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靜 方立麗 趙萬杰
(1,3新疆藝術學院 思政部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2新疆大學 教務處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政治
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研究*
李雪靜1方立麗2趙萬杰3
(1,3新疆藝術學院 思政部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2新疆大學 教務處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新疆地處西部邊陲,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匯聚之地,與周邊八個國家接壤,關系十分復雜。西方敵對勢力、境內外“三股勢力”一直把新疆作為“西化”“分化”的重要陣地,不斷對新疆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尤其把新疆高校作為突破口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反動思想滲透,因此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尖銳性。增進大學生的國家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強化法治觀念、加強自律意識培養、創新教育觀念、拓展教育內容,整合高校各方合力等,并以此建立健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對于提高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疆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長效機制 研究
新疆地處西部邊陲,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匯聚之地,與周邊八個國家接壤,關系十分復雜。新疆的穩定與發展,關系著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西方敵對勢力、境內外“三股勢力”一直把新疆作為“西化”“分化”的重要陣地,不斷對新疆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尤其把新疆高校作為突破口,利用非法書刊、音像制品、手機短信和網絡等形式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反動思想滲透,逐步達到控制大學生思想行為的目的。
習近平于2013年8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2014年1月22日,自治區召開干部大會,張春賢在會上強調:“要著力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堅決抵御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2]可見,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的斗爭將長期存在,形式也更加嚴峻,從而凸顯了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尖銳性。因此,構建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是當前新疆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長效機制就是長期穩定地起作用的機制,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門及其人員,依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在一定動力驅使下,在一定條件保障下,在一定措施控制下,共同協調,所形成的能夠長期起作用的相對固定化、規范化的程序與方式。[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則是指高校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各行政部門、各層黨組織為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而建立起來的協調一致、分工明確、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其具有以下特點:
1.長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既要體現長期性,又要突出實效性。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周邊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建立也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契合大學生思想的成長變化規律,以確保能長期發揮功效。
2.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堅持正確的教育目標和理論導向,目的明確,針對性強,教育主體和教育對象以此目標作為行動指南,能有效避免盲目性、隨意性和形式主義的發生,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有條不紊地進行。
3.系統性。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由相互關聯的幾個組成部分構成一個系統有機整體,它們既發揮著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發揮整體合力,為實現人的全面健康發展這一最終目標共同努力。
為了更好地把握新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我們利用了六個月的時間,以新疆五所高校(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藝術學院、喀什師范學院、和田師范專科學校)的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
此次問卷的發放對象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974份,有效963份,問卷回收率為96.3%。其中男生54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56.2%,女生42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3.8%;黨員162人、團員728人、民主黨派25人、群眾48人,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16.8%、75.6%、2.6%、5%;維吾爾族786人、哈薩克族108人、回族24人、柯爾克孜族18人、烏孜別克族8人、蒙古族15人、藏族4人,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81.6%、11.2%、2.5%、1.9%、0.8%、1.6%、0.4%。
1.對牢固樹立“四個認同”思想的認識。調查顯示,76.3%的大學生都認為牢固樹立“四個認同”的思想很重要,可以看得出,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四個認同”包括對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這其中就包括了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我們所謂的民族觀既是指廣義上的中華民族,也指狹義上的某一個民族,少數民族當然也是其中之一。對樹立“四個認同”態度一般的也占到了12.8%,證明他們對這一問題不太重視,認為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沒有直接關系。認為不清楚和不重要的占到了10.9%,雖然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少數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要給予教育,使他們牢固樹立“四個認同”的思想。
2.對于國家利益高于民族利益的看法。調查顯示,77.5%的大學生認為國家利益高于民族利益,6.6%的同學不贊同此觀點,還有15.9%的同學對這個問題持不清楚態度。說明有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更加在意本民族的利益,甚至將其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可見,這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一致的,最終都是為了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主權完整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要讓大學生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和民族觀,自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3.對于“國家、民族、家鄉、家庭誰在第一位”的認識。調查顯示,大部分同學都把國家放在第一位,55.7%的同學對這一問題都是贊同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5.2%的同學把民族放在第一位,這里的民族既可以是中華民族,也可以是他們少數民族自身,如果是中華民族,這個比例也是正常的,說明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我們整個中華比較認同,如果是指他們本民族,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他們幾乎把自己的民族凌駕于國家之上,說明他們思想中存在著狹隘的民族思想。把家鄉放在第一位的占12.5%,反映出少數民族大學生對自己的家鄉的熱愛之情。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占6.6%,這些數據都是正常的,大部分還是能把國家放在第一位的。
4.對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態度。調查顯示,86.1%的大學生對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持肯定態度;13.9%的同學認為黨的宗教信仰政策違背宗教自由或者不清楚,這說明還有一部分大學生沒有全面正確理解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對黨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義也缺乏正確的認識,不能正確把握宗教的本質和含義,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認識簡單和片面的現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5.對“三股勢力”的認識。調查顯示,62.5%的大學生認清了“三股勢力”的丑惡嘴臉,認為應該徹底根除,11.9%的同學認為“三股勢力”不得人心,還有25.6%的同學對“三股勢力”的認識不清楚,說明仍有部分大學生缺乏政治鑒別力,政治立場不鮮明,對宗教有著深厚的感情,沒有看清“三股勢力”打著宗教的旗號進行分裂活動的真面目,容易受到“三股勢力”的滲透與侵蝕,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成為敵對勢力的俘虜。因此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在總體上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下,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出現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扭曲等現象,這給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特殊性、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等原因。因此,構建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對于提高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認同機制。“四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教育,都是基于西方敵對勢力和“三股勢力”的分裂和顛覆活動而提出來的,它對統一各民族人民的思想認識,培養正確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疆高校應將地方課程內容與新疆歷史、民族、宗教相結合,構建一個宏觀的歷史體系和文化體系,并結合當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新疆現代化建設,讓學生在理論認識上和感性認識上都能達到共鳴;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到校園文化活動中,從愛家鄉、愛新疆入手循序漸近地擴大到愛祖國、愛各族人民,加強國情、區情和民情的教育;定期舉辦生動形象的講座和宣講活動、播放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定期請專家開講座,進行座談和交流;通過和風細雨,持之以恒地反復教育引導,以實現其預期目標。
2.預警機制。思想政治教育預警機制是指在做思想工作時,在對人們各種思想信息的分析、檢測和評估的基礎上,對偏離思想政治要求的思想趨勢以及偏離的程度所做出的早期預報,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使錯誤的思想消失在萌芽狀態中。[4]新疆高校要通過建立規章制度,建立預警方案,構建信息“收集——分析——溝通——反饋——干預”機制,充分了解和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防范未來危機事件的發生。為了準確對危機事件預警,必須形成一個對網絡信息進行全時監控、綜合分析和對有害信息及時處理的監控機制,對重大事件、敏感日期進行實時監控;除此之外還要有效地引導網絡輿論,唱響主旋律,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有效地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避免他們被不良信息轉移注意力;對輿論焦點要快速準確地作出反應,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糾正不實信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對大學生進行危機預警知識宣傳、教育,培養其對正確信息的判斷力和甄別力。此外,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的作用,在每個班級和每個宿舍設立報告員制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使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中。
3.領導機制。領導機制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新疆高校要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由黨委統一領導、校長全面負責組織實施的運行機制,領導層面要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總體規劃,全面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范有序地進行。要進一步明確校、院(系)行政部門和基層黨團組織的責任和分工,分解管理中的各個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基層、組織和個人。
4.制度機制。因為制度具有權威性、強制性等特點,能有效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規范化、科學化的進行。新疆高校必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制度機制,完善高校監督管理機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法制體系的建設,以保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正常運行。要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聘用、配備、考核、工作要求、工作目標、獎懲制度、監督管理等各個方面建章立制,并確保各項制度的有效實施和公平公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各司其職又能協調配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5.自律機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受教育者通過自我認識、自我接受、自我修養、自我評價、自我激勵從而達到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5]因此,新疆高校要充分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和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動作用,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發展變化規律,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在黨團活動中強化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功能。通過學習講話,組織生活,黨團活動等,讓大學生發現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在校園文化生活中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校園文化生活中體驗自律,并樹立起自律意識。三是把學風建設作為大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加強學風建設,讓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學習態度和學風,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以帶動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自律。四是要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進行自我教育。大學生最終都要進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把在學校受到的良好教育帶到工作中是社會需要的,因此大學生在校園中就應該進行社會實踐,并在實踐中嚴格要求自己,進行自我教育,才能在走入真正的社會時得到工作單位和社會的認可。五是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不僅僅是教學生知識的教師,更應該是學生生活中的朋友,人生的導師,形成這種良好的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自律意識,使大學生明知: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此規范自己的行為。
6.服務機制。新疆高校要考慮到每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生活實際,以服務為本,將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去解決學生面臨的關乎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一是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指導。建立校、系、班心理健康教育三級工作體系,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疏導,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二是建立家庭困難學生的幫扶體系,通過“獎、助、貸、免”等政策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上沒有后顧之憂。三是加大社會實踐活動力度。學校應針對當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等實際,設計各式各樣的實踐形式,創建有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方式。四是加強校園網絡建設,根據調查發現,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花在網絡上,網絡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使得學生更愿意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學生建言獻策欄目,通過學生的反映意見和所提的要求,積極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切實的問題,做好服務工作。
7.評價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效果如何,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和反饋。因此,針對新疆高校的自身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機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過程和客觀效果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客觀、公正、準確的評價。評價的對象包括教育方法、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過程和教育效果的評價。2009年新疆教育廳針對新疆高校的實際在全國先行制定了新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設立了5個一級指標和26個二級指標,確定了新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內容、標準和指標體系,保證了新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科學、有效地運行。
8.隊伍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機制的建立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取得實效的關鍵環節。建立完善的教師隊伍選拔機制、任用機制、培養機制、監督管理機制,培養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和長效發展。隊伍機制的建設,尤其要重視對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師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學生實際和社會動態,了解學生最關心最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前沿問題,在第一時間對形勢政策進行正確引導和講解。隊伍機制建設,還要注意對教師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例如網絡技能的培訓。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培養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又能較有效地掌握網絡技術、熟悉網絡文化特點,能夠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重要的組織保證。”[6]由于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殊性,新疆一直是境內外三股勢力和西方敵對勢力爭取的特殊區域,在一系列的暴力恐怖事件當中,網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高校應當認識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不僅是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組織保證,更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重要手段。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網絡技能培訓既要有定期的教育培訓,又要有長效的管理機制,才能提高教師的網絡水平,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實現。
總之,創建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關鍵和重點在于增進大學生對國家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意識、強化法治觀念、加強自律意識培養、創新教育觀念、拓展教育內容,整合高校各方合力等。建立健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對于造就思想上過硬、學業有專長的合格人才,促進新疆經濟的繁榮發展,保持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8-20.
[2] 張春賢.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干部大會上的講話[N].新疆日報,2014-01-22.
[3] 羅海英.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J].求實,2011(02).
[4] 曾喜云,盧梅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預警機制的構成要素分析[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1).
[5] 陸樹程,方文.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新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3).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636/201207/139888.ht?ml2000-09-22.
責任編輯:洪美云
G641.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5.05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3XKS030)的階段性成果