。再次,發展要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幸福就是最重要的目標。扶貧或反貧困也應把提高貧困人口幸福度作為重要目標之一。

如何實現幸福扶貧,是一項系統長期工程,需要采取綜合對策。

第一,應樹立幸福資本觀。

資本,一般而言,主要是指用于生產的基本生產要素,即資金、廠房、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源。在金融學和會計領域,資本通常用來代表金融財富,特別是用于經商、興辦企業的金融資產。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它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是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范疇,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筆者認為,在幸福視角下,資本的概念應重新界定。所謂資本,就不僅僅是要增加財富,而更重要是要增加幸福,即一切有助于增加幸福的要素,才應屬于資本的范疇。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要包括五大類。第一類是物質資本,這一類與傳統的資本范疇相同,主要包括各類生產要素。雖然收入決定不了幸福,但收入的增加總是會有助于幸福的增加。撇開相對效應,在增加幸福的絕對效應方面,增加一個人的收入總比減少一個人的收入要好,這也是客觀事實。第二類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主要包括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知識資本、道德資本、心理資本、身體資本、社會資本(主要包括一個人的各種社會關系)等方面。這里知識資本主要是指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智力水平、技術水平、經驗知識等。心理資本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心理適應能力。身體資本主要是指一個人的身體素質。社會資本主要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社會信任網絡。道德資本主要是指一個人的道德水平。第三類是環境資本。良好的環境是增加人的幸福度的重要基礎。研究顯示,強烈的積極情緒和環境密切相關。人們在有植被、水和良好景觀的地方積極情緒更多(Ulrich等,1991)。人們喜歡這類地方可能具有生理化學上的原因(Buss,2000)。比如,好的天氣帶來的積極情緒就更多。在陽關燦爛、溫暖而不炎熱、不潮不濕的天氣人們會報告更多的積極情緒(Cunningham,1979)。第四類是制度資本。好的制度,不僅是效率的基礎,也是幸福的重要基礎。第五類是文化資本。文化也是影響幸福的一個重要變量。

第二,連片特困地區要更加注重GNH(國民幸福總值)的增加。

追求GNH最大化是“不丹模式”的核心。所謂“不丹模式”就是注重物質和精神的平衡發展,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保護置于經濟發展之上,衡量發展的標準是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而不是我們通常采用的 GDP。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指標。近多年,在一些發達國家,伴隨著GDP的快速增長,環境污染、工作壓力、貧富差距、失業威脅、社會沖突等問題也日益嚴峻。物質豐富了,收入提高了,人們卻時常感到沒有更加幸福。鑒于此,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也開始強調GNH概念的重要性。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呼吁,對現有的國民經濟核算方式進行改革,將代表國民幸福程度的一些指標納入衡量經濟表現的指標體系。他主張以“國民幸福總值”(GNH),取代“國內生產總值”(GDP)。薩科齊于2008年成立了一家名為“經濟表現和社會進步測算國際委員會”的機構,由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和阿馬蒂亞·森牽頭,旨在提出一套衡量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的新標準。在我國,2005年在兩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提交了《落實“以人為本”,核算“國民幸福指數”》的提案,建議我國從政治自由、經濟機會、社會機會、安全保障、文化價值觀、環境保護六類構成要素,建構我國的國民幸福核算指標體系,以監控國家經濟社會運行態勢,了解人民的生活滿意度,并作為政績考核標準的組成部分。目前,在我國連片特困地區開發中,注重GNH(國民幸福總值)增加,意義更加重大。

第三,要更加注重連片特困地區的公平建設。

公平是提高幸福度的有效途徑。

從經濟學角度看,幸福就是效用的滿足。這里導致幸福的效用滿足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絕對效用的滿足;一是相對效用的滿足。絕對效用是指不與他人相比較而產生的效用。相對效用是指與他人相比較而產生的效用。絕對效用與相對效用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區別。如收入的增加,既可以產生絕對效用,也可以產生相對效用。一方面,收入的增加肯定會一定程度改善個人的生活處境,增加自身的絕對效用水平;但另一方面,當收入的增加不如別人的收入增加快時,個人的相對效用水平未必就是增加的。所以,絕對效用增加,相對效用未必增加。同樣的道理,相對效用增加,絕對效用未必一定增加。如當一個人收入下降比別人慢時,這時他的絕對效用水平可能是下降的,但相對效用水平可能就是增加的。對一個人而言,幸福水平的增加,最終取決于絕對效用與相對效用的總和。當總和增加時,幸福感就增加;當總和減少時,幸福敢就減少。

公平是產生相對效用的基礎。沒有公平,相對效用就是負值。因為沒有公平,一個人的幸福也就意味著另一個人的痛苦;一個人的相對效用的增加同時也就意味著另一個人的相對效用的減少。

另外,有了公平,個人幸福增加與社會幸福增加也就實現了有機統一。因為在公平原則下,個人的付出最終是有回報的,個人對社會付出的越多,社會對個人的回報也就越多,這時個人利他最終就是利己,個人也就實現了利他與利己的統一,這時利他就會成為社會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幸福的增加也就意味著社會幸福的增加,社會幸福的增加同時也意味著個人幸福的增加。

從人的本質看,人對相對效應的重視程度要高于絕對效應。人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一般而言,人的本質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但社會屬性是自然屬性的靈魂,人的本質更多體現的是社會屬性,而非自然屬性。而絕對效用主要來自于自然屬性的滿足,相對效用主要來自于社會屬性的滿足。由于人對社會屬性更看重,所以,人對相對效用的滿足會更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制度的公平性,要比一味提高財富總量會更加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幸福度。

如何建設公平,需要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層面綜合推進。沒有政治層面的公平,就不會有經濟層面的公平,同時,在主流文化意識形態方面,也就很難反映出真正的公平觀。同樣,沒有經濟層面的公平,政治層面的公平也就很難保證。比如,在貧富差距較大的情況下,民主政治最終就是有錢人的游戲,民主最終就是金錢民主,而不是人民民主。同時,經濟上的不平等,最終也導致文化斷裂,形成富人與窮人各自獨立的二元文化體系,富人有富人的價值觀,窮人有窮人的價值觀,在公平觀上,必然也是各自為政,互不認同。另外,若文化基因中沒有公平,政治層面的公平與經濟層面的公平也很難實現。

如何建設政治層面的公平,貧困地區要注重建立更加公開、協商、民主的政府管理體制。要鼓勵貧困地區人口積極投身政治活動,克服政治冷漠癥。另外,對貧困地區也要加大反腐敗的力度,對腐敗分子要實行零容忍。要不斷加強干部隊伍的廉潔自律建設。尤其要重視關鍵崗位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工作,讓德才兼備的干部真正能有用武之地。同時,對貧困地區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國家也要加大從外部進行糾正和檢查的力度。如何建設經濟層面的公平,關鍵是在貧困地區要真正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如何建設文化層面的公平,需要重點反對貧困文化中的嫉妒意識和絕對平均主義觀念,需要提倡包容精神和尊重奉獻意識。

第四,連片特困地區要著力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建設幸福社會的經濟基礎。循環經濟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環境保護興起的20世紀60年代。1962年美國生態學家蕾切爾·卡遜發表了《寂靜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類所面臨的危險。“循環經濟”一詞,首先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其“宇宙飛船經濟理論”可以作為循環經濟的早期代表。大致內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要靠不斷消耗自身有限的資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開發資源、破壞環境,就會像宇宙飛船那樣走向毀滅。因此,宇宙飛船經濟要求:一是,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增長型”經濟為“儲備型”經濟;二是,要改變傳統的“消耗型經濟”,而代之以休養生息的經濟;三是,實行福利量的經濟,摒棄只看重生產量的經濟;四是,建立既不會使資源枯竭,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能循環使用各種物資的“循環式”經濟,以代替過去的“單程式”經濟。20世紀90年代之后,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大趨勢。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引入了關于循環經濟的思想。此后對于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不斷深入。在我國貧困地區,尤其是連片特困地區,從長期看,如不注重循環經濟發展,最終很可能陷入經濟低水平與環境大破壞的雙重陷阱中,而不能自拔。

第五,要注重連片特困地區的休閑建設。

休閑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亞里士多德說:休閑才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是哲學、藝術和科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著名英國思想家羅素曾說,能否聰明地用“閑”是對文明的最終考驗。柏拉圖說:諸神憐憫生來就是勞累的人們,因而賜予他們一系列的節日,并由酒神、詩神、太陽神相伴,由此他們的身心獲得滋養,他們變得高大、正直。《圣經》中寫道(上帝對人說):你們要有休閑,才能感悟到我是神。約瑟夫·皮柏在《閑暇:文化的基礎》一書中也寫道:我們惟有能夠處于真正的閑暇狀態,通往“自由的大門”才會為我們敞開,我們才能夠脫離“隱藏的焦慮”之束縛。德國思想家席勒說:人性的圓滿完成就是美。這樣的美是理性提出的要求,這個要求只有當人游戲時才能完成。所以,人同美只是游戲,人只是同美游戲;只有當人是完全意義上的人,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時,他才是完全意義上的人。從本質看,休閑過程,也就是人成為人的過程。

休閑與懶惰不同,松姆巴特把懶惰解釋為“蟄居家中無所事事”的懶散行為,借此和主動而勤于任事的工作者相對比。休閑與懶惰的區別是多方面的。休閑是積極的,懶惰是消極的;休閑是自由的,懶惰是不自由的;休閑是主動的,懶惰是被動的;休閑是道德的基礎,懶惰是罪惡的溫床;休閑是人對自己本質的一種肯定,而懶惰則是人對自己本質的一種否定。

懶惰實質就是一個人放棄了隨其自身而來的責任,是他不想成為他自己的真正樣子。克爾愷郭爾曾經這樣說,懶惰是一種“軟弱的絕望”,意思也就是說,一個人“絕望地不想做他自己”。從形而上學的觀點看,懶惰的意思指的就是,人不肯和他自己的存在相符,一個人在他自己的一切努力活動背后,他想脫離自己,在這里,哀傷代替了善良,絕望代替了希望。

貧困地區雖然落后,有一個經濟上趕超的任務,但也不能忘記社會休閑建設,因為休閑建設更符合社會進步的本質。

第六,要更加關注就業問題。

要提高幸福度,重點關注就業要比重點關注增長和通貨膨脹等問題更重要。研究顯示,失業對幸福度有重大消極影響。失業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是經濟影響。失業會降低人的收入水平,這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就降低了來自收入的幸福度。二是失業會讓人產生焦慮與壓抑,從而會導致自尊的喪失。尤其是對那些對工作非常投入的人來說,失去工作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多項研究顯示,失業者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狀況不如那些擁有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狀態。失業者的死亡率更高,更容易自殺,人際關系也更趨緊張。三是失業會讓人喪失社會地位,讓人產生某種恥辱感。研究顯示,即使一個人由于失業所導致的經濟損失得到了補償,但失業本身也會讓人憂慮。

連片特困地區如何增加就業,可大力提倡綠色就業。什么是綠色就業?國際勞工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07年發出《綠色工作全球倡議》,指出:綠色工作是那些可以減少企業和經濟部門對環境的影響,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又符合“體面勞動”的工作,包括:保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工作;通過高效的策略減少能源、材料和水消耗的工作;經濟低碳化的工作;最大化減少或者避免生產各種廢物和污染的工作。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統計,近10年來,直接從事環保工作的員工從460萬人激增到1800萬人,而間接服務于環保方面的員工則從1000萬人增至5500萬人。在此期間,垃圾回收、處理、加工和營銷部門吸收就業人數增長最快,平均每年增長25%~30%。因此,許多國家看好環保產業的發展前景,將實施“綠色就業”戰略作為緩和本國就業壓力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在我國連片特困地區,積極擴大綠色就業,積極意義是多方面的。另外,要積極發展連片特困地區教育,通過教育,實現就業扶貧。

第七,貧困地區要少一些趕超跨越發展戰略。

近些年,為了盡快擺脫貧困,一些貧困地區相繼提出了一些趕超跨越戰略,這種謀求快速發展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卻有脫離實際的嫌疑。因為在貧困地區,由于眾多條件的制約,要實現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跨越趕超發達地區,這既不現實,也不可能。貧困地方發展的跨越,應當是人民群眾幸福度提高的跨越和趕超,這既具有現實性,也具有可能性。

第八,要注重貧困地區落后習俗的改造。

落后的習俗既是貧困的原因,也是貧困的結果。而且一些落后習俗也不利于幸福度的提高。如面子觀念就是如此。對富人而言,由于有經濟基礎,在有些節日場合講講面子擺擺闊氣一般不成問題,但對于窮人而言,就是一大負擔。為此,落后地區需要加大對落后習俗的改造力度,在習俗中要提倡更加注重節儉等。

習俗是一種穩定的人文精神均衡,所以,改造習俗,政府應采取強制措施才可能產生一些效果,若有必要,也可進行必要的立法限制,運用法律手段來改造習俗,否則,習俗的改造就很艱難。

第九,要注重貧困人口的誠信建設。

貧困狀態會導致人與人之間信任度的降低。自然狀態的不穩定和災害性,使處于貧困狀態的人們須經常處于一種防備心理,這種人對自然的防備和不信任意識會衍射到人對人的關系上,從而也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冷漠。農村中有些貧困者難與村內其他人溝通,可能就與此心理有關。再如:所謂“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禍從天降,隔墻有耳”、“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等警句格言,其實也是一種在貧困狀態下人們戒備心理的一種反映。

建設幸福社會,需要加強誠信建設。因為社會有誠信,社會必然有秩序而且穩定,人的幸福度自然就高,同時,有誠信的社會也必然更有效率。

阿蘭·佩雷菲特在《信任社會:論發展之緣起》一書中寫道:一國之巨大動力應是信任,惟有在人們不為任何利益所動去藏富遮藝時,這種信任才會極大地充盈。由于互不信任,人人慎之又慎。這使參加信貸談判的人,像大多數熱那亞商人一樣,談不出什么結果來。對第三世界的了解使我堅信,被傳統自由主義理論家及社會主義理論家們視為經濟增長函數的兩要素:資本和勞動,實際上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既能給兩個傳統因素添上正、負指數的因素,則是第三因素,就是文化因素。信任社會是一種擴張的社會。積40年觀察之結果,在我們看來,對人持信任還是懷疑態度,盡管表現形式不同,卻是對發展起決定性影響的文化、宗教、社會和政治行為的精髓。福山在《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一書中也認為:一個民族的福利及其競爭力取決于文化特性,即這個國家固有的信任程度。高度信任的存在可以如同經濟關系的添加因素,提高經濟效率,減少經濟學家稱作交易成本的消耗。

第十,扶貧者要與貧困者建立真正平等關系。

扶貧者不是貧困者的救世主,貧困者也有自尊和尊嚴。扶貧者在進入貧困者的視野時,要平等對待貧困主體,而不是高人一等。要注重貧困人口社會關系網的建立,要注重增加貧困人口的社會支持度。要對貧困者多一些體貼和理解,少些責罵和鄙視。

第十一,要注重對貧困人口進行心理扶貧。

貧困不僅會進一步加重物質貧困,也會導致精神和心理進一步貧困。

貧困促使形成自尊心與自卑感都很強的雙重心理。一方面,由于各方面條件都不如人,貧困會加重人們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自卑感本身又會衍生出強烈的自尊心態。主要原因是:一是由貧困而產生的自卑更多是由外界條件所致,所以,對自卑者而言,這種自卑感并不是內生的,而是外生的。自卑者的深層心理是:別看你富,只要條件相同,我也會和你一樣。所以,外生的自卑只會激發內生的自尊。二是自卑本身也是自尊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三是自卑是追求自尊的心理前提條件。有了自卑感,才會促使人們不斷地追求實現自尊的行為。另外,自尊與自卑的二元對立人格心理,在集權和專制的制度環境下,會演變為“主子”與“奴才”的人格心理意識。

貧困也會導致貧困者形成柔弱與殘暴的雙重人格心理。一方面,在自然面前的無力和軟弱性,誘致了貧困者的軟弱個性;另一方面,自然所體現的反復無常和殘酷性又使貧困者具有了殘暴和剛烈的性情。從中國歷史上歷次農民起義來看,柔弱與殘暴是中國貧困農民的一個顯明特點。往往在一個場景是柔弱,在另一個場景就會立即表現出殘暴。這里殘暴是對柔弱的一種自我平衡和補償,而柔弱又進一步誘致和促生殘暴。

當然,雖然長期生活清苦,社會經濟地位低下,但貧困者內心深處的善良并不會徹底泯滅,這與人性有關。任何人都有同情心。人類的同情心是客觀存在的。亞當·斯密說:“最大的惡棍,極其嚴重地違犯社會法律的人,也不會全然喪失同情心。”(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第5頁,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1版)同情心是道德的起點和根源。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亞當·斯密說,由同情可產生兩種基本美德,即正義和仁慈。

目前,許多扶貧措施,其著眼點主要是增加貧困群體的物質收益,而對貧困群體的心理健康,關注很不夠,這應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加強貧困人口心理健康建設,也是提高貧困地區人口幸福度的重要途徑。

如何加強對貧困群體的心理疏導,應建立常規服務機制。在貧困地區,或針對貧困群體,國家要義務設立一些心理咨詢所,定期要為貧困群體進行心理咨詢。同時,對一些特困人群,要給予特別和重點心理關注。另外,也要豐富貧困群體的文化娛樂活動,要多組織貧困者參加各種學習班和培訓班等。還有,就是也要組織貧困者多進行公益活動。一方面,貧困者是需要人幫助的人,另一方面,也要提倡貧困者多幫助人,這有利于增加貧困者的精神財富,對其心理健康也會有積極作用。

第十二,要發揮好宗教對貧困地區幸福建設的積極作用。

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主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

有關研究表明,宗教對人的幸福度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在貧困地區,為了提高群眾幸福度,需要國家積極建設宗教文明。另外,在貧困落后地區,往往邪教容易泛濫,這更需要國家抓好宗教方面的建設,同時,也要嚴厲打擊各種邪教。

在宗教問題上,我們應注意克服幾個誤區。一是建設宗教文明不等同于全盤吸收宗教文化,二者是不同的范疇。宗教文明就是指宗教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既然是積極成分,我們就應借鑒和建設,這也符合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因為社會主義建設是需要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需要吸收一切文化中積極的因素。而對于宗教文化,我們則應區別對待,而不能一概吸收之,尤其是我們要堅決反對邪教。二是建設宗教文明不等同于倡導封建迷信。從語言學角度看,“宗教”一詞,英文Religion,來源于拉丁文Religio。意思是指有限者與無限者的結合。而英語中“迷信”(superstition)一詞的拉丁詞源為superstare,原意是“凌駕于某物之上”。所以,迷信一開始就不是宗教。張樹卿先生在《宗教與迷信》一文中就宗教與迷信的區別談到三點:第一點,宗教是經過理論化、系統化的唯心主義哲學,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也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有著完整而又較系統的教義,固定的經典、明確的禮儀形式,有著教主和明確的崇拜對象。它的存在和發展既影響著社會,社會又影響著宗教。它的存在目的,就是逐步讓信教群眾樹立宗教世界觀和人生觀,并以此來指導信徒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迷信則是臨時湊集起來的騙人說教,它不具有系統的理論和經典,也沒有統一的領導者。它所回答的僅是某人某事一時之需,如占卜未來、預測吉兇、求職升學、關心生死等問題。迷信對人們關心的問題所作出的預測,缺乏科學根據。除了出于騙取他人錢財物的直接目的外,所言之事,虛妄空洞,只能給人增加更大的精神負擔,加深人們的現實痛苦。第二點,宗教是有組織的信仰和活動,就信仰來說,它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其宗教活動來說,屬于合法活動,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迷信則不具備統一的組織和信仰,迷信活動也不受憲法和法律保護。國家對迷信的態度是堅決取締。無論是古代迷信、封建迷信還是現代迷信都不是宗教,也不屬于宗教活動。第三點,宗教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即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而迷信只有消極的一面。

[1]宋圭武.扶貧要注重“福貧”[N].學習時報,2012-12-10.

[2][瑞士]布倫諾·S·弗雷等著,靜也譯.幸福與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意]路易吉諾·布魯尼等主編.傅紅春等譯.經濟學與幸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傅紅春等著.滿足與幸福的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加]馬克·安尼爾斯基著,林瓊譯.幸福經濟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6]宋圭武著.碰撞中國社會經濟問題:面子、血緣、權力[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7]宋圭武著.大國路徑:中國改革真問題探索[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經濟”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6
夜經濟 十人談 激蕩另一種美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0
經濟下行不等同于經濟停滯
中國外匯(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分享經濟能給民營經濟帶來什么好處?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懷舊經濟”未來會否變懷舊?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日本午夜网站| 91精品专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午夜看片|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喷水视频|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国产在线第二页|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91无码网站|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日本免费a视频|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另类欧美日韩|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欧美亚洲激情| 免费在线一区| 九九视频免费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538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9在线|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精品91视频| 久久国语对白|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欧美日韩午夜|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91原创视频在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久久公开视频|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午夜综合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国产三级成人|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永久天堂网Av|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午夜激情婷婷|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欧美日本在线| 亚洲青涩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婷婷综合亚洲|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